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注释】道:说,讲。重:音强。舒:舒缓。疾:快,急速。
【解读】凡说话吐字,声音要强且舒缓;不急不快,不模糊。
《礼记》开篇第三句便是“安定辞”,大意是,“说话要徐缓,言辞要确定。”(安:徐缓。)
这句话大概是告诫人们要温温和和、从从容容地说话,且言辞确定;清楚自己要说什么,让别人听明白你在说什么。如此也显得淡定而优雅。
贵人语缓。与人打交道多了,会发现一个人说话时的样子能显示其修养。一个有修养的人不会咋咋呼呼、疾声厉色地说话,也不会咕咕噜噜、嘟嘟囔囔地说话:他们说起话来总是那么的温和从容,再看其安然的神态,不由得心生敬意。
说话要“重”,指的是说话声音要强,把声音传出去,还要有厚重感,不能轻飘飘没有底气。所谓“声如钟”“声如磬”都是夸人说话时声音跟敲钟、敲磬一样响亮、厚重。“重”也是古代由强到弱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中那个最强最厚重的“宫”音(《尔雅》
宫谓之重)。古人甚至把声音的响亮重厚与德联系起来(《汉书•律历志》
其声重厚,如君之德),莫非无德小人说话做事心虚无底气,声音响亮不起来?
说话要“舒”,指的是说话要舒缓,有话慢慢说,不能连珠炮。说话舒缓,说的人舒服,听的人也舒服。
说话“勿急疾”,“急”是心急,“疾”是语速快。“勿急疾”指的是说话不要心急语速快。很多人可能都有这种经历,心越急脑子越乱,脑子越乱越语无伦次,越语无伦次越耽误事;所以,一个人越遇到急事,越要沉着冷静,把想说的话有条不紊表达出来。再一个,说话语速不能快,有研究表明,随着人们说话语速的增快,信息传递速率反而下降。——有的人不是遇到急事说话语速快,而是平常说话就跟打机关枪一样,噼里啪啦噼里啪啦,中间不带喘气的,别人也根本插不上嘴。
说话“勿模糊”,指的是说话不要模糊不清。说话模糊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口齿不清,吐字咬字成问题,让人听不清;二是话意模糊,表达不清或说话内容游移不定,让人听不明。归根到底是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你想说什么。
说话的目的是什么?是让人听的,是要表达自己意思的。声音小,急快,模糊都会使自己说话的目的大打折扣。声音小,别人只看到你嘴在动,却不知你在说什么;心急语速快,容易卡壳出错不说,还会造成自己的思维,别人的思维都跟不上说话速度;模糊就更别提了,鬼知道你想说什么,你在说什么,把人听晕都“不知所云”。
当一个人话说完,对方第一次说“对不起,我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可能是他的问题;当他第二次、第三次地说“对不起,我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可能就是你的问题了。
某职员,上班时接到领导电话。该领导是单位公认的说话既快又轻的人,语速特快——如飞机、声音特轻——如鸿毛。电话中他的声音当然也是快而轻。当这位职员还没听清他说的是什么时,话已经完了,无奈他只好请领导重复一遍;当领导说第二遍时,他把耳朵贴在话筒上使劲听,使劲听,遗憾,只有最后一句听清了,那就是问他听明白没有。他实在没有勇气请领导说第三遍,只好说,“明白了。”领导紧接着说,“那你快去办吧!”
这位职员放下话筒简直懵了,天哪,我去办啥?!我是一点都不知道该去办啥呀!
课堂上,老师最怕学生回答问题声音小了,跟一只蚊子在教室里“嗡嗡嗡”似的;有的老师一急,干脆就是“你大点声,没人吃了你!”这还是好的呢,还发生过学生因回答问题声音太小,耳朵被老师扯烂了呢!
值得注意的是,“凡道字,重且舒”中的“重”是说话声音强,而不是嗓门高;并且说话要看场合。公众场合中要压低声音说话,不能影响他人。常遇电影院里有人说话声音太大,友情提醒其声息小点,人家毫不理会,该多大声还多大声;常见餐厅、公交车上,有人接打电话嗓门太高了,整个餐厅、公交车都像开会似的听他说话——无非是跟人说家事、谈业务、还有单位那点破事。这种无视他人存在的大嗓门特别没素质、缺修养。小点声说话行不?跟谁说话谁能听见就行了!
发现一流歌唱家尤为注重“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他们咬字吐字特别清晰,让人知道唱词是什么;歌唱时把握着音乐节奏,把听众带入到他想表达的音乐世界里。
把握住“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四句,不仅可以有效提高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修炼一个人沉稳,遇事不慌张的性格。
宝玉挨打
“宝玉挨打”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情节。宝玉的父亲贾政得知宝玉在外面“引逗”戏子琪官被忠顺王府的人找上门来时,气得目瞪口歪,偏偏坏小子贾环见父亲盛怒,小动唇舌,又乘机诬陷宝玉强奸丫头金钏儿不遂,打了一顿,金钏儿赌气投井死了。直把个贾政气得面如金纸,喘吁吁直挺挺坐在椅子上,满面泪痕,一叠声“拿宝玉!拿大棍!拿索子捆上!把各门都关上!有人传信往里头去,立刻打死!”
那宝玉听见父亲吩咐他“不许动”时,早知多凶少吉,哪里承望贾环又添了许多的话。正在厅上干转时,便想找个人往里头去捎信,捎信给最宠爱他的贾母,王夫人。偏生没个人时,忽见一个老姆姆出来。宝玉如得了珍宝,赶紧上前拉住她,让她传信到里面去。可他一则急了,说话不明白,二则老婆子偏生又聋,竟不曾听见是什么话,把“要紧”二字只听作“跳井”二字,笑道:“跳井让他跳去,二爷怕什么?”还安慰了宝玉一番。宝玉急的跺脚!结果宝玉信没送出去,活生生被打得“由臀至胫,或青或紫,或整或破,竟无一点好处。”
(《红楼梦•第三十三回》
那宝玉听见贾政吩咐他“不许动”,早知多凶少吉,那里承望贾环又添了许多的话。正在厅上干转,怎得个人来往里头去捎信,偏生没个人,连焙茗也不知在那里。正盼望时,只见一个老姆姆出来。宝玉如得了珍宝,便赶上来拉他,说道:“快进去告诉:老爷要打我呢!快去,快去!要紧,要紧!”宝玉一则急了,说话不明白,二则老婆子偏生又聋,竟不曾听见是什么话,把“要紧”二字只听作“跳井”二字,便笑道:“跳井让他跳去,二爷怕什么?”宝玉见是个聋子,便着急道:“你出去叫我的小厮来罢。”那婆子道:“有什么不了的事?老早的完了。太太又赏了衣服,又赏了银子,怎么不了事的!”)
唉——,如果宝玉不心急,稳住神慢些说给老姆姆,或许信能送出去,躲过这一劫!
还有一种说话是口误,心急紧张造成的。中学时一同学上台发言,面对操场上全校师生,庄严宣誓:“我们要发扬不睡饭、不吃觉的精神努力学习!”
一次单位体检作B超,医生嘱咐要多喝水,多憋尿。一同事说:“医生说了,要多喝尿才能检查。”同事笑着说:“你自己喝尿检查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