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美学特征叠韵叠字双声杜甫中国 |
分类: 古代文学讲义 |
中国古代诗歌的美学特征
一、抒情美:
1、质朴之情
也就是不加任何雕饰的情怀,所谓“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在民歌中最为突出。
《诗经》中的《七月》就是农奴一年生活的描写,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广阔的生活画卷。
《周南·芣苢 》
2、思乡之情
柳永《雨霖铃》,抒发羁旅情怀。
《八声甘州》思乡之情。
3、爱国之情
岳飞《满江红》,抒爱国豪情。
陆游直至临死不忘收复中原。
4、抱负壮志
杜甫忧国忧民,诗中常常抒发自己的宏伟大志。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5、欢乐之情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6、悲戚之情
李清照的《声声慢》抒发了作者晚年孤单寂寞的悲戚情怀。
7、爱情
“永恒的主题”。
秦观《鹊桥仙》,写出了男女之间心心相印,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
二、音韵美:
有别于散文。音乐美感。
1、诗乐相连
最初诗、乐、舞是三位一体的,后来诗与乐的联系也非常紧密。《诗经》全是合乐的民歌。汉乐府也是合乐的。唐诗绝句是可以唱的。宋词、元曲都是合乐的诗体。
2、韵律感和节奏感
即使不合乐的诗,也要节奏鲜明,有一种音乐的旋律,给人以美的感觉。比如李白的《将进酒》
3、精心构建富韵律的词
“双声”、“叠韵”、“叠字”。
《关雎》中双声、叠韵、叠字都有。
双声(雎鸠、参差)
叠韵(窈窕)
双声叠韵(辗转)
叠字(关关)。
最为极致的应该数李清照的《声声慢》
三、词采美
语言优美,诗篇绚丽多彩。
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西厢记·长亭送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四、均齐美
这是中国古诗非常突出的特点。方块字,方便了平仄、对仗等技巧的运用,成为律诗最明显的优势。
如:五绝 (王维·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飞鸟,
时鸣春涧中。
五、含蓄美
言有尽而意无穷。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象征、用典等手法的运用:
象征:通过某一特定事物来暗示,使诗句更凝炼、意象更丰富含蓄。
如:李商隐《登乐游原》。
用典:引用一些古代的故事或有来历出处的诗文句子,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六、意境美
意境是中国古代诗歌最重要的审美特征。
王国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人间词话》 )“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也。”(《宋元戏曲考》)
意境可以简单地理解成情景交融。情由景生,景中含情。给人一种美的体验。
如李白《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杜甫《登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