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愿,心如大海!
静静的时候,喜欢心驰神往。
似乎很久没有纠结、郁闷、愤青、心急的感觉,一切都是淡淡的。淡淡地看朝去夕往,淡淡地品世事沧桑,淡淡地于各种各色人群中捕捉令我心动的感觉。
好像久了,不知我的牵挂是什么?
妈妈老了,看她每日弯腰艰难地在卧室、饭厅、客厅间来回行走,有时望着她日渐衰老的背影,心中顿然有说不出的怜爱和悲哀。清晨的时候,妈妈会诵经,一副坦然的样子尽显无余。或者,吃过早饭后她会打开姐姐给买的数码音箱,这是一只如同巴掌大小的东西,里面录有几百个曲艺节日。晨阳吝啬地洒进阴面的客厅,光线幽幽,聚光处可见尘埃来回转悠。老妈似打盹儿非打盹儿,小时候熟悉的大鼓曲牌悠然响在屋中,仿佛回到几十年前的时光。姐姐的爱犬白白蜷缩在楼梯口,懒懒地贪睡。透有一丝光亮的暗屋、熟悉的老曲牌、孤寂的老人、慵懒的狗儿……,居然会令我眼眶潮湿,却也倍感温馨。
生命、时光,是影子,那是你想抓也抓不住的东西。

喜欢自在的生命状态
妈妈有时会唠叨、会健忘、会如小孩一样不通情理,也有烦的时候。但当一切沉寂下来后,我非常享受守着妈妈的这一时的安稳、美好。即使此时妈妈躺在客厅里睡觉,我坐在桌上写东西,我们娘俩沉默相对,但知道彼此近在咫尺,这就足够了!忽然,控制不住地感动,莫名地泪流。只好抱着电脑进到卧室里接着敲字,免得让老妈看到后,会不惜费上一两个小时刨根问底地想知道为什么。为什么?不为什么,只因为我想我也老了!
麦克斯的老师留言说,他这学期的成绩不理想,距离我回国前和课后班老师制定的成绩目标相差甚远。当时第一反应就是恼火,想立刻打电话给儿子痛骂他一顿。这学费不菲的课后补习,竟然让他视为儿戏。最终三天后给儿子打了电话,居然和蔼可亲地柔如水,轻声细语地说出心中对他的不满,然后再在儿子已然粗犷的语音中沉醉。儿孙自有儿孙福啦,何必让虚荣的所谓目标影响母子情感。和处于青春期的儿子交流需要智慧,除了循循善诱,还要情谊交融,不让他从心底反感和拒之千里之外。更主要的,我逐渐领悟到:人生最重要的是快乐,人生每个时间段都有各自独特的快乐。这是生命奇妙所在——应该尽情享受每个生命阶段的不同快乐!即使父母,也不应剥夺子女的快乐。
我母亲和我儿子,这祖孙俩各有各自的悠哉,不管是朝阳之时,还是垂暮之时,只要他们能够快乐,我就会感觉到幸福!

生活当快乐如浪花!
不再急功近利,一切的自然状态,都是我所欣喜的!这又是不是已过青壮年阶段后的“看破红尘”哪?
就像一年前我雄心壮志地想做一件事,一年后就又感觉索然无味。激情还是有的,但更多是一种随遇则安的不紧不慢。
众多人在眼前摇来逛去,不同的故事,不同的装扮,不同的情感,就像皮影戏。一种艺术体现是用光影来诠释,居然也会令人沉浸其中。何苦去解释适宜不适宜、喜欢不喜欢?存在就是道理!当某一事物可以作为精神财富被保留下来后,更多回味的是一种精神情怀。所以,无需论究经往人事的对错,注定发生的,人力怎会左右?
越来越不喜欢虚伪!凡是让我凭第六感觉能感觉到的任何虚假的人或事,都会极度引发我的憎恶!但是,我已经学会沉默,我会对这些人和事敬而远之。
喜欢听流水声,喜欢听鸟儿鸣,喜欢淡淡悠悠地冥思,或者一个人静静地独处。越来越不喜欢多说,不是没话说,是不想说。
繁杂的世事,我似乎依然摆脱不了,也不再在乎成与败。如果清贫属我,我不再轻贱自我;如果有点富贵命,也不会得意忘形。
自然地呈现自我——这份生命中我的属性。不苛求天地间任逍遥,但也想无拘无束任我行。在一首首轻盈温柔的歌声中,行进、感动、度生命。
快哉,就在这一刻的明白!

时常喜乐!
等什么时候看透了一个“情”字,也就真的看透一切了!
钟情之人,为情所累。不知是好还是不好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