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一盘根数可数的米线、四五片青菜、一个鸡蛋。这就是某地北郊学校售价6元的午餐。匡算一下,利润竟高达120%。校方还有刚性规定,不许学生订外买,一经发现开除学籍,这简直是变相抢劫。当然,这种现象决不是个案,我所在的城市西郊一所职业学校,情况与其别无二致,只是偶尔多出几只烟蒂和小虫子,学生们气愤的将食堂门前的午餐牌改成牛餐牌。
近几年来,学校都加速了后勤社会化的推进工作,吃喝拉撒睡一“包”了之,学校只管提成或收管理费,承包方为了追求更大利润便偷工减料缺斤少量以次充好,学生们的“健康工程”自然就成了豆腐渣。承包商在孩子们身上打黑主意,其结果只能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被打了折扣。
这种现象不能再继续下去了,教育主管部门该出来管一管了,至少应出台相关学生伙食标准的规定,对食品的热卡、营养成分、销售价格作出硬性规定,压缩承包商的利润空间。须知光靠“学生每天坚持跑一万米”的教育部规定,共和国的“明天”是健康不起来的。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