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关林关帝诗竹
http://s2/mw690/001HVxEUzy6Mididdp7e1&690
洛阳关林庙中“石狮甬道”。石狮甬道为海内外关帝庙所独有,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甬柱顶雕刻大小石狮104尊,百狮百态,被誉为“洛阳小卢沟桥”。
http://s13/mw690/001HVxEUzy6MidjzrLCec&690
“关林“二字为明末清初著名书法家王铎所写,王铎是洛阳孟津人。
门额上的“威扬六合”为慈禧太后所题。“六合”指东西南北上下六方,意思是关羽的声威、神勇扬于天地之间。
http://s5/mw690/001HVxEUzy6MidkRy9634&690
进入关林后第二个门,仪门西侧墙壁上的“关帝诗竹”,也称“风雨竹”。
http://s8/mw690/001HVxEUzy6Midm0ESz17&690
本人的相机不行,技术不行,全景看不清,一段一段照。此竹叶中暗藏诗为“不谢东君意”。
http://s7/mw690/001HVxEUzy6Midn6MxU16&690
此竹叶中暗藏诗为“丹青独立名”。
http://s5/mw690/001HVxEUzy6Midog4q844&690
此竹叶中暗藏诗为“莫嫌孤叶淡”。
http://s4/mw690/001HVxEUzy6MidpC96be3&690
此竹叶中暗藏诗为“终久不”。
http://s8/mw690/001HVxEUzy6MidqIu2P47&690
根部暗藏诗为“凋零”。
http://s13/mw690/001HVxEUzy6Mids41DS2c&690
埋葬关羽首级处关冢。据《三国制•武帝纪》载:"建安二十五年春正月,(操)至洛阳,权击斩羽,传其首。"这则史料说的是孙权杀关羽,但又恐刘备兴兵报仇而使的嫁祸之计,但被曹操识破,曹操将计就计追赠关羽为荆王,刻沉香木为躯,以王侯之礼葬于城南十五里,即今关林。
世间关庙何只千万,只有关羽葬首处的洛阳关林、葬身处的当阳关陵、出生地的解州关帝庙称为三大关庙。尤其是洛阳关林作为埋葬武圣关羽首级的圣地,是我国惟一的家、庙、林三合一的古遗存,亦是封建品级最高、地位独尊的"武圣陵寝",位居全国三大关帝庙之首。
关帝诗竹相传为关羽在许都时所作。故事承接关羽携两位皇嫂降曹之后。曹操为表示对关羽的惜才之意,许以高官厚禄。但关羽对这些根本不屑一顾,一心想着重新回到刘备身边,匡扶汉室。“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典故就在于此。后来,关羽知道了刘备的下落后,下决心去找刘备。当关羽向曹操辞行时,曹操不忍关羽离去,故意装病不见。关羽无奈,只得挥笔作了一幅丹青竹子图,以竹喻志,以画藏诗,托人送给曹操,当辞行之物,并以此表明自己的心志。
关帝诗竹画的右上端有两方刻印,上边是阴文“关羽之印”,下方为阳刻“汉寿亭侯印封”。下边还有一段文字:“弘治二年十月十八日扬州淘河获出环共重二斤四两其文曰汉寿亭侯之印”。画中有两竿竹子,左方的一竿,竹楣稍向右斜出,竹叶下垂,似暴雨淋浇之状,人称“雨竹”;右边一竿,竹叶倾斜,如被狂风吹拂之状,叫“风竹”,因此后人又称关帝诗竹为“风雨竹”。整个画面构图简练,主题突出。画中表面看是一丛疏竹,若是细细观察和品味,你会发现,原来这些似在临风摇曳中下垂的簇簇竹叶竟组成一个个文字,从竹子的顶部到根部,由右至左,自上而下,连起来是一首五言绝句诗: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尤其是“凋零”二字,飘落在了两竿竹子的根部,更为形象。
去年8月份去了一趟关林,忘了看著名的“关帝诗竹”了,有些遗憾,想着再去一回看看,可是成天也不知道瞎忙什么,一直没有去。前些天拿出洛阳旅游年卡一看有效期截至到2014年9月23日,心想着得赶紧去,要不然进关林得买门票或重新花60元办一张旅游年卡了,于是前天(9月22日)下午专程去了一趟关林,只为看看关帝诗竹。想想人总是这样,拥有时无所谓,不珍惜,一旦要失去时才想到要牢牢抓住。
博中文字,除最后一段,大部分来自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