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禾木·上帝的调色板》

(2011-10-05 07:50:11)
标签:

新疆

禾木

图瓦人

木屋

维吾尔族

迪里夏提

http://s13/middle/5d4e9d67gae6137b07192&690


《禾木·上帝的调色板》لوح الله من الأعشاب

المشي ايلىيغور    文/摄影:铁木尔·迪里夏提(维吾尔族)شمال لحن الربيع 

禾木,一个朴实得散发出泥土芬芳和森林气息的名字。
没有到过新疆的朋友问我:新疆,最美的秋色在哪里?我告诉朋友:北疆的禾木,因为那里的秋色不仅是新疆最美的,同时也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十大最美丽的秋景第一名的地方。喀纳斯对很多博友早就听闻的,而禾木,是大家记忆空间的一片苍白,对于外界来说,很久以来,禾木是个陌生的名词。禾木乡位于新疆北部阿泰勒布尔津县境内,靠近蒙古、俄罗斯边境,是喀纳斯民族乡的乡政府所在地。周围群山环抱,自然生长的白桦林郁郁葱葱。禾木是北疆的一个小村,村里居住着蒙古族人、图瓦人、哈萨克族人,俄罗斯族人,洋溢出浓郁的民族风情。
禾木村是一个有几百户人家上千人口的小村落。传说这里住着成吉思汗的后裔,人们主要是以游牧为生。如此充满着田园风光的小山村,恰好处于一片四面环山的平地上,村子的外围是一排排的胡杨和白桦,到了秋天,在禾木村周围的小山坡上可俯视禾木村全景,绚丽多彩,无论从哪一个位置放眼眺望,都是热烈而明朗的金黄色;小河、木房、炊烟、桦林、牛羊以及禾木桥上放牧的人们,一切都汇集成一幅优美的风景画……。http://s16/middle/5d4e9d67gae610dd192bf&690

  初进禾木,你会惊异于的道路两旁变幻莫测的自然风光。一驶过独具风格的布尔津铁桥,就会被两岸美丽而险要的风景而吸引。首先进入眼帘的是两河交汇处,当地人称“回汗”,它是喀纳斯河和禾木河交汇的地方,在这里它们象两匹奔腾的野马汇聚成妖娆多姿的布尔津河,汇入浩瀚的额尔齐斯河,一路向西而去,奔向遥远的北冰洋。

一路驶去,时而是泥泞坎坷的颠簸,时而乘风破浪的畅快;时而是惊险陡峭的悬崖绝壁,时而是舒缓平展的缓坡草原;时而是密林悠谷的静谧,时而又是芳草花海的杂闹;时而沉醉于高山流水的豪迈,时而留恋于木屋炊烟的宁静……驱车行驶在劲松白桦之间,恍然如人间仙境,豪迈之情荡然心间,对大自然的崇敬油然而生。
  驶入禾木图瓦村,首先进入眼帘的是一片遥远和幽静,就如陶渊明笔下“世外桃源”,那象积木搭建、错落有致、精巧原始的图瓦木屋,透露着一种古老与神秘。它就象从太上老君手上无意散落在人间的棋子,看似随意又恰到好处地散布在悠谷中。
 
