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一场“虾”维权

(2010-03-09 05:02:49)
标签:

315维权

杂谈

    我喜欢吃滇池小虾,壳薄肉多可以囫囵吞下。前几年滇池污染严重,水质含磷超标,小鱼小虾不可食用,捕虾者说:“以前夜里捞虾要带手电筒,现在装满小虾的塑料袋亮得象灯泡”,听罢吓我一跳。

滇池经过几年的治理,水质有了明显好转,鱼虾也多了起来,去年夏天,滇池边的水产品市场又红火了,缺斤少两的“老传统”也在逐步恢复。就拿买虾来说吧,你称一斤虾,弹簧盘秤上只显示9两,和虾贩较真儿,虾贩会底气十足地告诉你,滇池边卖活虾都是这种称法,一斤只称9两。问他凭啥,虾贩甩出的话差点把我气昏:“活虾乱跳,那跳起来的虾怎么称,不算你的难道算我的?”。

我找到工商所,工商告诉我,9两虾当一斤卖已是当地的老规矩。明明是缺斤少两却成了“老规矩”,工商和虾贩穿着连裆裤,公平交易从何说起。

一气之下我给虾贩来了个纸媒曝光,当地网站也就此事展开了讨论,将各方意见汇总后基本达成了以下共识:“9两虾当一斤卖属缺斤少两行为,至于那些在秤盘里乱跳的虾,销售方应采取措施,不能成为缺斤少两的借口”,为此工商部门还给市场下了正式通知。

现在滇池边的水产品市场,虾贩的盘秤上多了一只平扁状的小塑料筐,虾贩和小虾都“跳”不起来了。消费者对我的维权精神大加赞许,因为他们多了几筷头下酒的虾,虾贩一天少了二三十元的收入自然不悦,逢人便讲:“都怪记者瞎维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