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教育之我见(1)
(2009-06-22 05:49:34)
标签:
ella乐乐第九个月蒙台梭利教育育儿蒙式教育 |
分类: 书香童年 |
一口气读完了从图书馆借来的四本书。见缝插针地读,工作不能耽误,陪宝宝不能耽误,睡觉不能耽误,锻炼不能耽误。所以基本上不购物了,不应酬了,一切从简。经济危机给我们带来的唯一好处就是 -- 工作没有以前忙了,公司还鼓励大家休假。看完了书,就好像一扇窗子打开了,一缕阳光照射进来,让人感动,让人感悟。
什么是蒙台梭利教育
一百多年前,意大利第一个女医生玛丽亚-蒙台梭利通过自己的实践总结出了一套教育孩子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这套理论和方法多年来被很多人推崇和遵循,以蒙台梭利命名的学校在世界各地都有。
蒙式理念的基石是对孩子的尊重和鼓励。在我粗浅的阅读的基础上,总结了几个蒙式教育理念的主旨。
- 活动(movement)对孩子学习和认知的深远意义,学习是通过活动完成的,而不是课堂的说教和死记硬背。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就对孩子有深远意义。
- 人生就是一系列的选择,孩子应该自主决定和选择自己的活动,而不是通过听话,听从别人的命令来学习和选择的。
- 成功教育的秘诀就是去通过想象(imagination)来唤起兴趣,激发哪些已经播种下的兴趣的种子。
- 外在的奖励(分数,小红花,奖金等等)或者惩罚只能鼓励被迫的努力,不会激发孩子兴趣的自然发展。
- 主流教育与自然和社会脱节,孩子学习是为了生活,教育却把孩子从社会中脱离出去。学习材料要精心选择。
- 孩子通过自己选择的活动来学习,成人的指导也是至关重要。如果指导太少,孩子的活动就可能缺乏意义。如果指导过多,就会扑灭孩子创造的冲动。
我认为蒙式教育的灵魂人物是执行这些理念和方法的人- 老师也好,父母也好。因为良师难得,父母就得肩负起指导孩子的重任,把蒙式的理念贯穿到生活当中。可以说,蒙式教育是孩子和大人的一种生活智慧,一种生活习惯,一种生活方式。
可惜的是,蒙台梭利教育注定无法成为社会主流教育
如何恰当地形容今天的学校和孩子呢?
学校就像工厂,孩子是原材料。工厂按照一定标准大批量处理原材料,有效地生产出各种规格的制成品,拿来被社会和国家所用。难道不是吗?
形成这样的机制不是偶然的。蒙台梭利这样的教育方式无法成为主流,因为四个字 --“资源”和“效率”。当大工业时期到来时,工厂的建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高效率,从前的“私塾”式的教育方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所以需求也随之而来 - 就是用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培养“工厂经济”所需要的人才。在这样的体制下,孩子的需要显然不在考虑的范围内。
现今的以升学为主导,用分数来衡量优劣,大批量生产脑力工人的制度是最有效率的,最节省资源的,但是对孩子却是最不公平的。手里掌握资源的国家机器没有动力去改变这种状况。美国比中国好一点,因为资源多一些,但教育的模式是一样的。2001年布什政府通过的“没有一个孩子被落下”的教育法案,就是进一步加强升学考试的作用,加强学校强化孩子学习的作用。学校一定要有规定的考试通过率才能通过考核评定。
蒙式教育的基本理念是对孩子的尊重,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学习的步伐也不一样,兴趣是不一样的,选择也是不一样的。蒙式教育的灵魂人物 - 老师,需要有效深刻地观察每一个孩子,在适当的时候“干预”孩子的学习进程,把适合孩子的学习材料展示给他们。一个好的蒙式老师要通过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培训学习,在有经验的老师手下见习一两年,才能够独立带孩子。
蒙式的课堂里没有一排排的桌椅,没有人正襟危坐在凳子上听一个老师滔滔不绝地讲课。课堂里没有笔记和数据表,孩子是通过自己动手来学东西,即使是数学和拼音也是通过动手来学习。课堂里的学习材料都是用自然的东西(比如说木头)做成的,没有塑料制品。进入学校,孩子都可以选择任何他感兴趣的项目,然后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选择的项目中,没有下课铃声打扰他。
相比较,一个教室,40张桌椅,印刷的书,笔记本,考试 - 这样的机制容易执行和管理多了。也许当“乌托邦”这样的社会形态离我们不远的时候,人们生活可以各取所需时,蒙式教育才能真正地成为社会的主流。
所以,蒙式教育的重任落在父母身上
蒙式教育像雨后春笋一样在中国大地上生长。任何先进的或者是腐败的思想只要有利可图,就会在中国遍地开花。
蒙台梭利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它不是一个注册商标或者连锁经营公司。任何人在任何地点都可以声称自己是蒙台梭利老师,是蒙式学习班。比如说说这则广告,一个什么人借着“北京蒙台梭利科研总课题组”这样的名头挺唬人的组织,搞一个关于7天的蒙式教育的培训,收700元钱费用,如果要蒙式培训证书,再交150元。然后这些培训出来的人再到处招摇,说自己是的蒙式教育资格认证的老师。我们也不要批评人家,“黑猫白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社会发展的大进程就是处在这样的状况之中。从一个积极的角度看,人们不遗余力地通过蒙式教育赚钱的过程中,也在不遗余力地宣传它,至少能增强大家对蒙式教育的意识。
在这样急功近利的环境下,没有必要盲目地上蒙式学习班。蒙式教育不是一个学习班,不是一个一锤子买卖,它是生活的智慧,是尽心尽力的父母努力营造的一种生活方式。
蒙台梭利的官方组织是蒙台梭利国际协会。网站是http://www.montessori-ami.org。中国有一个协会,在杭州。即使在美国,很多学校也宣称自己是蒙台梭利学校,很多家长的疑问就是,我怎样判断学校是不是真正的蒙台梭利学校。这也是我的担心。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就是先理解什么是蒙式教育,查看学校是不是经过国际蒙台梭利协会或者当地协会资格认证的,然后请求学校允许自己在一个教室里静静地观察半天,了解老师和孩子,和他们的活动,这样就可以做一个基本判断了。
研究蒙式教育的意图不是望子成龙。去蒙式幼儿园学习也不是要让孩子高人一等。如果这样想就完全摈弃了蒙式教育的初衷和理念。我觉得孩子投奔自己而来,要对得起孩子,用我的所能,帮助她理解并实现成为一个人的意义。我知道,一个人类永恒的困惑她一定会有,那就是“我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孩子,妈妈自己没有答案,妈妈希望能帮你获得一把钥匙,自己去开启智慧的大门。
一天一天,在伴随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也在努力地做一个更好的人。养孩子对我自己的生活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 “培养孩子,也是培养我们自己。”
*******************
注: 这四本书都值得一读。我还没有读玛丽亚-蒙台梭利的著作,打算留到后面慢慢体会。
1。How To Raise An Amazing Child the Montessori Way
作者:Tim Seldin。
作者是蒙台梭利基金会的主席。书中提供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方法。
2。Montessori: The Science Behind the Genius
作者: Angeline Stoll Lillard
这本书是迄今为止对蒙式教育最科学性的介绍。
3。Teaching Montessori in the Home: Pre-School Years: The Pre-School Years
作者:Elizabeth G. Hainstock
4。Montessori Read and Write: A Parent's Guide to Literacy for Children (Paperback)
作者:Lynne Law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