 
步行在图瓦村,会让人顿时忘记一路颠簸劳顿,被那种悠闲和自在所感染。牧民看家的小狗会先从远处跑来友好地闻闻你身上的气味,认定你无恶意后摇摇尾巴找个阴凉的角落酣然睡去,甚至就坦然自若地躺在马路中央呼呼大睡,让你无可奈何地只能绕它而去。看看牧民家的小院,四周均是四跟木头“井”形搭过来的,连大门也不例外,听说只是为防牛羊进入之用。刚进大门,主人就会热情地相迎而来,招呼你进屋。一进屋,一种木香清凉之气扑面而来,那种清爽将卸去你所有的疲惫,再喝口主人端上的香喷喷奶茶,轻松遐意之感再上心头。看看屋内,最让人迷惑的是木屋的结构。这里没有一砖一瓦,一钉一锚,裸露的是一般粗细灰色的松木,中间夹杂着苔藓类的草皮。据主人介绍说这都是*一把斧头一天就可以建起的木屋,那苔藓起着重要的密封作用。这木屋冬暖夏凉,图瓦人世世代代就居住在这样的木屋里。“人”字型的屋顶是后辈的图瓦人改造的,主要是因为这里夏季多雨,冬季多雪而建造。
  当你还在为图瓦人祖先的聪颖而感叹的时候,主人已经为你准备好了丰盛的饭肴,包尔萨克、油馕……尤其是大盘的手抓肉,醇香的奶酒……和着图瓦姑娘的“敬酒歌”,天籁都为之共鸣,苍天都为之感动。让你暂时远离城市喧嚣杂闹,沉醉于这种遥远、古朴与自然中……在这一年里,除了美丽的风光、原始淳朴的民风外,我感受最深的还是这里蕴含的图瓦文化。http://s1/middle/5d4e9d67gae6121c67a70&690
 
图瓦人的语言是唯一留下他们历史的载体,他们没有文字,也没有历史的记录,所有的历史被他们的语言承载着,所有文化传递的过程,都被加上了每个叙述者的想像力。这种口口相传的、没有文字承载的历史文化,如同砂金一样散落在历史的浩瀚之中。要想找到并亲近他们,是没有任何现成的东西供你使用,也没有简捷的途径可以走进它们的核心地域。如果想找到他们,也只能从他们的生活与劳动中寻找,从他们的风景之下的窗口里去找,从他们片言支语的隐意之中去寻找,就像在河床的沙砾中寻找黄金,就像在茫茫的大海上寻找海岛。在生活的习俗里、在交往的言行中、在祭祀的虔诚里、在牛马安详自若的蹄声中,在每一幢没有语言的木屋上,在没有任何示意的劳动中,在没有暗示的生老病死之间,也在他们默默无闻的村庄里,一条泥泞的街道、一道道横着的栅栏,其中就有他们历史的信息,就在这种信息里隐匿着他们久远而神秘的文化面孔。
正是这种独特的文化,让我面对这个美丽的村庄有了再来一次的****,让我有了一种说不清的那种来到自家的温暖。在美丽的风光下,许多人看到的是诗意与幸福的安详,许多人感到是宁静的休憩与平淡。但是,他们并没看到,这种来自历史、来自遥远的延续里,村庄所隐藏的不安,所不愿意示人的惶恐,不敢让人看透的无奈,更多的是让人在一种没有明天的绝望里,产生的亲近灵魂、脱离肉身的念头。
一个没有希望的人,他的生命就是一张飘散的树叶,颓废即枯萎;一个没有明天的民族,他们更像一片没有家乡的流云,客居无着又了无痕迹。在这个村庄,更让我感动的是他居然能够在数以百年的时光里,清晰地在语言的节奏中,记住了自己的祖先,记住了自己过去的面孔。这是任何一个汉民族居住的村庄所没有的光荣和奇异。在充满期望的宗教顶膜间,图瓦人在默不作声之中,以原始粗砺的生命状态,一次次完成了从生到死、从死到生无畏的穿越,这就是一种生命个体在时空的升华,是一种面对图腾、敢以肉身点燃光亮照耀四野的勇气;与此同时,他们也永远带走了宝贵难以复制的文化。而反观我们,却在很大程度上充当了一种“公正的”扼杀者,之后,一脸无辜没有任何的负罪感。
http://s7/middle/5d4e9d67gae6134a63c7d&690
 
