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1个月的Ella - 变得霸道了, 以及其它

(2010-08-05 09:24:02)
标签:

21个月

霸道

打人

欺负人

分享

父母放松

粗放养育

语言

分类: 成长路上(2010)

很久没有记录Ella的情况了。第21个月一转眼就要过去了,两年前这个时候,我肚子里还怀着她,期待着为人母的那一天呢,如今,二宝都快出来了。每天Ella从学校回来,陪她吃饭,陪她洗澡,看着她,有点像看着情人的感觉,怎么都觉得好,觉得开心。当然有被气得心跳加速的时候,但是过后就感受不到生气了。

 

要升班了

老师通知我们小宝在8月底,9月初要升班了,8月份可能会去新班级熟悉情况。小宝现在的班是young toddler,是12-24个月孩子的班。Toddler有三个班,其中一个是18-30个月的,两个是24-36个月的。

最近小宝去学校都很高兴,从来没有负面情绪,早晨好像很期待着上学似的,经常是到了学校就自顾自地玩上了。我们说拜拜,她就跟我们招手再见,然后又自顾自地玩。小宝学校还不错,不完美的地方就是和老师交流不多,就趁着每天接和送找机会和老师聊上一两句,但经常得到类似的generic信息,交流情况如何,还要看是哪个老师,另外班里没有学生情况记录或者学生portfolio。也许是我要求太高了?

等到小宝3岁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转园了!

 

霸道的小宝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小宝变得很霸道 -  如果有人稍微侵犯了她的空间,她就会推小朋友,打小朋友,用脚踩别人。这个情况持续一阵子了,当然不是所有的时候都这样,也有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

在托儿所,我们送小宝有时会看到这样的场景 - 小宝拿起一个推车之类的玩具开始玩,另一个小朋友过来用手摸玩具,小宝立刻警惕地看着那个小朋友,嘴里大喊,“NO!” 同时伸手去推那个小朋友。她玩了一会儿,放下玩具,跑到我身边来站一会儿。一个才一岁左右的孩子Alex也凑过来,小宝就开始瞪Alex,然后开始推Alex,让他离我们远点。老师这时喊,“Ella, be gentle.  He is just a baby.” 这时另一个小朋友拿起她刚才扔在地上的玩具在玩,她看了一下,不太高兴,又冲人家喊“NO!”

我们经常问老师这样的情况怎么处理。老师说在学校她们会教小朋友take turn 轮流玩玩具和游乐设施。Ella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也比较多。有的时候会推小朋友,老师总说觉得这是孩子这一段时间的特点,大点就好了。

后来周末在游乐场也看到类似情况。比如说小宝准备从滑梯上下来的时候,发现有其它小朋友也上来了,在她后面排队,她就站起来,护着滑梯出口,不让人家滑下来,自己也不滑,我们劝说了一阵子,小宝才松手,坐好,滑下来。滑下来还坐在滑梯上,不离开。还有搞笑的是她在游乐场路上跑,看到路中间站着一个比她大的男孩子,本来可以轻松绕开,她会跑过去使劲推人家一把。

不知儿童心理学如何解释这种霸道行为。美国育儿网上有父母因为类似行为求助的,但是我没有看到满意的答案。这种情况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没有一个简单答案。我们还要再慢慢观察一段时间。

我跟乐爸商量以后,目前最初的想法是,第一,我们要清楚地让小宝知道,我们disapprove不允许这种行为,我们心里不能总想着,孩子还小,慢慢会好的;第二,每次出现类似行为,要马上停止玩耍,把小宝拉到一边讲道理,什么时候讲清楚了,什么时候再玩;第三,要提前预防,预见到可能的冲突,用语言提醒小宝"No push. We share. Take turn"之类的。我发现,讲一大堆道理,她可能只听只言片语,用简短的句子,坚定的语气比较好。

今天看了刘冰绪妈妈总结的《父母效能训练手册》感想,其中一段可能对我们的情况会有所帮助。

明确告诉孩子事情的后果
   “孩子与成年人不同,他们常常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对其他人造成什么影响。一旦孩子了解了他的行为对其他人造成的影响,他们常常会从一个自私的人变成一个体谅他人的人。”
   “一旦有人坦白而直率地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孩子,孩子是愿意体谅成年人的需求的,这种意愿常常被成年人低估了。孩子可以成为善解人意、富有责任感的人,只要成年人肯花一点时间对他们说实话。”

