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躲猫猫”最终调查结果报告(山寨版)

(2009-02-25 17:09:07)
标签:

躲猫猫

网民调查

山寨版

杂谈

调查前言:

    几年前,我曾调查过云南富源监狱一犯人“猝死”案,狱方还算配合,我们将死者从冰柜里抬出,脱去衣服仔细检查了死者生前受伤情况,结果仅在死者颈部发现一道明显的勒痕。陪同调查的检察院官员解释,此痕迹系死者临终前因呼吸困难自己用手掐捏所至,若绳索痕迹会呈马蹄状。检察院很快就认同了监狱医院开具的“猝死”证明,调查工作无果而终。

    今年1月4日,15岁的重庆少年封某“猝死”在昆明市盘龙区第一看守所,看守所称是洗澡时不慎摔倒导致“脑出血”死亡。我提出采访要求,遭警方以正在办案为由婉拒.至今警方仍“正在办案”,何时公布调查结果,尚拿不到时间表。

    时隔仅一个月,媒体又爆出晋宁农民躲猫猫“猝死”在昆明市晋宁县看守所。吸取上次采访碰壁的教训,这次我采取迂回调查的方式,走访晋宁县看守所知幕者,在掌握证据的基础上,写出如下调查报告,之所以冠以“山寨版”,是因为权威的官方调查结果迟迟不肯出炉。

    昆明市的看守所在短短一个月内,竟连续出现在押人员“脑出血”死亡事件,绝非孤立偶然,若不挖掘深层面的东西,仅靠躲猫猫或洗澡摔死诸词诿责,说不定下个月昆明市某个看守所还会“脑出血”。

 

       “躲猫猫”最终调查结果报告(山寨版)

 

     2009年1月29 日,玉溪市24岁农民李荞明因私自砍伐林木被送进县看守所,次日被安排在新入所人员教育班,一周后投入常规监舍。入舍第二天,按“传统规则”要对李进行“教育”,时间选在当天晚饭后,手段为躲猫猫(即警方称谓的瞎子摸鱼)此手段可将被“教育”人的头部包裹严实,被打者说不出打人者的姓名和特征无法告发(一般也不敢告发)。

    晚饭后(17时50分许),监舍两名在押人员将李的头部用一件外衣包裹严实后,同舍因非法持有枪械被刑拘的普某便飞起一脚踢向李的胸部,其余人员一哄而上拳打脚踢,身体硕健的普某进看守所才10多天,急于“表现”,便再次用重拳猛击李荞明的头部,几分钟后李便昏厥。一小时后,警方将李荞明送至医院,检查结果:身体多处软组织受伤,头部遭击打导致“脑出血”。

    警方称李荞明系玩躲猫猫游戏时意外身亡,警方还反复强调,游戏前用“黑白手”方式决定谁是摸鱼者,此话的用意是在渲染躲猫猫的游戏性和公平性,但是,据了解监舍里却绝少采用如此“民主”方式,即便采用也会大做手脚,被打者照样难以脱身。据查,躲猫猫已是该看守所保留“节目”警方对此放之任之目的是便于监舍管理该看守所管理混乱,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发生躲猫猫事件只是个时间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