曾多次有过这样的感受,如果在这个村庄里生活很久,当你年老回来的时候,就会在村庄的街道上发现,有许多面孔是那样的熟悉,那是过去你老去的朋友,在轮回与投生中重新的开始,那是许多湮灭的故事,在新始的生命里又一次完成年轻却又衰老的延续。
时光在这里,变得可快可慢,既像一个孩子,又像一个老人。当你不经意间,一个世纪已从眼前溜之大吉,而当你凝神注目,却发现这些时间粘得如同胶水,慢悠悠地随着阳光坐着,在栅栏上站着,甚至停止在每个房屋的窗口,微笑地一动不动。
当生命介于时光的空间地带时,你再回过头来,蓦然发现,你曾经也年轻地活过,并在这里等待一世轮回的生命。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命的骨架,也是他们保持自己的唯一,当他们以自己的方式,以平等于自然界的独立态度,和谐而淡然的生活着。当自然界的万物独立而平等地生活在人类世界之外时,他们也就留下了独立的自己。让我感触最为深刻的是图瓦人的宗教,它们柔软而温情地支配和裹挟着这里的一切,生命、生活、思想、感情、敬仰、信心甚至是死亡,正是宗教的美丽让这座山里的花朵原始而又美丽芬芳。但是,现实的带着功利与竞争的商业生活和职业生命,却如同一把冰冷而坚硬的刀子,使柔软的花朵粉碎、使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变得无足轻重。我曾有过这样一句话:一个有着信仰的人,是无法面对一个没有信仰的世界。这也许是图瓦人能够在将来,带着粗糙却虔诚的生命去不断消失的真正原因。
于是,我有了留下这篇关于禾木村的博文,来记录这个村庄、留下这一代人和他们形形色色面孔的想法。

http://s11/middle/5d4e9d67gae8b3a6a9c2a&690
http://s14/middle/5d4e9d67gae612374975d&690

禾木最美的还是清晨。很多摄影家都因此慕名而来,他们不顾清晨的湿冷,五、六点的时候就带着心爱的摄影器材爬上村西侧高高的哈登观景台。这里是纵览图瓦村落全貌的最佳地点。他们象虔诚的信徒静静而有些固执的等待着太阳升起的那一刻。由于四面环山,这里的太阳似乎特别地庸懒,或者说更象一位待嫁的新娘,含羞地挪着芳步,直到八、九点钟人们才能一睹她羞涩的面容,而且转瞬即隐入云中去。朝阳下的图瓦村更加幽静而神秘。薄薄的水雾象轻纱一般缭绕在初醒的图瓦村上空,与袅袅的炊烟汇聚、凝集,散去……。有人不仅感叹,怪不得神会把这片美丽的土地自私地留给自己,作为自己的一片自留地,神秘地保留到现在。清晨,当天边映红一片的时候,是太阳升起在了禾木,太阳在山后慢慢升起,形成一个明亮耀眼的巨大彩色光环,光环的中心一种耀眼的炽白,炽白的外面是一个金色的光环,再向外是一片橘红的薄雾,渐渐隐在了灰褐色的天幕里,初升的太阳光芒万丈,远望太阳,阳光里形成了一连串透明的、由小到大的光的泡沫,仿佛在时光隧道里穿行一般,让人精神振奋,愉悦百倍,忘记了冬夜的严寒。山背坡上的树木高低错落的分布着,在山间谷地教平坦处、树林的环抱里整齐的排布着一些木屋,或高大、或低矮、或群居、或散落,一切都笼罩在炊烟和薄雾里,这就是禾木的清晨。
禾木的清晨是宁静的,酣睡了一夜的人们在自己的小木屋里已经开始生起了炉火,炊烟在屋顶缓缓升起,飘向山间林地,白桦树从头到脚都结满了霜花,晶莹剔透,煞是好看,还有依木屋而建的圈牲畜的栏杆所和蜿蜒曲折通向远方的小路构成的一个个几何图形,清晰尔立体,在满山霜花的树木背景下构成了一幅淡雅简洁的中国水墨画,这就是禾木人家,一个让人充满向往的小山村。http://s6/middle/5d4e9d67gae61168d6f65&690
 
