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骑车人当后娘养的
(2009-09-24 02:46:04)
标签:
非机动车道杂谈 |
昆明骑车人的交通环境不容乐观,某些非机动车道宽度还不如秦代开辟的五尺道,最窄处只有40公分。青年路由人行道改成的非机动车道,因“产权不明”人车混行,安全隐患多多。北京路的非机动车道有几处竟被天桥楼梯出入口所占据。有些非机动车道骑着骑着就到了“悬崖”边,前面的车道竟无端“海拔下沉30公分”。西昌路一段非机动车道摆满了待出售的电动车,司法厅门前每天总要有几辆警字号车牌的车辆停在非机动车道上。一些“微循环”的非机动车道上画满了网格状停车泊位有偿出租。非机动车道还时常有机动车特别是出租车驶入,骑车人只得紧随其后“品味”尾气。有时绿灯亮了骑车人还要受到机动车左右转弯的干扰,七躲八让红灯又亮了。机动车驶入非机动车道,交警还能给个警告的面子,电单车驶入机动车道交警立马递过罚款小票,有位工人师傅忘了带钱,交警麻利地拔掉车钥匙,等老师傅回家取来钱,又到停车场多交了20元的保管费……
就目前而言,昆明的交通参与者“主角”仍是步行者和骑车人,他们占据的交通资源却属“小头”,如此小头的交通资源还要遭到机动车的抢道,临时泊位的霸道,骑车人拥有的交通空间日趋逼仄,甚至到了无处容身的地步。昆明的街道越修越宽,为什么机动车道反倒越来越窄?是否因为骑车人多为上班上学族和小生意者,入不了“重点关注”之列。抑或是机动车为政府上交了养路费,自行车实行的是免税。但毕竟都是交通参与者,同是纳税人,政府总应该一视同仁给骑车人一个平等的出行空间吧,切莫把骑车人当成后娘养的。
昨天北方网报道,哈尔滨市松花江大桥长达1500余米,竟未设置非机动车道,骑车人只好推车步行,令人无语。把此个案聊作“后娘养的”一个佐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