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年的时间里,我都是在金秋九月去山西平遥参加平遥国际摄影节,平遥国际摄影节让我大开了眼界,懂得了摄影的真正意义,也找到了自己今后摄影的创作方向。这个季节也是北方秋高气爽,景色最美的时候,因此我也错过了两年的秋季摄影采风的机会。
2007年9月我放弃了去平遥看摄影节的机会,决定一路北上,去追赶秋天的脚步。
我最想走的就是额尔古纳和大兴安岭那条线路,所以这次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这条路线。出发的路上,我给根河的王鹏打电话,告诉他,我们要出去采风了,他问我先到那里,我说是黑山头,他说商量一下,看能不能和我们一起去。我们继续前行,结果快到黑山头的时候,我的电话响了,是王鹏打来的电话,说已经在路上,正往黑山头赶呢!OK!本想刺激他们一下,结果还真的来了,高兴啊高兴!都是很好的影友,也是能说到一起的影友,能一起摄影,再好不过了。于是,我们在黑山头会合,树泉老弟安排好了酒宴,大家畅谈,计划着行程。
按照惯例我们依然走七卡--八卡—室韦的路线,一路上我们起早贪黑,好在老天爷很给面子,虽说是秋天了,早上还是有很多的雾,大家拍的都很尽兴。在室韦,我们住在华俄后裔人家开的俄罗斯民族小旅店,品尝着俄罗斯风味大餐,能唱的唱,能跳的跳,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莫尔道嘎—白鹿岛的那条线路,我也是去过多次,觉得每次都拍摄的不是很理想。过了白鹿岛前面就是激流河大桥了,我是第二次来到这个大桥,上次走到这里就折返了,没能继续前行。而这次却在大桥上意外结识了北京的辛老师,他一个人独自驾车来到呼伦贝尔,真是令我佩服!得知他一个人,我们便约他一同摄影,他还真的同意了,就这样,我们的摄影队伍又壮大了,变成了三辆车。事后,我们和辛老师熟了,还开玩笑说,你不怕我们把你抢了啊!
下一站是奇乾,我很早就知道奇乾,只了解那里是边防线,守着额尔古纳河,有个哨所。我们赶到奇乾的时候,已到了落日时分,由于根河影友坐的是桥车,路况不好,车到了奇乾就抛锚了,同行的彬子很麻利的钻到车下面,修起车来,你还别说,这小子还真行,三下两下的把车修好了。进入奇乾镇子里的时候,太阳已经下了山,说是镇子其实就是几户人家,最热闹的地方,也是人最多的地方,算是边防哨所了。找到了住的地方,当地的朋友打着手电筒,下河挂鱼了,额尔古纳河里有不少的冷水鱼,一会的工夫,就挂到一小盆的鱼,足够大家晚上享用的了。哪天晚上大家喝的很高兴,好不热闹啊!第二天早上,大家起的很早,外面的雾很大,我预感到今天的天气不错,能出点好片,果然叫我猜中了,几户人家的小镇,拍起来却感觉很有味道,一切都是画中的景致,自然、淳朴。
我们沿着山路继续前行,阳光、蓝天、白云,太阳时隐时现的照着秋日的林子,五颜六色的林子很是好看,我们停停走走,拍来拍去的,一路风景一路歌。到了北岸林场的时候遇见了采山果子的当地老乡,实在的山里人把野果子送给大家品尝,大家高兴到了及至。天渐渐的黑了,抓紧时间赶路,看来今晚只能住在满归了。满归位于内蒙古大兴安岭的最北端,上次去满归也是赶在黑天,满归镇的样子都没看清楚,这次无论如何也要好好的看看满归。早上起来外面的天很阴,秋季的山里有些凉,我们登上凝翠山的时候,天空开始下起了小雨,整个镇子坐落在高高的山坳里。日出时候的瞬间,光线变化很快,一会天空是橘红色,一会又阴云密布的,一会又见彩虹挂在天边,大家一阵忙乎。为了尽快赶到阿龙山去猎民点看望鄂温克老人玛丽亚.索,大家抓紧时间赶路。
阿龙山离猎民点有60来公里,大家给玛丽亚.索买了好多吃的东西,都怀着一种兴奋的心情去看玛丽亚.索,去看训鹿。玛丽亚.索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也是鄂温克很有影响的人物,是鄂温克最后一位酋长。每年,都有大批的媒体记者去看望玛丽亚.索。我们的到来也并没有引起玛丽亚.索的注意,只是象征性的打个招呼,这样的场面玛丽亚.索见的多了。我们照列拿着相机不听的拍摄,同行的图大哥示意我们不要拍的太多,怕影响玛丽亚.索的情绪。只可惜最精彩的一个镜头,我没有拍好,那就是玛丽亚.索给那只蓝绿色小鸟喂食的画面,那只小鸟每天都会飞到玛丽亚.索的手上,去衔给它剥好皮的瓜子。这时,我才真正懂得玛丽亚.索为什么不愿意离开山里的原因。这一次的看望玛丽亚.索,我是带着遗憾和不舍离开猎民点的,也告诉我自己,我还会去看望玛丽亚.索的。
根河,我都记不得去过多少次了,除了那里有我的亲人、朋友以外,更多的是那里的风景一直吸引着我。无论是鲜花盛开的夏天,还是严寒的冬季,我都多次去根河摄影。每一次的根河之行,都叫我记忆犹新,那里不仅有美丽的风景,更有好客的根河人们,根河人们太热情了,热情的叫你心醉,那种质朴的感情让你一辈子也忘不了。我收获的不仅是美景,收获更多的是友情。
这次秋季采风,是我走的时间最长的一次,也是收获最大的一次,也是最快乐的一次,也是我感受最深的一次。
一路向北,扑捉的是美景,震撼的是心灵,体味的是友情,感受的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