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话升学宴

(2012-07-02 00:18:30)
标签:

涧下水

升学宴

皇榜

杂谈

分类: 原创散文

http://s4/middle/5d4b7acbnc3c6327d44c3&690

 

文/涧下水


  不知是哪朝哪代时兴起办宴席,翻翻手头上的资料,无法考证。古时的宴席好像不大讲究排场,像李逵、鲁智深他们,一张八仙桌,几位狐朋狗友围坐在一起就可开场,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当然也有很特别的不怀好意的宴席,像“鸿门宴”,刘邦当年就差点死在宴席上,“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场面大的好像就是康熙举办的“千叟宴”了,显示他治国有方,太平盛世,并表示对老人的关怀与尊敬。现在的宴席就太多了,大到国家的迎宾酒宴,小到家庭宴会,还有当下很流行的酒宴,像:升学宴。
  
  每年七八月将是各大学发放录取通知书的月份,接到“皇榜”的家长自然会兑现诺言,去家酒楼摆上几十桌,显示自己的子女有出息和家族人丁的兴旺。有名望的自然有人为其张罗,没身份的也会有人来奏热闹,人生四大乐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谁不高兴呢。成绩好的,被名校录取的就不用说了,一些平日里成绩平平的孩子,被一本院校录走,算是鸡毛上天了,傻子撞大运,那家不随大运走一朝,在酒店里“耍耍威风”。
  
  我近几天已赴宴多次了,全是总成绩超过一本线一大截的升学宴,虽通知书还未收到,但基本定好了。找由头吃一顿,名曰:“预热”。“皇榜”未到,先扫荡扫荡,预热预热,挽回点经济损失,不喝上几瓶名酒是不放酒盅的。咱小老百姓只能跟大遛,小喽啰后面的虾将,不过在酒桌上算得上是位大将军。现在能喝酒的有哪位是“龙王”级的,那些“龙王”整天泡在水酒里,点上一把火会燃烧掉。当然,“预热”要有“龙王”参加,没有等级的大王在场,就喝不上好酒了,主人也是看客杀鸡的,光几位喽啰兵能有好酒好菜“预热”吗。
  

 

  我盘算了一下,今年要送出几千元的礼金。不送不行,这是人情账,不在多,几百元一份就忽悠了事。要不然就不好意思了,人活在世上,低头不见抬头见,为几百元钱拉不下那面子。这种酒宴必须参加,礼金是步入宴席的通行证,同时也时沟通感情的名片,钱不在多少,情分至上。不是常听人说“圈子”内的事嘛,所谓的“圈子”就是臭味相投的几位大王在里面兴风作浪。有些“圈子”是酒肉圈子,有些“圈子”是麻将圈子,有些“圈子”却是势力一方的强权圈子。想进哪种“圈子”就看自己的喜好了,入圈子的场所多在平常的麻将桌上或是酒桌上,没有特别的仪式,不是旧社会的帮会,是一个松散的谁都可进的“菜市场”,不过要知道自己的重量,不会“烧钱”的主就别进。我不想加入任何“圈子”,骨瘦如柴,知道自身的重量,只想在酒桌上尽可能地吃回喝回我送出的那一份额。
  
  我记得八十年代初考上大学的,家里也办酒席,但宴请的范围很小,只在亲戚间进行,多则请几位单位的领导。没有震耳欲聋的礼炮,没有恭迎得让人肉麻的客套话。来者是不送礼金的,多则送支钢笔或一个写上吉言的日记本。喝的是用地瓜干酿造的烈酒,要不就是自家酿的糯米甜酒,其乐融融。让人羡慕的“陈仓烂谷”的升学宴。
  
  吃喝的份额钱已备好了,只等那一天的到来……
  
                                                          涧下水写于配水池书斋
  
                                                          二O一二年七月一日深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男人与车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