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博观约取,厚积薄发”——苏轼《稼说》简析

(2009-04-23 09:48:00)
标签:

稼说

博观约取

厚积薄发

苏轼

分类: 古风雅韵

 

(按:今天接到一个电话,向我询问“厚积薄发”的出处,我也不知道,很惭愧。搬出厚厚的《辞源》,查不到。上网猛搜也搜不到。我都想放弃了。但一个偶然的一瞥,发现了“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的词条,顺势查下去,果然找到了出处。惭愧,知道苏轼一些,却没有读过这篇文章。顺便也学习了这篇文章,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随处皆可以学到知识。而且我发现苏轼说的真是太对了,像我这样的人,之所以经常是东搬西凑,很少有写自己的东西,实在是因为所积太浅太薄的缘故呀。好好积累,争取让庄稼长得旺长得好,才能享受一份殷实。) 

 

 

苏轼《稼说》(送张琥)

盍尝观于富人之稼乎?其田美而多,其食足而有余。其田美而多,则可以更休而地力得全。其食足而有余,则种之常不后时,而敛之常及其熟。故富人之稼常美,少秕而多实,久藏而不腐。今吾十口之家,而共百亩之田。寸寸而取之,日夜以望之,锄耰铚艾①,相寻于其上者如鱼鳞②,而地力竭矣。种之常不及时,而敛之常不待其熟,此其复能有美稼哉!

古之人,其才非有大过今之人也。平居所以自养而不敢轻用以待其成者,闵闵③焉如婴儿之望长也。弱者养之以至于刚,虚者养之以至于充。三十而后仕,五十而后爵。信④于久屈之中,而用于至足之后;流于既溢之余,而发于持满之末。此古之人大过于今人而今之君子所以不及也。

吾少也有志于学,不幸而早得,与吾子同年⑤。吾子之得,亦不可谓不早也。吾今虽欲自以为不足,而已妄推之矣。呜呼!吾子其去此而务学也哉!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

①耰(yōu)砸土块的农具,铚艾(zhìyì,“艾”同“刈”)收割庄稼。 

②“相寻”句:如鱼鳞似的换着一茬茬在田里耕种。

③闵闵:小心。

④信:同“伸”。

⑤同年:同一年考中进士。指作者与本文所赠朋友张琥同年中进士。

 

【欣赏】

学生以学为主。进学之阶,“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约,简约;薄,稀微。意思是,阅览广博,方能有所摘取;积累深厚,方能有所创发。

博观,要读万卷书,走万里路。读万卷书,诸子百家,古今中外,纵情涉猎。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走万里路,乐山乐水,观风知俗、考古察今。所谓“神情不关山水,焉能作文”(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身心不到底层,焉能知世?

不读万卷书,不足以谈学问;不走万里路,不足以察天下。

厚积,是知识的深厚积累。文化知识、社会知识的积累,主要依靠广博的阅览;专业知识的积累,主要依靠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积累到相当厚度,创意往往不期而至。犹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荀子.劝学》)。

博观约取,厚积薄发,是一个持久渐进的过程,贵在持之有恒,需要时间保障、精力保障。有人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庄子.达生》)。又有人说,“时间好比一把锋利的小刀”,“使用恰当的话,一块普通的石头可以被仔细地、缓慢地、一寸一寸地刻成一个奇妙的雕像”(张爱玲《心愿》)。我们切记不能把宝贵的时间和旺盛的精力失落于网络游戏,失落于夜半酒吧,失落于无所用心。要挤出时间看多书,要集中精力看透书。……要心无旁鹜,宁静致远,“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

(注:摘自章必功校长2007年开学典礼致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