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毛成了“人权秀”的道具
(2009-12-31 05:37:06)
标签:
英毒犯死刑布朗杂谈 |
阿克毛从他国携带巨量毒品入境,触犯了中国刑法被处极刑,昭示了中国主权与司法尊严不容侵犯。而布朗先生对此却“最强烈的谴责”,令人不解。记得针对震惊世界的巴厘岛恐怖事件,布朗先生做出的反映也仅是“强烈谴责”,一个罪有应得的毒犯在异国伏法,布氏使用外交交涉中的“最高规格”,“反恐”斗士的形象因此而打折。
两年来,英国首脑对“阿克毛门”纠结不放且愈演愈烈,曾10次与中国总理交涉,由“恳求”到“要求”直至“最强烈的谴责”。“牌路”也不断变化,先是“亲情牌”、“人情牌”最后打出“外交牌”。一位触犯中国刑律的英国毒犯,何以引起布朗如此“高度重视”,撇开英国传统的人权观死刑观不说,从布朗首相花样翻新的表演,可以解读出布氏有着显而易见的“政治目的”,英国大选在即,为工党“拉选票”当属首因,“英国政府保障海外公民权益”的传统形象,不能在布朗手上受损。这是次因。
中英两国政府对死刑的看法不尽相同,但是保障本国公民生命安全为政府要务的共识应无异义。阿克毛携带巨量毒品闯入中国境内,直接危害了众多中国公民的生命安全,中国政府岂能不依法处置而“网开一面”。170年来,深受毒品戕害的中国人民,对毒品痛绝的情绪布朗先生无法体受,但中国人民禁毒的决心与行动必须得到尊重。阿克毛在华贩运毒品伤害了中国人的感情,布朗先生眼花缭乱的表演无疑是在中国人民的伤口上涂盐,历史上,中英为毒品曾两度交战,教训惨烈,布朗不妨拨冗翻翻史书,梳理一下目前的情绪。
希望布朗先生以中英两国人民的友谊为重,不要再做出伤害中国人民情感的举动,尽快停止有关“阿克毛门”的无谓表演,为增进中英友谊迈出令人欣慰的步子,阿克毛已死去,而两国人民的明天还有许多事情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