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经问过龙丹妮对陈楚生出走怎么看,她用“不听话,不专业”寥寥数语评价,话虽短,但掷地有声。
南都娱乐:是否陈楚生“不听话”,李宇春才是最“听话”的?
《天娱新掌门龙丹妮解读“楚生之困”》报道中的两句话,真实地反映出大部分人对别人的评价态度,大多以“听不听话”为标准的。陈楚生“不听话”?李宇春“听话”?这两句话听着很耳熟,和成年人对孩子们的评价是一样的:“听话的是好孩子”、“不听话的是坏孩子”。
相当多的一部分成年人(尤其老年人)对孩子的评价是“爱憎分明”的,按照自己的观点去衡量孩子的好坏。依足大人的话去做事,不行差踏错的孩子是“听话的好孩子”;不听大人的话,和大人“作对”,爱说“不”的孩子是“不听话的坏孩子”。
学龄前的孩子哪里有好坏之分呢?他们都是纯真善良的,不过偶尔调皮好动罢了。孩子也有自己的思想的,不按大人的意愿做事,正表明孩子会思考呢。那些往往被老师和父母看作是不听话的孩子,他们是一群具有特别个性的孩子,在某些方面表现比同龄人突出,善于思考和实践,有聪明才智和创新精神,将来可能会很有出息。听话的孩子好吗?不一定。听话的孩子如果习惯于听从别人,就会形成思维上的惰性,只会听话而不会思考。
看了报道,陈楚生不听从公司的安排,要和公司解约,公司已经把他列为“不听话的孩子”;李宇春其实也不是“听话的孩子”,她也曾经密谋出走,和公司“沟通上有过磕磕碰碰”,“但总的来说还算合作愉快”。用“听不听话”来衡量来陈楚生、李宇春他们,和成年人评价孩子的乖不乖、听不听话颇相似,带有主观意识。多年来,社会也好,单位学校也罢,对员工、老师和学生的评价以“听不听话”为标准,已经成为思维定势。单位不从管理体制找原因,为什么员工不愿意在单位做了?学校老师家长不在自己的身上找问题,孩子为什么不听话?凡事都应从多方面考量,评定一个人的好与坏,评价一个人的对与错,不能以听不听话来衡量。
孩子读书时接受“听话”和“不听话”的评价,工作了也依然得接受这样的评价,不得不说是悲哀的。评价一个人的标准怎么能够以“听不听话”来衡量呢?
这篇文章投娱乐板块还是教育板块呢?考虑了很久,还是决定投稿娱乐板块。
天娱新掌门龙丹妮解读“楚生之困”: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81467d0100cp6m.html?tj=1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