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阅读记:鲍鹏山先秦诸子十二讲1

(2008-11-13 16:58:18)
标签:

孤树

先秦诸子

陶罐

先师

鲍鹏山

青海

杂谈

分类: 阅天下

缘起
第一讲
老子:永远的东方智慧(之一)
1. 何为道家
2. 谁是老子
3. “无”还是“有”
第二讲
老子:永远的东方智慧(之二)
1. 退守还是进取
2. 无私还是自私
3. 示弱还是争强
4. 自大还是自卑
第三讲
孔子:大成至圣的先师(之一)
1. 孔子家世
2. 孔子生平
第四讲
孔子:大成至圣的先师(之二)
1. 性情圣人
2. 由凡人圣
第五讲
孔子:大成至圣的先师(之三)
1. 漫漫外王路
2. 起诉黑暗的理由
第六讲
墨子:挑战帝国的剑侠(之一)
1. 身世之谜
2. 好勇的墨子
3. 任侠的墨子
4. 非攻而不反战
第七讲
墨子:挑战帝国的剑侠(之二)
1. 思想的标准
2. 墨子眼里无周王
3. 呼唤新世界
第八讲
孟子:指画天下的先知(之一)
1. 大时代与大丈夫
2. 革命的权力
第九讲
孟子:指画天下的先知(之二)
1. 人性善
2. 由“仁”到“义”
3. 王道:仁政理想
第十讲
庄子:守望月亮的孤树(之一)
1. 身处乱世——仁失义尽
2. 乡野饿夫,安贫乐道;独居江湖,傲立诸子
第十一讲
庄子:守望月亮的孤树(之二)
1. 有用与无用
2. 材与不材之间
3. 乘道德而浮游
4. 存身之道
5. 寂寞孤树,自足自乐
第十二讲
庄子:守望月亮的孤树(之三)
1. 大与小
2. 是与非
3. 生死问题
4. 激情与超脱

     还没读完,知道鲍鹏山是中学读中学生阅读时候读的,觉得鲍的论说实在很有味道。我们毕竟不是研究者,如管锥编此等牛作虽说读过很有层次上升之感,但实在和现实有所差距。尽管钱钟书有水平不假,但毕竟中西的引论我们不曾读过,且钱等著作与文心雕龙等是一个层次的。宋诗选注倒是可以考虑,但是找不到啊。至今还为当初买本人间词话后悔,根本不是读的时候啊。
   
       贾平凹序鲍鹏山《寂寞圣哲》 
 对于文坛,《美文》是个新生的杂志,鲍鹏山也是个未名人,但鲍鹏山接

二连三地在《美文》上发表他的“再读圣贤”的文字,当读者在逐步认识了

《美文》后,鲍鹏山的声名也大起来,相得益彰,所以有出版社肯为他结集出

书,我也乐意代表杂志社为这本书写序了。

  敢谈圣贤,绝不是鸡零狗碎的人要干的事,但要写得不是所谓很学术的书,又不是那种黑幕文字,却不是谁都可以得心应手的。本书的尖刻得之于宽博,幽默得之于智慧,恣肆得之于安详,尤其内力的张合俯仰,语言的顽劲皮性,是我接读书稿中最好的一位,这本书使圣贤庸行,大人小心,使我们不知不觉而知觉。

  鲍鹏山已经是《美文》版面上的熟客,但我见到他的时候,他谈过了老子庄子和孔子,正要谈商鞍,携妻牵子,亲自到西安来送稿,人是黑黑的,言语不多,很憨诚的那一类,我们请他在靠着凉花满塘的小店里吃饭,他送了我一只古时的大陶罐,我们没有过多交谈,之后他就走了。他大约说过他在青海太偏僻,文坛上没什么认识的朋友,很多寄出去的稿件都石沉大海,给《美文》是第一次投稿,没想……如何如何的,这是客气话,我没有在意,但我记住了一个细节:他的孩子没有上桌吃饭,因为新买了一盘积木,一个人坐在屋角一声不吭玩了三个小时动也不动。知其子便知其父,我倒敬畏了他是一个有心劲而能认真又沉得住气。

  鲍鹏山现在又在青海的一所学校里生活着,那只陶罐放在我的书架上,因为是彩陶罐,不忍心涂抹,我在紧挨的另一只大的陶罐上写了一句话:

  罐者观也官也,得大罐者能大观,能大观者则大官。

  鲍鹏山可能一辈子不能做大官,也可能终生呆在青海的小城里,但这并不妨碍他的能大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