很多时候我们会直接告诉孩子不要做什么,却没有给出应有的解释。
   比如说:不要吵、不要闹! 类似这样的话在孩子听来,他的反应是:父母不允许我做,但是我就想做,因为这样很开心,很痛快。所以,我们往往得不到预期中的效果。如果换一种说法,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喜欢安静,不要吵闹,声音很大我会心情不好。也就是说在制止孩子行为同时,要告诉他原因,或者把我们的感受明确地向孩子讲明白,对于这样的说法,孩子通常是愿意接受并且能够配合我们的要求的。

关于这一点我试过很多次,效果的确不错,而且,当以后再出现类似的情况时,我们只要说出整句话的某一部分,比如说“我喜欢安静”、“我觉得这样很吵”,孩子就会想起我们之前告诉过他的话,他记得我们喜欢安静的原因,所以也就知道接下来他应该怎么去做。

 

分享

这是一个与霸道相辅相成的行为。今晚吃完饭,姥爷姥姥带着乐乐去散步,回来后姥爷对小宝不分享的行为表示担心。小宝吃完饭以后会吃零食,今天拿着一碗蓝莓blue berry出门的。姥爷和姥姥跟小宝说给他们也尝一个,小宝说“No”。要得次数越多,她越着急,后来赶紧把蓝莓全都塞到嘴里,然后把空碗递给了姥姥姥爷。姥爷说是我们把孩子给惯坏了,那我们就请姥爷帮忙好好调教一下小宝吧,呵呵。

两个周末前,乐爸大学同学一家从匹兹堡来费城,他家有两个孩子,男孩才9个月,女儿8岁了。两个孩子来到家里就在地上玩玩具。小宝似乎对小男孩玩她玩具心存不满,冲上去伸手要推小男孩,被我们制止。然后她就把自己的玩具盒子拿走了,躲到爸爸那边,警惕地看着我们。那个小姐姐Cindy非常可爱,非常有亲和力,没有多久,就跟小宝打成了一片,后来小宝慢慢接受了小弟弟和小姐姐。小宝还主动把她的玩具食品送给Cindy和小弟弟吃,Cindy高兴地冲她妈妈喊,"Mommy,she knows how to share now! - 妈妈,她懂得分享了。我觉得Cindy有一些特别难能可贵的品格,很多孩子都只关注自己,但是她会因为别人的进步而感到欣喜,会主动和别人交流,游戏。果然是这样,Cindy的妈妈说,邻居的孩子都特别喜欢她。临走的时候,Cindy抱起小宝又是拥抱,又是kiss,小宝好像也很喜欢姐姐。

Ethan, Cindy, and Ella

21个月的Ella <wbr>- <wbr>变得霸道了, <wbr>以及其它

 

大动作发展

挺好的! 自己一个人在高滑梯上上下下,没有问题。而且跑步速度极快,在游乐场里一溜烟就跑走了,我们要一路小跑才能跟得上她。在家里也是,从这个屋子跑到那个屋子,再跑回来,再跑回去,蹬蹬蹬,一下子就没影了。有一天在楼上来来回回跑了十分钟,把姥姥给吓的,生怕撞到哪里。周中间我们跟小宝在一起的时间太短暂了,周末的时候陪她到处玩,有的时候她赖着让大人抱,有时就自己撒鸭子跑,跑得多了吃饭也香。

 

语言

小宝子的语言慢慢地在发展。老师说在学校她有时叽哩咕噜地一个人说很长的话,谁也不知道她在说什么。小宝在家里都跟我们说中文,学中文,英文就局限在“poop”, “yummy”, “more (需要更多的食物的时候)”,“Elmo”之类的词上,估计在学校说中文,老师也不清楚她在说什么。

即使在家里,小宝有时叽哩咕噜地说很长的一段话,我们也不知道她在说什么,就是看她丰富的表情,很有意思。

小宝能经常重复我们说过的词。我跟她说打人是粗鲁的行为。她就一直重复“粗鲁”,晚上睡觉之前,还嘴里叨咕“粗鲁”,“粗鲁”。

小宝最近经常说“怕怕”,“害怕”"。有公共汽车经过,或者外面有大声噪音,她就说“害怕,抱抱。” 姥姥姥爷和爸爸通常坚定果断地说“不怕,不怕。” 我通常说,“妈妈知道Ella害怕了。但是有妈妈爸爸,姥姥和姥爷保护你呢,你很安全的。”或者我会问她,“宝宝,你怕什么呀?”小宝说“害怕 - 大车,妈妈抱抱”。我说,“宝宝,大车是我们的朋友,载我们去想去的地方,只要车开动的时候,我们与车保持距离,车不会撞到我们,我们就很安全”。上面这两种回答的区别可能就是书看多了和没有被书“毒害”过的区别。我并没有说哪种回答更好,可能也无所谓。但是我暗自笑出来,这就是书看多了的结果 - 一天罗里罗嗦的,另外对这个“不”字很敏感?