当太阳渐渐升起,山间便开始了变化了,先是林木顶部出现了一瞥红光,接着是一道红线渐渐变粗,像是给冬日的山们围上了一道红围巾,让他们也感觉到来自太阳的温暖。散落在白桦林间的松树也露出了一个个小脑袋,像一个个绿色的士兵在白桦林间潜伏了一夜,在清晨的阳光下伸个懒腰,抖抖精神开始了新的使命。雪和冰霜遍布了整个世界,屋顶、山上、村庄里的雪厚厚的,在阳光下不再耀眼,或明或暗的沐浴着阳光。雪地里映着或清晰或模糊的人们的脚印,在走的人多的雪地上便形成了一条条小路,蜿蜒而曲折。在近处桦树的枝条越发看的清晰了,它们略弯的枝条挂满了霜花,在阳光下闪着银光,真有点诗句里描写的“火树银花不夜天,兄弟姊妹舞翩跹。”的境界。
在太阳无私的普照下,山也露出了强健的体魄,在林木的映衬下更加雄浑了,在他坦荡的胸怀里是一片片整齐而错落分布的小木屋,合着那袅袅飘舞的炊烟,让人浮想连篇;仿佛山也有了灵性,变成了一个体魄强健的小伙在沙滩上沐浴阳光的美丽,不信你看那厚重而细腻的白雪,多像海边浪漫的沙滩,那袅袅升起的炊烟,多像小伙小歇时信口吐出的烟雾。躺在沙滩上晒着阳光,悠闲的抽着烟,信口再吐点烟雾,这是怎样的惬意生活呀!http://s3/middle/5d4e9d67gae6138c5fad2&690
 
遥远的雪山顶上一片金黄,仿佛是太阳为山们戴上了一顶顶金色的帽子,更加耀眼夺目了,半山腰上没有光照的山体上的脉络很清晰,在一些沟壑和山间零散分布着一些树木,在冰霜的掩映下融入了山的肌体,隐约间不见了他们的踪影,山脚下小木屋的炊烟渐渐升起,高过了山顶,从山坡上仰看小木屋更加高大了,仿佛站在木屋上一步就可以登上山顶似的,山也更近了仿佛就在眼前,伸手可及似的,住在这里真是“开门见山”呀!小木屋外的枣红马还没有卸下爬犁上的绳套,它已经在门外站了一夜了,从它鼻孔和嘴里呼出的空气在嘴唇、眼睛和耳朵的毛上结成了厚厚的冰霜,而身体的其他部位也厚薄不一的结满了霜花,让人不禁对它心生敬意,佩服它忍耐寒冷的本领和体魄,枣红马仿佛一个拉着爬犁的冰雕,只有从它鼻子里呼出的白气和间隔一段时间打一个响鼻告诉我们它是匹活马。我不知道它是怎样度这漫长的冬夜,我也不知道它呼出了多少空气和打了多少个响鼻,总之,在这样一个清晨见到这样一匹傲风霜斗严寒的枣红马,真是幸运,我也不禁心生怜悯,抱怨其主人的懒惰或健忘或其他的什么,走近了枣红马才发现它的刚烈,它不停的踢着后腿或用前脚踏着雪地,发出“哒哒”的响声,也许是对我这个陌生人的靠近表示欢迎的一种方式吧!也许是对我进入了它的领地表示抗议呢!我只好站在远处看看它吧!它静静的站在那里,缰绳栓在一个横木上,上面已经凝结了一层白雾,它面前的空地上都是白雪,雪上清晰的留着它的脚印,它的面前竟然没有草,这个发现让我惊叹不已,怎么会没有草呢?也许是主人忘记了饲喂,也许主人昨天带它外出已经吃饱了才回来的。没有草吃的夜晚一定很漫长,一定很无聊,哎!可爱的枣红马,主人真是怠慢你了!不过寒夜已经过去,太阳也已经升起,枣红马好好晒晒吧!等会主人就会前来饲喂你了,你看木屋上的炊烟更加浓烈了,等到主人吃好早饭就会出来了。http://s6/middle/5d4e9d67gae6118c07b45&690


