随笔(十一):重庆大学心理委员培训笔记
(2009-05-26 22:38:22)
标签:
心理委员心理问题重庆大学心理健康心理障碍张国君 |
分类: 记忆存封 |
随笔(十一):重庆大学心理委员培训笔记
培训时间:2009年5月21日
培训地点:重庆大学A区主教107教室
主讲:周婧
主题:健康从心开始——重庆大学心理委员培训
题记:很荣幸被大家选为心理委员,这是大家对我的信任,在此先要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
今后我会好好为大家服务!争取做到自助和助人!
健康并不代表一切,但是失去健康,便失去一切。
健康的定义:健康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良好而完满的状态。
心理委员的工作职责与意义:
大学生事件:1)马加爵事件。(云南大学)
推出:朋辈之间心理辅导的重要性。
自助:1)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问题预防知识。
互助:2)发现同学中出现异常的心理问题及时汇报。
成长:3)能够阻止相关活动,处理简单心理问题。
如何做好心理委员:
(1)角色定位: 1)既是一个学习者,也是一个实践者。
(2)能力要求:
1)知识的学习和宣传能力:1、心理学与心理咨询的常识(知识技能)。
心理问题的三个层次:
(1)心理困扰:各种适应问题、应激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等。
(2)心理障碍:指神经症、人格异常、性心理障碍等心理失调。
(3)精神病:丧失自知力,不能应付正常生活,不能与现实保持恰当接触,严重的心理障碍。
注意:心理问题普遍存在,只是每个人的程度不同。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新生入学适应问题。(主要针对新生)
2、学习方面的心理问题。(挫折感最强的专业是:文学、艺术、工学专业)(注:括号内的结论是根据重庆市高校心理问题调研的结果,并且是按照强弱顺序排列的。后面同此)
3、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问题。(比较敏感的专业是:法学、经济学、文学专业)
4、恋爱与性心理问题。(法学、管理学、工学专业)
5、求职择业及个人发展方面的困扰。(文学、艺术、经济学专业)
6、个性与情绪方面的问题。
是否有心理问题的判断标准:
1、产生原因(是否匹配);
2、持续时间(长短);
3、表现及程度。
特别需要关注的同学:
1、遭遇强烈的外部刺激事件(家庭有重大变故)的人。(如,汶川大地震中丧失亲人的同学)
2、情绪低落(持续时间在两周以上),悲观、抑郁、自卑者。
3、性格孤僻内向、与周围人缺乏正常交流者。
4、严重不良的家庭成长环境,如:家庭破裂、缺乏关爱温暖。
5、缺乏明确的生活目标和自信心的同学。
6、谈论自杀,有自杀倾向的同学。
需要处理的问题:
1、一般心理困扰:心理委员可以处理——原则和技巧
2、严格心理障碍:汇报——寻求帮助
3、危机干预:1)保持冷静,耐心倾听,让当事人谈出自己内心感受。
心理委员处理的原则:
1)保密原则:不外传;不得泄露他人的隐私,特殊情况例外(对方有明显的自杀原则;对方
可能采取极端行为,对他人或者社会造成威胁。)
2)关怀原则
3)理解性原则
4)保持中立的原则(心理上不要为对方做决定,我们的任务是帮助他,让他自己面对自己的问题,自己做出决定。)
5)积极地倾听。
心理健康的标准:
1、能够保持对学习较深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2、拥有良好的心境。
3、统一的人格品质。
4、合理正确的认知。
5、平衡积极地情绪。
6、坚强的意志。
···
启示:我们以后看待问题要辩证、多个方面看待。
总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正确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