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旅游 |
分类: 风情世界 |
也许是许久不上路了,夜幕降临时,飞机终于降落了!马耳他,地中海的小岛国,我们终于来了!暮色中,依然见得地中海风情,绿色葱郁的棕榈树,阿拉伯特色的几何建筑,巴洛克风格的大教堂,城市古老沧桑,不过即使在寒冷多雨的冬季,依然可以感受到阳光地带人们的性情,似乎一切都可以慢慢来,不慌不忙。下机后,我们去租车公司拿车,可租车公司提供的车子却是被刮痕的遍体鳞伤。接着神奇的来了,车子后车盖打开后竟然是撑不住的,事情还没完,左侧的车灯居然没有灯罩,而前面的车牌却是摇摇欲坠。。。而这一切都不在记录本上。我们很惊讶出门租车那么多次,第一次碰到这样惨状的车子。工作人员闻声而来,转了一圈后酷酷的说,没问题这些都不是问题,你们不要担心。。。看着我们一脸木呐,他好奇的问我们从哪里来?难不成他是要以文化差别来安慰我们么?后来上了路,才明白这里虽然是跟着英国的左边驾驶规则,但驾车风格却是跟着意大利来的,要猛要狠。说实话,马耳他的公路的确不怎么样,有些路根本不能称作路,但它们却实实在在的在GPS上存在着。偶尔你开上去了,只能哭着安慰自己:这世上本没有路得,有人开上来了就成了路。短短的10公里路,就算开个半小时也不足为奇。整个马耳他小岛上没有高速,嗯,能理解,不然,一下就冲到地中海去啦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5EN00SIGG.gif 。但有意思的是,限速50码的道路,两边常竖着“speed
kill”的牌子,尽管你连50码都可能开不到.
旅行么,就是要有这些小小的戏剧性和出其不意来添加旅行的滋味,不是么?其实马耳他,来了之后,身处其地,才真正明白什么是迷你袖珍小国。首都瓦莱塔,全长只有1000米,我们的一条街就是他们的一座城,可尽管如此,入了城门,一见到那米黄色石头砌成的建筑,那狭长一泻千里的小街,那转身之间,某条街,寂静无声,然后,你又面朝大海,一切又恍然开朗。你也许不用了解这座城的历史,就会明白什么是小城故事多。你不用特意去看大教堂,就会爱上这座迷你城,明白它为什么会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城。
我想到那些天,走过的城,Mdina,Victoria,让我用什么来形容好呢?那些老城,有的已不再有居民居住了,有的还是安安静静守候着它的Citadel,在圣诞余留的氛围中,迎来又一年。它们在马耳他的版图上存在了几千年,它们在历史上曾经腥风血雨,如今就有他人来解读吧,历史在这里触手可及,它们遗留在这些城的每个角落中。其实如果时间允许,我愿意再好好地慢慢的重游这些老城。
P6 Midna大教堂
12月的马耳他是阴雨绵绵的季节。我记得有几日风雨交加,古老的城市更显苍凉。不过,在小岛东南部的Marsaxlokk,当地的小渔村周末却总是人流如织,好不热闹!小镇的渔港里停泊着色彩鲜艳,大小各异的船只,它们停泊在海港里,随着冬日里的海风舞动着。游人来看热闹,渔民们则享受着他们的生活节奏,小村在冬季里依然保留着热闹而又朴实的生活气息,这样的生动的画面让人印象深刻。
我们在马耳他的时间只有5天,虽是小国,但风景,古迹,历史,美食却无处不在。我们想去看神庙,想去comino,但这些都没成,因为是冬季加之新年。即便如此,越到后边我们却越觉得时间不够。花了一天的时间游玩了Gozo,那天天公不作美啊,雨不停地下,途径的一些小镇,整个就是座空城,匆匆拍了几张照片后,继续赶路。下午到达维多利亚城,尽管天色已晚,但Citadel是必须去看的。在Citadel里,我们还有奇遇呢!这个以后我再慢慢叙来。
后一篇:【马耳他】周末 热闹的小渔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