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长的烦恼 - 尊重与自由

(2015-01-27 11:18:17)
标签:

育儿

分类: 成长路上(2015)
上一篇《成长 欣慰》主要是从我自己的角度看问题。这两天因为最近晚上时间安排,一直在考虑孩子的感受是什么,怎么想的。

今天刷牙的时候和乐乐随便聊天,我问她,“Do you feel you are being respected at home (在家里你感觉被尊重吗)?”
乐乐: “NO。I am not being aspected.”
我: “我是问respected。”
乐乐: “a-s-pected? respected?”
我: “啊。你知道respected是什么意思吗?”
乐乐: “知道。就是 when you want to stay alone, you are not being left alone (就是你想自己待一会儿的时候,你却不被允许安静待一会。) 你一会让我干这,一会让我干那。一会弹钢琴,一会又做功课,一会收拾屋子一会儿教妹妹字母。搞得我每天都特别busy,忙着干这干那。”
我愣了一下。乐乐说得很犀利也很准确。我没马上吱声。
想了想,我说: “谢谢你分享自己的想法。 我也明白你的意思,让我再想想,我们再讨论一下。”
乐乐接着说: “我不是说你不能告诉我该做什么,做什么。但是你不能让我一下子做那么多事情。我又不是章鱼,有10只手,10只脚,那一共就是20只。” 乐乐一边说,一边表情夸张地描述章鱼。她接着说,“我只能一件事一件事的慢慢做。”
我说,“那我明白了,可以跟你商量需要完成的事情,然后你自己安排时间做。”
乐乐点了点头。

实践几天,还是不太容易。在调整自己的过程中,会发生很极端的事情,自己想想都好笑。我很高兴乐乐跟我说这些,至少开始了我的反思。自己最近的确感觉不对劲。不对劲的地方在于:

第一,感觉自己有点control freak,每天回家吃完饭以后孩子时间表,都是我计划安排执行。开始感觉自己执行能力强,时间安排有效 - 回家自觉做中文,然后英文,然后钢琴,然后玩。

第二,因为晚上时间紧,早晨起不来,总是不停地看表 - 每晚都在督促孩子,要把所有规定的事情干完 - 这是我工作的风格。可是孩子不是工作。乐乐说最怕我说,“好了,就到这吧,赶紧。。。”

第三,这些安排到底为了什么? 是为了学好中文,读好英文,练好钢琴 - 把学习过程混淆为学习的意义。乐乐钢琴学起来很进步很快,可是我们两个人从练习的人到陪练的人,都不完全享受这个过程,那走过这个过程的意义在哪里。乐乐娃娃画起画来,最投入,可以一个小时在那里画呀,弄呀。画画是她们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没有压力,不枯燥,自己随便发挥。乐乐在学校上了一堂戏剧课,每周一次,她期盼得不得了,为什么,因为触动她了,所以很喜欢。

学习的目的是激发兴趣,体察生活,寻找方向,培养品格等等。这些可能是战略性的意义。大人通常的做法是专注表面上的战术性的任务,比如认字卡,读英文,钢琴一册册地学。机械地学习而不知所以然,可能是兴趣最好的杀手。而大人最擅长的就是拿出这些杀手锏。哈哈。

大家都本着为孩子好的角度出发,认为我们大人才知道什么是对孩子最好的。之所以采用这样的方式,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就是这么长大的,竞争意识强,安全感不足,从小刻苦,有极强的忍耐力和意志力,把极其枯燥的东西十几年如一日地做下来。哈哈。

按照这个套路,我们可能赢了芝麻,丢了西瓜。

周日在中文学校等乐乐上中文课,陪老二在空教室玩。同屋子里有一个妈妈,和她的6岁女儿在写中文作业。她的大女儿和二女儿在另外教室上跳舞课。这位妈妈以前见过很热情,跟我聊天,说孩子上了一个学期,说什么也不学了,所以妈妈就自己教孩子。说实话那本中文教材,我听了10分钟课就听不下去了。一年级先学拼音,对于一群对拼音没有概念,甚至都不愿意说中文的孩子,先强化拼音学习,一遍遍死记硬背,上课多痛苦呀。所以我们最后选择了泛读为主的那个一年级教材,而且老师比较宽松有趣。我跟那位妈妈说了我的感受。她说,拼音基础也很重要呀。后来的两个小时里,母女俩一直较量着 - 孩子趴在桌上,说她不要写,她不想学。妈妈用各种办法让她写 - 讲道理劝,许诺好吃得,批评,用手把着写。两个小时过去了,终于书上三四页纸写完了。

看到这里,我忽然想,在钢琴学习上,我就是那个妈妈呀 - 正在一点点扼杀兴趣,花着大量时间,把自己迷失在一件让人苦恼的任务中。Phew。

那天国内好友说她认为女孩子的舞蹈和钢琴是基本素质教育。朋友问我美国是不是这样理念。我说不是,但是我认识的中国孩子,无论男孩女孩都在学钢琴,无一例外;女孩都学芭蕾舞,无一例外。哈哈哈 - 大笑几声。

其实也许我们该问的一个重要问题是: 孩子长大后我们希望他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具有什么素质 -  intellectual curiosity, independent thinking, self-reliance, ability to create and imagine, honesty, empathy, compassion, content with herself, happiness from within, a whole person 等等。 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对未来有多少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呢?甚至有影响吗?

华德福总说一句话 - 让孩子引领我们。想想真是这样。我们提供一个环境和土壤,最终是孩子自己选择如何开花结果何时开花结果。她们要是感觉不对了,我们真的需要信任她们的感觉,给她们尊重。

成长的烦恼 <wbr>- <wbr>尊重与自由

&&&&
开妈 对你的博文发表评论:2015-08-23 08:32:41 
哈哈,我很喜欢看你的博文,主要是因为我们两家太像了,似乎你写的很多事情也同时发生在我家,所以我想看看你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做我的参考。我们同样是在勤勤恳恳的寻找最好的那条路的人,同样也是在挣扎,前进,后退,领悟,反省。。。。
我现在的做法是尽量的minimize开每天在家里的任务和需要花在任务上的时间。跟你一样,我也觉得开在家完成这么多任务的时间实在太有限,所以我觉得她在家里都没有多少时间可以用来玩。所以我希望她能尽量享受她做这些任务的时间。
所有有关开的决定我都是跟她商量好的,由她决定,而不是我为她决定。比如晚上只有一个小时时间做这么多任务,我就跟她商量如何安排这一个小时,她同意了,我就打印出来,她签字,这样她会觉得这是她自己决定要这样做这件事,而不是我要求她。
弹钢琴也是这样。每次她不开心抱怨,我都问她,既然不开心,那你还要不要学。她每次都说还要。我说你要学钢琴,这就是你要为它付出的努力。我花这么多钱不是光让你去上课,老师要求你每天要练习,要练习到什么样的程度,你就需要做到这些。
我并不是在威胁她。对于我来说,学不学钢琴根本不重要,中间放弃不放弃根本不重要。如果她不想学,我可以马上让她停止钢琴课。(当然开爸不是这样想,但是那是另一码事了。呵呵)
我今天还跟她说,生活中会有那么多不开心的事,为什么要自己花钱买罪受呢。呵呵。
我觉得养一个身心健康会让自己快乐的孩子比会一门乐器的孩子要更重要,所以我总是在观察开每天有多少时间是花在不开心上,我的目标就是尽量慢慢减少这种时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成长  欣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