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茶:上海滩上遇寒流,春风待暖
(2010-07-15 16:16:17)
标签:
有机食品寒流茶叶认证标志有机农业上海财经 |
分类: 茗茶馆:嘉木处隽永甘露 |
有机茶:上海滩上遇寒流,春风待暖
21世纪,是环保的世纪,也是中国的世纪——世界看中国,中国看上海业已成为全球经济的风向标,但都是以环保为持续发展力,因此,可以说,12世纪更是人类发展与享用有机食品的美好时代。茶,做为国际“三大饮料”之一,自然成为有机食品的开路先锋。目前,一种名为“有机茶”的“环保茶”,在国际茶叶市场上可谓“一枝独秀”,广受消费者青睐!但是,上海作为我国的销茶大市,非产茶区,尽管随着有机茶在国际茶叶市场上的需求量呈不断上升态势,在中国内销市场仍然如此,那么上海有机茶市场是否满园春色,还是恰遇寒流,暖风待吹?
笔者曾以“头上有顶帽子,腰上有根带子,脚下有双靴子”来比喻有机茶的生长环境以及特征。杭州茶科所的专家告诉笔者。“有机茶是一种按照有机农业的方法进行生产和加工,在其生产过程中,完全不施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化学食品添加剂等物质生产出的,并符合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标准,经有机(天然)食品颁证组织发给证书的一种无污染、纯天然卫生茶叶。或者说,有机茶是一种在没有任何污染的产地按照有机农业生产体系与方法生产出鲜叶,在加工、包装、贮运、销售过程中不受化学物品等的污染,并经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审查颁证的茶叶,可谓是一种真正的有机食品。”据笔者观察,我国自1990年开始进行有机茶的生产,不到20年的历史,尚属初级发展阶段。北京是最早接受有机茶理念的一个城市,也是我国有机茶最重要的销售城市,但是在上海,有机茶被接受的程度偏低。
上海茶叶协会副秘书长马健民告诉笔者:“上海市民对打着“有机”旗帜的食品一直持怀疑态度。前些年,在市场上被噱头夸大的所谓“有机大米”事件,使得上海市民对“有机”产生很大的不信任,因此,有机茶在上海市场一直处于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事实上,记者从随机口头采访中了解到,在上海各大茶叶市场中发现声称无污染、纯天然的有机茶并非受茶商与消费者欢迎,观望态势浓厚。
从产品到商品,市场的成熟度与消费者的接受度,是商品成功问鼎市场的“两大保证”。目前,我国的“有机茶”研制开发和生产应用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有机茶出现的“叫好不叫座”的现象也在情理之中。在上海天山茶城,一位销售无公害茶叶的李姓茶商对笔者说道,有机茶生产制作标准苛刻,产量非常少,再加上其销路一般,因而在上海市场上的有机茶很少,喜欢喝有机茶的消费者也是少数,普通老百姓更是望而却步。上海的很多市民认为,茶叶打上有机茶旗号后,容易让人觉得有炒作嫌疑,尤其是目前市场还没有对有机茶形成规范严格的认定标准,有机茶外形和口感与普通茶无太大差别,所以,目前有机茶尽管价格不是太贵,但仍然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不大,出现了一边叫好一边却不叫座的“冰火两重天”的现状!
笔者在浦东新区一茶叶专卖店看见了与普通龙井没有多大差别的有机茶。该茶叶店老板对笔者说,“有机茶”在国际市场上的售价比一般名茶要高出30%~50%,但这里价格与名茶接近,所以有机茶的销量一直不温不火,消费者的接受程度也不是很高,只是少数有钱人偶尔买点试试喝,但他们对有机茶的评价不高。为此,记者口头访问了一些市民,知道有机茶的人数比例不到40%,甚至有15%的消费者表示从未听说过有机茶,但95%以上的市民是根据茶叶的价格与口感来决定是否进行购买,而有机茶在外观与口感上并不占优势,所以上海市民仍然以购买传统名茶为主,不太在乎是否为有机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