太阳的升起,让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半山坡上的积雪变得明亮了,村庄还笼罩在薄雾里,木屋和栅栏都覆盖在白雪里了,它们显得那么低矮,时光隧道也许倒回到了远古的村落,很难让人和高楼林立人声噪杂的现代社会联系到一起。寂静中传来咚咚的劈材声,走近了才看明白:“在木屋的空的上一个头戴棉帽、身穿棉袄棉裤、手袋手套的中年男子手拿斧头,正在劈木头。”禾木人冬天的主要燃料是木头,难怪早晨的炊烟那样浓烈呢!你看聪明的禾木人将原木锯成十多公分长的墩子,再用斧头将墩子劈成小木桩子,拿进屋里就可以放进炉膛了,当木材烘烘的燃烧着,满屋飘荡着木材燃烧的香味,和着饭菜的清香,这是一种怎样的惬意舒适呢?
河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更加欢畅了,河水哗哗的流淌着,在雪原上画出了自己的曲线,蜿蜒而旖旎,波光粼粼中一路歌唱,仿佛美丽的少女般踏歌而行,对两岸多情的积雪不屑一顾。她日夜兼程,奔向远方;她坦荡而激进,在凝结中开辟出河流自己的道路,使大地为之震颤,令山岳为之胆寒;她追星啄月、昂首阔步、永往直前,在大地上刻画雕琢出一幅幅精美画卷。这是中国最西部的一条河流,我在时光隧道里目睹她的芳容,仿佛思乡的明月一般让人牵挂,又仿佛玉门关吹来的春风般让人甜美;她傲风霜,战严寒,孕育了天山雪莲、雪岭云杉,让人们在风雪里看到芬芳的花朵和绿色的希望。http://s9/middle/5d4e9d67gae611efaf818&690
 
哒哒!的马蹄声带来了出行的人们,三五个人坐在爬犁上,马儿喘着粗气拉着爬犁,行走在山间小路上,伴随着这种原始的交通工具行驶的还有摩托车,穿的厚厚的小伙或一人或两人驾驶着摩托车,穿行在白桦和雪岭云杉交错生长乡间小路上,太阳光把他们的影子拉的老长,学的上布满了马蹄印、摩托轮胎印、爬犁印等。天气的严寒让人们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脚上是棉皮靴,身上是棉袄、棉裤,头上是棉帽,脖子上围着围巾,只露出一双眼晴和眼睛下面冻得通红脸颊。
这就是禾木的早晨。这里有着千万年的粗狂和豪爽,有着蔚蓝晴朗的天空,有着不知奔跑了几个世纪的、远古先民曾经也使用过的马拉爬犁、雪橇等珍品,这一切在其他地方你是很难看到的。啊!禾木!历史和现代并存的地方,古老和现代交融的地方,犹如一首不屈的壮歌从历史走向现代,从远古走向现代,在期待中迎接太阳、迎接新的未来。禾木,是花的海洋。各种各样的野花漫山遍野,远远望去,成片成片的白色、紫色、红色、粉色、金黄色……美不胜收。随便采采看,便有四五十种不同种类、形色各异的花朵,如赤芍、独活、青兰……有很多都是国家名贵药材。这里牧民白色毡房点缀其间,或牧歌声声入耳,或炊烟袅袅入目,宛若人间仙境。http://s10/middle/5d4e9d67gae611186a0c9&690
 
