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亲的梦想》读后感之二: 关于语言 - 写和说
(2008-12-22 05:21:31)
标签:
第三个月育儿 |
分类: 书香童年 |
奥巴马在演说方面是个天才,听他的演讲,有人会感到热血沸腾。他的听众会激动地流泪,尤其是黑人,因为奥巴马的演讲给他们希望,给他们改变的动力。很多人佩服他,妈妈就不在这里罗哩罗嗦地说如何欣赏他的演讲了。
说和写是人们传递信息,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工具。记得妈妈在学校的时候,也有参加演讲比赛,可是很多演讲就象是华丽词语堆砌起来的空中楼阁。参加演讲的同学号召大家努力学习,为祖国做贡献等等,主题是好的,听起来很美,但是内容有些空洞,没有生活基础,让人感觉全是大道理。
想要做一个好的演讲者,几个可能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思想,实践,文字,表达。思想 - 多读书,多思考,多交流;实践 - 重在参与,比如说社会实践。文字 - 多读书,多练习。表达 - 练习,参加象Toastmaster International这样的组织。在这所有要点之上的就是 - 发自内心。如果是从内心发出的声音和呼唤,人们想听到更多。
大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奥巴马说,"
I noticed that people had begun to listen to my
opinions.
他摘录了自己在一次关于非洲和黑人的集会上的演讲,"It
is happening an ocean away.
他这时的文风已颇有后来从政时讲话的风范。希望他成为一代伟大的总统,击破"他就会说"之类的攻击。
奥巴马后来和朋友对话,对自己这次成功的演讲的反省和嘲讽 - 他美丽的词语根本无法切实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很大程度上,他的"反省"不断地推着他去寻找自己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