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读洛城心如《此岸彼岸》随笔札记(一)

(2014-10-08 00:05:07)
标签:

转载

分类: 心系博客
感谢阳光大哥如此细心来读我,并且逐篇逐章地写下读后感。书写者希望能以文会友,能通过文字互通心声,能有更多如阳光大哥的读者。为了文字,我们彼此尊重,互通有无。为此,不胜欣慰!

洛城心如《此岸彼岸》随笔札记(一)

——第一章城市建筑与文化

sunbeam阳光

题记

读一本好书,交一个挚友,体会不一样的人生。

第一章城市建筑与文化

1.1《失去的田园》

细细的笔触,浓浓的情怀。《失去的田园》如同一首婉约缠绵的心曲,凝聚着淡淡的忧思。专业的理性,夹杂着人文情怀,给人以不尽的回味。

1.2《文化的底蕴》

家乡的小巷,历史的长廊。任思绪飞舞,沉淀理性的光泽,映射出真实的景色。欣赏洛城心如精彩的文笔。

1.3《传承的中国文化》

长安米贵,白居何易!

[转载]读洛城心如《此岸彼岸》随笔札记(一)

1.4《爱上一座城》

我没有去过上海,也没有接触过上海人。对上海人的了解也只有在书面、影视及历史资料中。所以我没有办法评价你的观点。

羡慕上海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经济、文化都是很前卫的。我确实不晓得吃大蒜和喝咖啡到底谁雅谁俗,我只知道我们都是吃五谷杂粮的!

1.5《中华文化为什么不是美国认可的精粹文化》

这是一篇内容丰富且观点鲜明的文章。心如试图站在较为客观的立场来审视中美、中西方文化的内涵外延、历史现实,以便得出一个较为公正观点与结论。其良苦的用心与努力,是阳光所钦佩与感叹的。

每个人的历史观是受着自身的成长环境,文化修养,以及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最终形成自身的世界观。这绝非很简单的经历与过程!绝对的公正很难做到。心如在的这篇文章,最大的意义是带给我们两种不同文化的比对、审视、交流与思考···

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太过漫长与丰富,要想知晓它的精髓谈何容易!西方有一个上帝,中国有个玉皇;西方有耶稣,中国有天子;西方有本圣经,中国有儒道佛法诸子百家;西方有诸神大战,中国有无数神话···我想这些都是人类的发展与智慧的结晶,都是人类得以进步的基础,都需要我们批判地继承,没有哪个是可以丢掉与抹杀的。

[转载]读洛城心如《此岸彼岸》随笔札记(一)

1.6《美女与魔》

充满哲理性的文字!蕴意深远。然而美女到底是什么呢?是魔吗?

一个人与佛对视,佛问:你看到了什么?那人答曰:大便。之后自喜答得聪明。那人反问佛看到了什么?佛曰:佛。那人无语了···

美女在凡人的眼里,或许是美,或许是性,或许是···其实美女是什么不重要,就看你心中的“美”是什么···

1.7《读一本书后的胡言乱语》(心如说的是《时间的面孔》)

坦率地讲,我没读过,我在读《此岸彼岸》。

可见灵与肉的不可分割!人可以有不同时期的肉体,但灵魂终究只有一个。

我看到了你的真实,真诚,这很可爱!

最好不要用“内外”来区分,要用发展的观点兰看待。我和三十年前的我也有了很大的不同。也有不满与失望,但终究是要面对现实。反思三十年,肯定中带着否定,我们不能也不会回头,面对现实敢于解剖,敢于革命,只能向前走。

这是一篇激扬的文字,这里跳动着一颗赤诚的心!祝愿并希望文章的目标能够实现,阿门!

[转载]读洛城心如《此岸彼岸》随笔札记(一)

1.8《大洋彼岸洛城》

对于一个还没有走出过“神州”的草根来讲,还是没法想象大洋彼岸——洛城。希望心如的笔能成为我的眼睛,带我了解与感受这片“神秘”的土地。

科学的、严谨的、有预见性的规划,这些是我们所欠缺的,向洛杉矶学习。

美国和中国有着很大的人文、历史、自然的不同。如人口与土地的比例,历史的惯性与沉积···。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我们现在存在的差距。认识自己的短处,发挥自身的智慧,师夷之长,补己之短。相信,我们会很好地解决自身的问题。

文章如此详细地介绍,令在下受益匪浅。这些东西在国内的媒体上很少见到。洛杉矶城市管理从内容到形式,我们似乎差不多。但运转起来后的几十年的现实结果却差得很大!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已经不是这篇文章所能涵盖的了。

 [转载]读洛城心如《此岸彼岸》随笔札记(一)

读完第一章节《城市建筑与文化》,已经能让我感受到心如丰富的知识及极富个性的观点。率直、真诚、敏锐、热情、善良是我送给她的关键词。对我来讲,这本书无疑是我看西方的一扇门,它正在徐徐打开。谢谢你,心如!

(待续)

(文中除篇首图片外,其它图片均选自洛城心如博客)

                             2014-9-27整理于辽宁抚顺

附:洛城心如部分相关相近文章的博文链接:

读本书,受点刺激后的胡言乱语。。…

中华文化,为什么不是美国科教书上…

城市、建筑与文化(上)——故乡

城市、建筑与文化(下)——爱上一座

 

谢谢朋友精彩诗作

谢谢朋友精彩

 

墨篮

即兴题句寄意

今番识得洛城人,应谢阳光笔下春。

秋水文章无两岸,隔洋同是月为邻。

0

前一篇:谁的鬼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