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由《阿凡达》想到如何培养有想像力的孩子

(2010-02-28 04:14:34)
标签:

ella

育儿

乐乐

妈妈随笔

分类: 育儿笔记

由《阿凡达》想到如何培养有想像力的孩子

 

我看的电影不多,也不会写影评。看过的电影一般被我分成两类 - 挺好的和没意思。对于Avatar《阿凡达》这么好的电影,我实在不好意思用空洞的形容词来描绘 - 比如说电影好得不得了。但是不写点什么心里一件事好像总是放不下。

《阿凡达》最成功的就是导演的想像力。导演十年磨一剑,继Titanic又出品这么优秀的电影。也许电影里的基本故事并不新颖,但是表达的手法,细节的刻画,画面的创造,却是充满了新奇和想像。电影拍得美轮美奂,导致乐爸叨咕很多次潘多拉那样的地方让他很着迷,想去那里生活。我不擅长写电影观后感,但是我想写写让这部电影如此成功的想像力(imaginations)。

 

记得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国内已经不大力宣扬“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是分数至上的论调绝对是一统天下。“想像力”是个什么东西,没有家长和老师在乎和明白它对孩子的意义,对人类发展的意义。不明白也就算了,他们不知道每天喋喋不休给孩子们讲的所谓的道理有多少是用来扼杀想像力的。人类的未来绝对不在于数理化,不在于金融和法律,而在于想象力(the future of human beings lies in its imagination)。在飞机发明之前如果有人说人可以在天上飞,那肯定被人骂是疯子。其实社会的进步不就是这些喜欢疯想,喜欢实践的人一步步推动的吗?

我是个想像力比较有限的人。乐爸喜欢想,但是基本没有实践。有时我就想,我们会不会因为无知就不经意做点扼杀孩子想像力的事情。最近学习了一下,总结了一些父母可以做的,帮助发挥孩子想像力的事情。

 

1。和孩子一起读书。好的儿童读物非常丰富孩子的幻想空间。世界上有很多优秀的绘本图书,优美的图画,生动的文字,给孩子打开一个自己家和学校以外的无限空间。妈妈给孩子读书的时候生动有趣可能也重要。有的专家建议讲故事完全按照书中的文字读,让孩子自己去体会。但是有时爸爸妈妈不妨也可以根据故事来演绎书中的角色,进入角色里,可能还有返老还童的感觉呢。

在美国有一点好处就是即使你不想花很多钱买书也可以随便看书,办一张免费图书证就行了。我们社区的图书馆有专门的儿童图书区,什么书都可以借到,还有中文儿童图书区,就是品种有限,上次看到三国演义全套连环画册让我着实吃了一惊。图书馆还每周举办故事会,请小朋友去参加。美国的托儿所和学校都很重视孩子读书,小宝刚开始去的婴儿班 (0到1岁孩子) 每天给孩子至少讲两个故事。虽然可能没有孩子能听懂,但是这样的环境就让孩子慢慢意识到书是她们生命中的一部分,每天都要碰到。看到很多中国妈妈每年买书费就是几千块,非常在意给孩子一个书香童年,真挺感动的,不过这笔费用还真是很大的负担。

小宝一个月之前还不爱听故事,到现在愿意听简单的故事(比如说小熊宝宝系列),爱看优美的图画。睡觉前,床上就是几本书,她很自然地捡起一本,吱哇乱叫,让我给她读。有时读到一半她会完全没有兴趣,但是读的次数多了,她就越来越投入到故事情节里,跟着哭,跟着笑。这让我觉得重要的是给她提供一个机会去接触优秀的图书。

 

2。互相编故事,讲故事。给孩子即兴编一个故事是跟给孩子读一本书是一样有意义的事情的。如果把孩子加到故事中可以扩展孩子对自我的意识。慢慢孩子就学会自己编各种故事。豆豆家的佑佑特别可爱,还不到三岁,经常编些故事,“我有一个同事名字叫pizza”,“妈妈,你知道吗,我的一个同事的女儿今天突然变成男孩了,不信我领你去看看”,情人节之前说“明天我要去跟一个女孩子约会”,。笑死了。作为一个从来都细心体察孩子的妈妈,豆豆做得特别好,她总是不露声色地接上话岔,问怎么回事呀,给妈妈讲讲。