再去看看秋季的禾木吧!秋季的禾木用一切竭力诠释着一个“金”字,禾木村庄被一片金黄包裹着,金色的道路,金色的丛林、金色的山坡,金色奔腾的禾木河水……穿行于禾木村庄,四处透露着一种神圣和着一种不可冒犯的庄严,尤其是在白桦林间,那无数只眼睛静静地注视着你,仿佛在瞬间穿透了你的内心,除了由衷地对大自然无限的崇敬和感叹,所有的凡尘杂念都荡然无存。

  金秋的禾木,小河边上的白桦林叶子被阳光染成了金色,蝴蝶一般在风中飘飞。地下厚厚的落叶,犹如轻软的地毯,令人不忍心踏上去,只想捧一把在掌心,感受秋天绚丽的色彩,体悟生命恬静的回归。融会在那金色的世界,感觉自己也化成轻盈的叶片,在阳光下歌唱,在秋风中舞蹈。
上到高坡,禾木村景色一览无余。远处山坡上浓绿的是冷杉、落叶松,旗帜般鲜艳的是花楸树,大片大片浓厚的金黄底色,就是白桦林了。山谷中的村庄云雾缠绕,丝丝缕缕,跟袅袅炊烟融为一体,恍惚之间,疑是人间仙境,世外桃源。把目光收回,跟前是一丛丛的野果子,红色,紫色,橙色,迷乱了眼睛,迷乱了心。http://s16/middle/5d4e9d67gae61587cae0f&690

没有电话,没有水泥路,没有楼房,没有噪音,红尘俗世的喧嚣很遥远;天空很静,村庄很静,树林很静,小河很静,心灵洁净明亮一尘不染。走进禾木,走进了一片纯净的天地;走进禾木,陷落了一个童话的世界。
现在,我逢内地人便说,如果来我们新疆,你一定要去北疆;到了北疆,你一定要去禾木。也许你去过很多让人遗憾的地方,但是禾木,一定会让你满载而归。当然,最好是选择一个秋天。在这片神秘原始的土地,在一次轻松的旅行中,让心灵受到了大自然的震撼,得到了一次净化和洗涤,让所有的烦恼在图瓦老人吹奏的“苏儿”悠扬的曲调中渐渐远去。

落下最后一笔时,我感慨万分,也许禾木村就是中国图瓦人最后的家园了,很可能对尚有激情的生命阶段而言,也是我最后的精神家园了。
当一滴水,以风的姿态拂过村庄的上空时,我觉得应该记住这个露珠一样的村庄:中国禾木。http://s9/middle/5d4e9d67gae6f26597d28&690

文/摄影:铁木尔·迪里夏提(新疆·维吾尔族)شمال لحن الربيعالآن ، أود أن أقول إن كل البر الرئيسى ، وإذا أتى إلينا في شينجيانغ ، يجب أن تذهب إلى الشمال، وإلى الشمال ، يجب أن تذهب إلى الأعشاب. ربما كنت قد تم المؤسف لكثير من الناس، ولكن الأعشاب، من المؤكد أن يقدموا لك تجربة مجزية. بطبيعة الحال، فمن الأفضل لاختيار الخريف. الأصلي في هذه الأرض غامضة ، في رحلة مريحة، والسماح للعقل وفقا لطبيعة الصدمة، والحصول على التنظيف والغسيل ، وحتى يتسنى لجميع المشاكل في توفا اللعب القديمة "الطفل السوفياتي" الإيقاعات الايقاعات تدريجيا بعيدا.

 أخيرا ، تراجع، فإنني أتحسر المدقع، وربما وو كيمورا هو الشعب الصينى منازل النهائي توفا، ومن المرجح أن المرحلة لا تزال الحياة عاطفي، ولكن أيضا الموطن الروحي لتقريري الأخير.
   عندما قطرة من الماء ، وتهب الرياح مع الوضع على القرية ، وأعتقد أننا يجب أن نتذكر هذه القرية ، مثل الندى : الأعشاب الصين.
http://music.sina.com.cn/shequ/player/sinablog/blogPlayer.swf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西域刀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