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爷爷奶奶来信 - 关于《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

(2009-03-17 21:34:36)
标签:

第六个月

亲子/育儿

学无止境

育儿

分类: 书香童年

上次为了给乐乐读书的照片配图注,我们简要介绍了《三字经》的情况。现在再把与《三字经》配套的其他三本儿童启蒙读物《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作一简要介绍,提供给你们留作资料。

在所有的蒙学书中, 最具代表性的,最流行的,并得到人们普遍重视和喜爱的,便是《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俗称"三,百,千")以及《弟子规》. 这几本书中, 《千字文》成书时间最早: 问世于南朝梁武帝萧衍在位期间(公元502--549),距今已有1400多年。《百家姓》问世于北宋(公元960--1127)初年,距今也有1000多年历史了,它的成书时间和普及均早于同在这一时期问世的《三字经》。《弟子规》问世于清朝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

《千字文》的编者是梁朝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在中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中,是一篇承上启下的作品。 它的文笔优美, 辞藻华丽,据说其他任何一部儿童启蒙读物"都无法望其项背"。据史书记载,梁武帝为了教皇亲国戚书法,让殷铁石从王羲之的作品中拓出了一千个不同的字, 每个字一张纸,然后把这些无次序的拓片交给周兴嗣,让他编成有内容的韵文。周兴嗣用了一夜时间将其编完, 累得须发皆白。 《千字文》每四字一句,共250句, 一千个字, 通篇用韵,朗朗上口, 行文流畅,气势磅礴。 《千字文》内容丰富, 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天地开辟讲起, 讲述了人类早期历史; 第二部分讲述人的修养标准和原则,即修身养性工夫, 指出要孝亲, 做人要"知过必改",讲信用,并对忠孝,人的言谈举止,交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第三部分讲述与统治者有联系的各方面问题;第四部分主要描述恬淡的田园生活,对民间温馨的人情向往之至。全篇脉络清晰,语言洗炼。

《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读来顺口, 易学好记, 实用性强。 它与《三字经》, 《千字文》相配套,成为我国古代蒙学中的固定教材。在北宋初期,一位地处吴越地区(今浙江省杭州市)不知名的儒家学者将其编辑装订成册。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印刷体《百家姓》是在元朝(公元14世纪初)出版的。现在流行的《百家姓》是后人几经增补和修订的版本,总共记录了512个姓氏,其中单姓464个,编成116行; 复姓48个, 编成24行。 最后一行是百家姓终,即完结篇。 全书总共140行, 568字。其实,在中华民族这一大家庭中, 姓氏何止512个,仅仅汉姓也不止这个数。据说见之于文献的姓氏就有5600个之多。《百家姓》以"赵"姓打头, 并非因为"赵"为天下第一大姓,而是因为它是宋朝皇帝的姓氏。如果不将它排在首位, 作者就有"欺君之罪",会引祸上身。 五代十国(公元907--960)时, "钱"是吴越国王的姓氏,宋时吴越王的后裔居浙江, 所以"钱"姓排在第二。 "孙"是宋朝皇族妻妾的姓氏, 故排在第三。 "李"姓排在第四,大约是因为南唐(五代十国之一, 建都金陵,即今南京,起止年代:公元937--975)皇族为姓李之故。这就是《百家姓》的开场白---"赵钱孙李"的由来。

《弟子规》这本书的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的秀才,他根据《论语》的"学而篇"编著而成此书。内容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 外出, 待人,接物与学习应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为《弟子规》,目的在于启蒙养正, 教育子弟恪守本分,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