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会和沙宣夫人打仗吗?

(2012-05-11 23:56:27)
标签:

沙宣

沙宣夫人

凯洛琳

波波头

美发

宝洁

记者新闻发布会

时装

时尚恐龙

分类: 恐龙言时尚

如果是你,会和沙宣夫人打仗吗?

 

    晚上,在电视新闻里看到沙宣先生去世的消息。在镜头里,八十四岁的沙宣先生瘦弱、憔悴而衰老,去世很久前就已经不成样子,不再是以前采访过的、几乎全国美发爱好者熟悉的那个意气风发的沙宣了。

    在世纪之交,沙宣品牌在中国的美发和卫浴用品市场登陆,沙宣先生携夫人高调亮相,深红的沙宣色在中国刮起了一场强旋风。当年的时尚、时装业界记者大多采访过沙宣先生,作为老资格时装记者我当然也不例外,多次见过沙宣先生。不过,我对于沙宣夫人比沙宣本人更熟悉一点,或者说更感兴趣。

    记得大约是1998年或者1999年,有一次沙宣携夫人亲自为沙宣短发型召开新闻发布会,各地来京采访的记者很多,沙宣和夫人各在一厅同时讲演,都是以新短发发型为主题,语言也许相同,角度却各有不同。我以前见沙宣先生见得多,这一次很想听听沙宣夫人讲些什么。

    沙宣夫人的名字好像是凯洛琳,我当年的采访笔记没有找出来证实一下。沙宣夫人显然比沙宣先生年轻很多。年轻貌美、落落大方,在台上款款而谈,有说有笑。台下,记者们记录、拍照、看材料、点头鼓掌,然后踊跃“保持沉默”。

    中国的记者招待会一般情景皆如此,大小发布会场面看似热烈,但是席面上只有发言人在说,中国的记者哑巴多,坐下听完了,领了文字材料和图片,吃一点茶点喝一杯咖啡散会回家。中国时尚时装界的记者圈里,我是一个特例,只要参加会议,有机会总要找一些自己喜欢的、特别的话题,从不甘心落寂、装聋作哑,也不时会弄出话题为难一下台上的主宾。

    这一次沙宣先生和夫人还有几位主要发型设计师到北京来,为了宣传一款,或者说是一组短直发型,是在沙宣1963年推出的波波头的基础上设计的几何形短直发型。沙宣夫人讲解了此款发型推出的意义、背景和创意,讲演之后没有什么像样的记者提问,发表会即将冷场,也就即将散场。我从角落里站起来,我说我个人很喜欢这一组极短的直发造型,我也赞同沙宣夫人关于现代女性形象与现代生活方式的讲演,这一组短几何形直发确实很有时代特色,很有现代女性先锋派色彩。我的问题是:既然沙宣先生和团队隆重推出这一组造型,您自己也站在这里为此宣传,但是我注意到了您自己可是留着过肩长发,并且还有略一点卷曲波浪,完全不是您所讲的现代女性形象。您个人是否不喜欢这一组短发型?

    我当年的采访记录不在手边,这也许不是我的原话,回忆大意如此。我的提问出乎沙宣夫人的意料,让她和台上的主持人、设计师们一下很尴尬。大家似乎都没有想到中国的记者里也有刺头。沙宣夫人又再次按照新闻发言稿,照本宣科,讲解新造型的设计艺术,重复话题。讲了一会,我打断沙宣夫人的话题,重申了我的问题。沙宣夫人再次重复刚才的讲演话题,我耐心地等待了一会,再次说明我的问题是,直接了当地说就是沙宣夫人热情传递的是短直发型信息,与沙宣夫人自己的造型不符,这里有矛盾。这样几个回合之后,我和沙宣夫人在新闻发布会上几乎陷入僵局。

    此时,沙宣先生进来了,显然他那边的发布会很快就结束了,那边没有什么拖台节目,一如国内寻常的新闻发布会。沙宣看出这边有了一点麻烦,走过来吻了台上的夫人,然后有意让我和大家听见,问一会我们还有事呢,这边会议还不能结束吗?沙宣夫人吻了沙宣先生后转脸看着站在会场中间的我,那意思一定是您老看差不多就行了,收了吧!

    我则按照西方方式摊开双手耸了耸肩,示意沙宣夫人:那可不行,我得不到答案就没完、就不依不饶。可不是一般糊弄糊弄就走的小记者,我不是那种省油的灯,我没有随便给自己,给别人台阶的意思。沙宣夫人很无奈,只好告诉沙宣先生先离开。等沙宣先生离开会议厅,沙宣夫人一脸的严肃,提高音量反问我:“你难道不知道男人和女人之间存在着战争?!”

    这是沙宣夫人当时的的原话,时隔多年我依然记忆犹新。

    我愕然,请沙宣夫人再重复了一遍这是否就是答案。沙宣夫人认认真真、一字一珠地说:

    自古以来男人和女人之间存在着一种战争;

    战争状态决定着男人和女人的形象设计,包括发型;

    沙宣先生喜欢我一直留着现在这种长直发型。

    沙宣夫人讲的这三点,记得这是原话。

    沙宣夫人说完了以后,抬高下颏目不转睛地直视着我。微笑,仿佛自此释然。我也报以微笑,说,好,我明白了。真对不起,拖了你这么长时间。随即,主持人不等我再说什么,抓住机会赶紧宣布散会。与会的记者同仁们,有的高呼会上交锋很过瘾,更多的是嫌我麻烦,“非我族类”,没有继承中国记者一向以宽厚对人之传统,害得大家不能早早了事回家。而以后,我又若干次在不同场合偶遇沙宣夫人,每次她都很夸张地张口、瞪圆眼睛,做受惊吓的样子。然后我们相视一笑。会意。无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