 

参与

家里哪里有个风吹草动,哪里就有小宝的身影。人家扫地了,她也要赶紧跑过来把扫帚抢走开始扫地。姥爷出门散步了,没跟她打招呼,没带她,她立刻在餐桌前就闹开了。人家去地下室取东西,她吵吵闹闹也要下去搀和。

下面是小宝擦地录像。看似很能干的样子,其实越擦越乱。但是要鼓励孩子呀。记得我小的时候自己在公共水房洗手绢之类的,洗得满地都是。后来就再也没有进行过什么体力劳动。我的分析是我妈太能干了,干净利落,看不得我搞得乱七八糟的样子,干脆全带劳了。后来学习忙,更有理由带劳了,所以我干活从来没有干净利落的时候。现在在小宝眼里,劳动像游戏一样,她愿意参与劳动,就让她做吧。

 

 

 

小宝的一些好习惯是在托儿所养成的。如果我一说什么是trash(垃圾),她赶紧拿着东西,跑到垃圾桶,掀起盖子,把东西扔进去,然后盖上盖子,再跑回来。有一次她手里拿着一个还有用,但是不太干净的东西,我跟她说是“巴巴”,后来想用一个英文词再说一遍,就找了词不达意的“trash”,结果小宝同学立刻把东西扔到垃圾桶里了。害得我还得把东西从垃圾桶里捞出来。

 

父母放松的心,就是孩子的巴学园

姥姥和姥爷刚来的头几天,小宝还在适应,不跟姥姥,偶尔会跟姥爷。过去我们一直都是尽量自己带孩子,比如说周末都是自己全职带小宝,所以姥姥姥爷来了以后,我们还是这个习惯。另外姥姥姥爷刚来的头几天,遇到什么事情我们经常给他们指指点点,说应该怎样怎样做。姥姥的感受是我们不放心把小宝单独给他们带。其实我主要是怕他们累了,我清楚带孩子是一件多么辛苦劳神的事情,习惯清闲的他们,肯定受不了,到时候受不了再走了,呵呵。姥姥说不能让孩子只粘着一个人,孩子粗点养,不要太过细致了,最好什么人都能适应。有了姥姥这样的说法,我想也是,周末他们自己带着小宝出去一上午,培养感情,小宝也挺开心的。

后来我反思了一下,停止了对姥姥姥爷指指点点。总以为自己是对的,就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养孩子,粗放点好,很多小事情上,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点,很多时候都是无所谓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一切以孩子为中心。

最近小宝早晨总是6点就起来了,有时5点半,最好的时候能睡到6点半。我有时5点醒,有时6点醒,醒了以后就不停看表,提心吊胆,希望小宝多睡一会儿,而且对家里的各种声音特别敏感,总怕吵醒小宝。姥姥和姥爷是early bird,早起的人,以前在家里都是凌晨4点起床,吃完饭就出去跳舞,锻炼身体。现在要熬到6点多才起床已经不容易了。我一直有冲动想跟他们说在楼上等到7点再下来。后来没有这样做。我想,小宝只是我们家里的一员而已,家里的每个人都很重要。如果目前小宝每天要6点起床,就随她去吧,她又不可能一辈子都6点起床。就像吃饭一样,睡觉也没有办法强求。

爸妈放松心情,放开手来,才能给孩子营造一个适合她的空间。对父母来说,拥有放松的心情也是一种积极的修炼。

 

照片- 和姥爷打木头大滑梯,荡秋千;姥姥姥爷给鼓掌,可能是因为小宝做了什么动作。

 

坐这个滑梯,屁股需要垫上麻袋片。走到这个滑梯的上面,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桥。小宝一到滑梯跟前,手里就拿起麻袋片,一路小跑去滑梯上面,还时常回头看姥爷有没有跟上她。如果是爸爸带着她滑,就会欺负爸爸一路抱着走。也许小宝认为姥爷没玩过,得她给带路才行。21个月的Ella <wbr>- <wbr>变得霸道了, <wbr>以及其它
滑梯 - 自己爬上去,自己下来。
21个月的Ella <wbr>- <wbr>变得霸道了, <wbr>以及其它
周末和姥姥姥爷一起在游乐场玩。
21个月的Ella <wbr>- <wbr>变得霸道了, <wbr>以及其它
21个月的Ella <wbr>- <wbr>变得霸道了, <wbr>以及其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