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血荒”拷问昆明的志愿精神

(2010-02-03 22:03:52)
标签:

昆明

血荒

杂谈

春节前,昆明几乎一年一度的“血荒”又如期而至,血浆库存总量不及正常的四分之一,各大医院70%的病人无法实施手术,周五昆明出动4辆流动采血车,奔波一天才采集到7000毫升血浆,造成血浆匮乏的主要成因是“大学生和外来务工者都已返乡”(云网)

昆明血浆的采集源主要依靠大学生和外来务工者,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有资料显示,昆明2009年义务献血38吨,挽救了5万多市民的生命,这其中有70%来自大学生和外来务工人员,20%来自昆明县区的义务献血者,昆明市区常住人口鲜有献血者(昆明血库负责人语)。

昆明的义务献血制度起步较迟,加之宣传力度不够,尚未形成“献血者踊跃”的局面。令人欣慰的是无收入或低收入的大学生和农民工却成了义务献血的“主力军”。记者随机调查,大学生农民工义务献血者的态度是“作为临时市民只能用这种方式来回报昆明的厚爱”,话语质朴境界高尚。昆明“常住人口”对献血的态度是“市民无偿献血,医院有偿卖血,凭啥?”,较真精神可贵,商贾味浓了些。

广大农民工为昆明城市的发展承担了大量繁重的体力劳动,脚手架上运砖输沙,下水道里清污排堵,寒暑不避,风雨无阻。在膳食条件不尽人意的情况下,每年还义务奉献出近30吨血浆,为昆明的医疗卫生事业付出“血的代价”,外来人口为昆明的发展献了汗水献血水,面对此情此景,昆明的“常住人口”做何感想。

爱是双向的奉献,而奉献又基于志愿。昆明的“血荒”说白了是昆明的志愿精神“贫血”。生息在这座曾两度荣膺“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常住人口”,在享受权利的同时,是否也要履行一下与之匹配的义务,眼目前,勇敢地挽起臂袖,志愿地面对针头,把“血荒”先打发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