 

3。作音乐,作画,作手工。在孩子朦朦懂懂的时候父母花大价钱送孩子上钢琴课,上美术课不是一个好主意。我觉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爱了才能坚持下去。如果父母抱着“学点特长,帮孩子培养一个兴趣爱好”的想法去特长班,可能大多数孩子只是会重复课堂上所灌输的东西,而不见得能学会享受音乐美术之美。除非你碰到相当好的老师,像当年李跃儿那样的美术老师。

孩子的第一个音乐或者美术启蒙老师是父母。从小小孩的时候就给她听各种曲调,儿歌也好,南美非洲的音乐也好,喜欢什么听什么,一起唱歌跳舞,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Do-Re-Mi-Fa-So-La-Ti-Do 也不是特别难学,但是可以组成简单动听的曲调,而且用几十块钱的儿童乐器就可以打击出来。和孩子一起写两句词,谱上简单的曲,在唱呀,跳呀。如果孩子喜欢,还有什么游戏比这更有趣呢?

对小小孩来说作画就是涂鸦,涂鸦就是创作。我觉得家里应该有一张小桌子上面铺整桌子纸,或者一个小画板,还有一堆画笔  (小宝学校就是这种布置),孩子随时想涂就涂,爸爸妈妈坐下来和孩子一起涂鸦。记得在《大声朗读手册》中,Jim说出版商和书店有营销策略,他们希望推荐给读者的新书,就会把书正面摆出来,这样容易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出版商如果要求这种摆放方式,就要多付给书店书架摆放费用。所以Jim推荐同样的策略,在家里的空余的墙面上钉上一种屋檐防雨的长条部件,这样书的正面就可以被孩子看见,这本书就更有可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家里摆一个小桌子和放一个小画板,也是类似的意义。孩子有时觉得无聊,又不知道干什么好,一抬头,看见画板了,可能就心生一计,去涂鸦吧。如果让一切学习都非常正式地在兴趣班进行,孩子的负担多重呀,兴趣从那里燃起呀?

关于作手工,这个文章(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36e6330100grzv.html)里小女孩的手工让我惊叹,太美了。她给娃娃做的衣服和被褥似乎跟开妈给开做的衣服一样精致。

 

4。鼓励角色游戏(pretend play)。哪个小孩子不喜欢角色表演呢? 小学时候,我经常把我姥姥的衣服全穿上,帽子戴上,学她说话,学楼下姥姥的朋友老张太太,老张头子说话。还自己导演老师家访的剧,同时扮演老师和姥姥,然后自己和姥姥笑得死去活来,然后姥姥甩出一句话,“这小丫头,可不是个揍了(东北话)”。这种自娱自乐,给我相对寂寞的童年和少年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孩子的角色表演融入了她们无限想像力。角色表演需要她们即兴编导出台词和情节,需要对语言和人物关系有很好把握,需要体察人物各种情感 - 喜怒哀乐。

我上小学的时候在一次春节晚会开始之前,忽然来了灵感,把家里的好东西全都搬出来,自己当主持人,临时主持了才艺大赛,然后颁发奖品。我有板有眼地拿着一个水瓶子当话筒说,“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著名女高音歌唱家xx女士给我们献上一曲xxx”。然后妈妈上台表演。然后我说,“观众朋友们,你们说唱得好不好呀,再来一个要不要?”正在才艺表演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 (可能只有我觉得如火如荼,其它人都在敷衍我的大赛),春晚开始了,我立即被勒令停止,因为大家要看春晚了,我顿时觉得特别受伤害,嚎啕大哭,不同意停止演出,最后从屋子里给拖走了。不知当时父母应该如何处理这件事才是最有效的。这又涉及到一个问题,到底父母的底线是什么,什么时候一定要坚持底线。那些年,我十分热衷于主持人这个角色,以至于在小学的时候把学校大大小小的主持活动都包揽了。我在想,如果当年有人对我的这个爱好能给予更多的支持的话。。。

