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靠价格,削弱开发商的不合理利润是房地产发展的必然

(2008-11-13 15:57:47)
标签:

降价

合理利润

房价

楼市

房产

分类: 房地产:忐忑间一派异言
靠价格,削弱开发商的不合理利润是房地产发展的必然
 
 
     房价宛如景阳岗上的一只猛虎,消费者须有武松饮酒的“海量”以及打虎的“实力”,方能平安地“过岗入城”,欣赏山外另一番风景。尽管如此,“武松打虎”的故事在房地产市场上演绎得愈加精彩,毕竟中国楼市“这边风景独好,能不爱靓房?”
 
      据调查,消费者在价格的关心程度上居首位,几乎所有买楼者都希望房价下降点,再下降点……因此,房价成为开发商和消费者最为关注的焦点。由于“价格”成为买卖双方最为敏感的核心,所以开发商在价格的执行和确定上颇为谨慎,过高则不易售楼,过低则影响盈利。有人说,房价制订犹如“宋玉之美”,涨之百元则嫌高,降之百元则偏低,恰到消费者接受之“好处”,因此房价已上升为一种房产营销策略。
 
      我国楼市,其价格策略主要表现为明升暗降和明降暗升,“暗箱”操作程度明显,以此促进售楼速度。据悉,开发商采用明降暗升的价格策略比较普通,大小楼盘均使用过,但效果并不明显,遭到大多数购房者的谴责。为此,精明的开发商大胆采用“明升暗降”的营销方法,以此吸引消费者,并推出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让购房者从表象上获得一些所谓的“利益”。也许,这种营销策略迎“和”了中国人的传统心理,比较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一时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有人预计,在我国楼市,这样“明升暗降”的价格策略,由于受到全国房价的刺激,“明升”会造成虚象,诱惑力相当巨大,因此市场潜力巨大,将是房价发展趋势,“明降暗升”的势头将日益薄弱。
 
      对于商品房的价格,大多数是由开发商制定和实施的,政府相关部门的监控能力相对较弱,一切都由市场决定,所以价格成了开发商抢占房地产市场制高点的必备武器。倘若“市场”接受了“价格”,而不是“价格”接受了“市场”,那么开发商就会赢得战机,拥有较大的市场占有额,如此似乎隐藏了一场一触即发的“价格”战?
 
      众所周知,价格战的呼声在我国楼市愈加高涨,可是透过所谓的“硝烟”味,却未见一将一帅或一兵一卒。看似“诸候混战”,实则“持杯论战。”比如,2003年,在“华南板块”,某楼盘曾仅以1%的净利润超低价出售期楼,似乎“价格战”即可一触即发,但华南板块另外“七大诸侯”仍然处事不惊,按兵不动,不降也不升,其售楼业绩并非受到影响。华南板块某楼盘负责人如此分析:“有人说,华南板块将是广东楼市‘价格战’最为活跃的区域,这仅是猜想!事实上,打价格战对谁都不利,唯有整体发展,团结一致,在价格上确保真实、合理,既有利于消费者,又有利于开发商,那样才能共同打造出未来广州的商住中心,否则将会重蹈“电视价格”的覆辙,‘电视以斤买’,‘房子’也以‘水泥重量’买了”。可笔者却疑惑疑,“价格战”如果只是一种设想,其“假想敌人”又是谁呢?
 
      对于中国楼市的“价格战”,只是一种表象的喧哗与浮躁,仿佛初春的雷鸣,响声大却雨点小。归结到底,价格只是一个数字概念,并非有着太多的意义,只表明一个数字的“大”或“小”!楼价作为商品房的一个数字标签,包含的内容是比较繁杂的。今年,万科降价引发的系列不可理解的事情,让我们大跌眼镜?我们也知道,房价的“高”或“低”,并非代表其价值的“高”或“低”,价值才是衡量商品房质量的唯一标志。
    尽管在今年一片观望之中,政府也在进行所谓的“救市”,但笔者一直认为,我国楼价下降的空间相当宽阔,削弱开发商的不合理的利润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让房屋价格下降得更猛烈些吧! 因为我们知道,开发商和消费者都不需要“战争”,毕竟“战争”是最残酷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