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学到老
(2008-11-25 06:33:19)
标签:
年纪化学传感器荷兰学习 |
分类: 学海无涯 |
来说说学习和年龄的关系吧。我们中国人不是说“活到老,学到老”吗?学校有国家和民办的高等学府,都是为18岁以上成年人服务的,还有老年人大学则是针对那些退休人群。所以,大家各学有所需,但要是把不同的年纪的人群凑一块儿显然是会不合时宜的。
当时在英国念博士时,大多数人都说我年纪小了,既有诧异也有羡慕的,我也似乎有着年龄上的优越感,不懂的东西太多,但总可以以“年纪小”来庇护一下自己。那时捧着要拿学位的目标,至于自己究竟有多喜欢化学传感器之类的问题可以不削一顾,但也为此被一些实在枯燥的理论弄得哭哭笑笑。后来,我在BP工作,虽然没有了为学位而奋斗的目标,但我的世界实则是没有改变的。我仍然是在实验室,仍和博士生,博士后们混在一起,我眼里每天看到的是仪器,溶剂,电极。。每天穿着个白大褂,戴着手套,有些结果时,可以兴高采烈快乐一整天,自以为有多了不起,没有成果时,闷闷不乐却又要阿Q一番。这样的生活可以让人“知足”,但在我内心,又有些惧怕,难道我一辈子都要在化学实验室搞研发了?
这样一晃7年,再也没有了初到英伦时的那份天真感,反而感叹起那些才22岁就念博士的英国小孩,我大概不自觉的加入了既羡慕又诧异的旁观者行列。但那毕竟是年纪小,超前学。
自打我决定来荷兰和我老公一起住后,我就一直捉摸自己要来荷兰做什么。说实话,7年中,荷兰来了多少次我都记不清了,但比较于英国,我是更喜欢英国的,我对苏格兰情有独钟,也喜欢北爱的海岸线。但既然做了决定,就必须得有安排。我和老公都知道研发是有挑战性的,是代价昂贵的,下面的人可以干的孜孜不倦,但所花费和付出不一定见效,也不定被所用,尤其作为一个企业而言,那可能只是其中之一。我们商量下来,决定我去学些管理,物流上的知识。我的荷兰新生活便这样给落实下来了。
初到学校时,我的课程有和研究生在一起也有和本科生在一起的。如果要谈我的感受,真不是三言两语可以形容。过去认为年纪小不占优势,其实年纪大了也没有优势。:)这是千真万确,最最主要的还是看个人的学习热情。起初,在没有揭露年纪之前,荷兰小孩还会拍拍我的肩,有如称兄道弟的,咱们是一小组啦!之后,当知道我工作过之后,就好奇起来,很不客气的问我几岁了,有没有孩子。。这还不算过分,最最让我厥倒的是,有个上海男生大概19岁吧,不知道我年纪的时候和我聊起来头头是道,挺好的,可在知道我年纪后,居然很认真的问我:“我该叫你阿姨还是姐姐啊?”我立马大声回答他,你叫我名字不就得了!
这些,都是花絮。
想说的是,学习不必太在意自己的年纪,用“心”是最主要的,“活到老,学到老”是可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