 

5。给孩子适合的道具和玩具。任何东西都可以是角色游戏的道具。对学步儿童来说,越简单的越好。一个纸盒子可以当成一辆车或者一艘船,一个浴巾可以当成超人的披风。因为大多数情节是发生在孩子脑海里,特别逼真的道具不见得特别有帮助。

现在市场上的玩具眼花缭乱,看着店里网上的玩具我经常感到找不到北。我在amazon上按照最受欢迎玩具排名选了一些,发现买的不少玩具都被证实没有意义。我目前还在琢磨什么样的玩具是好的,合适的。但是有一种玩具我是绝对不会买了 -  那种要放很多电池,孩子按一个键,玩具就发出各种声音的。暂时娱乐过后,这样的玩具不在人的心里留下任何东西。如果仔细观察发现家里很多东西都是玩具。我以前把各种豆子放在一个透明的瓶子里给小宝玩,她一晃瓶子,就发出各种响声。前几天她执意要把豆子拿出来玩,这对3岁以下的孩子是很危险的。我就一直看着她。她把豆子倒出来,再笨拙地一个个抓起来放回去,使劲摇瓶子,听声音,发现豆子都飞出来了,然后再把豆子抓起来,放进去,就这么反来复去,自己玩了半个多小时。

什么样的玩具适合,重要的在于父母的用心观察。

另外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百宝箱”,里面放上一些玩具和角色表演的小物件,可以时常轮换各种物件。孩子的“百宝箱”经常翻新,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吸引力。开妈就经常轮换箱子里的玩具,开每次都像看见新玩具一样开心。

6。接受孩子想像中的朋友。我记得豆豆写过佑佑就有很多想像中的动物朋友,会融入到他的日常生活中去。有时妈妈和姥姥问是谁干的什么什么事,佑佑会说,是小白兔干的。有研究说大概一半的孩子在一定时候会有想像中的朋友。有想像中的朋友体现着孩子的创造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他们时常通过想像中的朋友来舒解他们的担心和害怕。

不过,如果每当孩子做错了事,就推卸到想像中的朋友身上,妈妈还得和孩子和他的想像朋友一起谈心,让他们明白有些事情是不可以接受,不可以发生的。

 

7。接受孩子与众不同。如果孩子已经第三天坚持穿着超人的装束去上托儿所,父母可能会很困惑。父母有着严格的公众与私人行为界限,但是你的孩子不这么想。这时父母需要做一个判断,什么是原则问题,什么是一个孩子幻想和想像导致的行为。父母如果能够学会倾听孩子,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最怕的就是父母以为自己什么都懂,或者不知道自己根本不懂。

 

8。带着孩子去看世界。今天和乐爸谈论想像力这个问题,他坚定地说一定要买一个高倍天文望远镜,以后带着小宝去看星星,看银河。他说他小时候北京夜晚上空都是满天繁星,经常看到银河,现在我们离自然越来越远了。上次我们去新西兰南岛的时候,是乐爸十几年,二十年以后第一次看到满天繁星。去看世界吧,不是作为一个游客,而是一个探索者。最近国内媒体在报导这个叫做谷岳的小伙子和朋友刘畅从北京一路搭陌生人的车到了柏林,途径十几个国家,行走16000公里,历时三个多月,被1000多量车拒绝过,途径伊拉克这样的危险地带,此行目的是去柏林见谷岳的女朋友。谷岳的博客在这里 http://blog.sina.com.cn/toberlin 。一个人见得多了,思维的空间自然就广了。

 

*************************

Article Read:

http://www.babycenter.com/0_how-to-raise-an-imaginative-child_11544.bc?page=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