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

(2010-04-09 15:47:43)
标签:

弟子规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孔子说:“看见有德有才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无德无才的人就要内心反省有无和他一样的行为。”
    (《论语•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必定有我的榜样。我选择好的榜样向他学习,不好的榜样改正自己。”
    (《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师:榜样。如: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通俗点说,大意是:三个人一起走路,另外那两个人必定有我的正面教材或反面教材。
    孔子说:“见到好的行为要像赶不上一样奋起直追;见到不好的行为要像手伸到开水里烫住一样迅速收手。”
    (《论语•季氏》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汤:热水,开水。)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注释】纵:即使,纵然。去:相距,距离。以:表示转折,有“但是”的意思。跻:登,升。(如:跻身先进之列。)
    【解读】见人好的方面,立即想着向他看齐。纵使差距很大,但可以使自己逐渐提高。


    唐朝名相狄仁杰“见人善,即思齐”
    狄仁杰未任职宰相时,娄师德举荐了他,等到狄仁杰与娄师德平起平坐同朝为相时,狄仁杰却一再排挤他到外地任职。武则天察觉后,问狄仁杰:“师德的德行好吗?”狄仁杰回答说:“他作为将军严守边防,德行好不好我不知道。”武则天又问:“他了解人吗?”狄仁杰回答说:“我曾经和他一处做官,没听说他了解人。”武则天说:“我任用你,就是师德推荐的,他确实非常了解人。”然后拿出娄师德当初推荐他的奏章,狄仁杰非常惭愧,随即叹了口气说:“娄公品德实在高尚,我一直被他包容着还不知道,我是远不及他啊!”

    (《新唐书•娄师德传》 狄仁杰未辅政,师德荐之,及同列,数挤令外使。武后觉,问仁杰曰:“师德贤乎?”对曰:“为将谨守,贤则不知也。”又问:“知人乎?”对曰:“臣尝同僚,未闻其知人也。”后曰:“朕用卿,师德荐也,诚知人矣。”出其奏,仁杰惭,已而叹曰:“娄公盛德,我为所容乃不知,吾不逮远矣!”)

    狄仁杰的心灵受此震撼后,也开始极力提拔人才,向武则天举荐人才,他先后提拔举荐了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忠贞廉洁、精明干练的官员,日后都成了唐代的中兴名臣。(《新唐书•狄仁杰传》 仁杰所荐进,若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皆为中兴名臣。)特别是他一再推荐的宰相张柬之沉厚有谋、能断大事,和桓彦范、敬晖等人发动了神龙政变,结束了武周政权,为恢复大唐社稷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所推荐的姚崇兴利除弊、大力推行社会改革,辅佐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被称为“救时宰相”,也是唐朝“四大贤相”之一。

    受到娄师德盛德的震撼,狄仁杰从排挤推荐自己的人,到为朝廷极力举荐人才,品德也是大大提高了啊。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注释】省:反省。内省:自我反省。警:警戒。

    【解读】见人不好的方面,立即自我反省:自己也有则改掉,没有就加以警戒。


    “见人恶,即内省”的反面教材“梁上君子”

    东汉时有一年收成不好百姓歉收,有小偷夜里潜入陈寔家里,躲在房梁上。陈寔暗中发现了,于是起床,整理拂拭好衣服,把子孙们喊来,神情严肃地训诫道:“人不可不自勉。坏人未必本身就是坏人,坏事干习惯了就成品性了,最终才变坏的。梁上君子就是这样的!”小偷大吃一惊,从房梁跳到地上,虔诚地向陈寔叩头认罪。

    (《后汉书•陈寔传》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颡归罪。)(荒:歉收。俭:歉收。稽颡[qǐsǎng]:叩头。表示极度的虔诚。)

    前些年某省要害部门接连几任领导前腐后继,被抓了起来。这就奇怪了啊,人都说不要只见贼吃肉,不见贼挨打,这又见贼吃肉,又见贼挨打的人还照样去吃肉!他们已经亲眼目睹了“拔了毛的凤凰不如鸡”,还偏偏放着枝头上好好的“凤凰”不当,让人拔了毛当“鸡”!本是台上冠冕堂皇讲话,不用吆喝身后就跟一群的响当当的人物,却连个自由身都没有,主要工作是交代问题!古人说“前车之覆轨,后车之明鉴”(出自《晋书》),这种“前任已覆轨,后任照不轨”一往无前之大无畏贪婪气概不服都对不起人家的胆量啊!

    有点“见人恶,即内省”的觉悟没有?一个二个都争着给人当“反面教材”呢!如今别说杀鸡儆猴了,杀鸡鸡都不怯!贪腐自有后来人哪!死都不怕,还怕贪?

    唉——,这种从台上冠冕堂皇讲话到法庭上满头白发,面容憔悴,以袖拭泪,落差实在是太大了!简直是天上飞的凤凰秒变成鸡,垂直掉进冰窟窿里了啊!不仅是他本人,就是旁人看着也是头晕,也是一时回不过神来啊!“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

    官场有风险,入场需谨慎!

 

    善恶不分是最可怕的。不少人把善良看做傻瓜,把不地道看做精明,还自以为精明过人,那真是“见人善,他憨蛋;见人恶,即照做!”

    孩提时代是一个人知善恶、辩是非的关键时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常常要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有时父母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都能让孩子认识到这些。这些善恶的认定、是非的辨别对孩子今后的善恶观、是非观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甚至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由此想到农村中有那么多的“留守儿童”,他们在知善恶、辩是非的关键时期,父母却双双外出打工,使孩子在善恶易混、是非不知的懵懂时期没有人告诉他们对与错、是与非、糊里糊涂变得不成了样子,待父母发现时基本为时已晚,很难再纠正了,这时又怨天怨地怨别人,从来意识不到身为父母对孩子教育的缺失。

    然而也看到有家长教育孩子时,见到人善,反而讽刺人家:“憨死了,老实疙瘩一个,净受人欺负!”见到人恶,反而对孩子说:“你看人家多精,滑得很,啥好事都能得着,啥坏事都落不到人家头上。”

    有时小孩子打架,家长不是告诉孩子打人是不对的,反而说:“你咋真笨,下次他再打你,照脸搧他!”真是的,这样教育未成年孩子用武力去解决问题,不知孩子下次照脸搧人家时人家会回击不?如果搧得过人家,则是以石击卵,以暴制暴取得成功;如果搧不过人家,又叫人家给搧回来了,则是以卵击石,就尴尬了!真是的,这样教育未成年孩子用武力去解决问题,不知孩子长大后是否身强力壮干得过别人,不知开战后对方是否使用刀枪棍棒等武器。——一切皆在不可预知中。唐朝宰相娄师德尚且教育将担任刺史的弟弟“人家唾你脸上,连擦都不要擦,让唾沫自己干”(唾面自干),平民百姓竟然这样教育未成年孩子。娄师德出将入相几十年,在当时酷吏横行,很多文武大臣都身遭不幸的时代,唯独他能保全自身,功与名始终,这与他隐忍,为人宽厚、深沉有度量有着极大的关系。

    “不积小善,不能成大德;不积小恶,不足以亡身。”学会宽容,学会忍让,学会退一步海阔天空;不争风,不耍威风,不逞一时口舌之强,不定要压倒对方占上风。这是祖先几千年来在血的教训上告诫我们的既可以保全自身,又有利于他人的为人处世的大智慧。学会这些,应用这些,能使我们的一生都享用不尽;但这些在某些人眼里却成了“憨”“傻”的代名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