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峡,在东、在西(下)——英吉利海峡

(2013-08-15 12:04:06)
标签:

英吉利海峡

英国

法国

英法百年战争

心如

分类: 心游世界

海峡,在东、在西(下)——英吉利海峡

英吉利海峡一端的法国加来港(照片来自网络)

海峡,在东、在西(下)——英吉利海峡

我们乘坐P&O Ferry横跨英吉利海峡,从英国进入法国

     还和老公谈恋爱的时候,看了一部电影《拯救大兵瑞恩》。影片开头纪实了诺曼底登陆,那子弹横飞、血肉横飞的触目惊心的场面,给我印象极深,以至于在以后很多日子里都挥之不去。

    诺曼底登陆,虽然为二战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可是,在这次号称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战役中,盟军和德军共有二十四万人战死,真可谓是残酷至极。艾森豪威尔在诺曼底登陆后说:“毫无疑问,诺曼底战场是战争领域所曾出现过的最大屠宰场之一,那儿一带的通道、公路和田野上,到处塞满了毁弃的武器装备以及人和牲畜的尸体,甚至要通过这个地区也极为困难。我所见到的那幅景象,只有但丁能够加以描述。一口气走上几百码,而脚步全是踩在死人和腐烂的尸体上……”

    作为战争,总会因地利而决定胜败。诺曼底之战就是盟军渡过英吉利海峡重新占领欧洲大陆,从而牵制了德军对苏军的进攻,决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定局。

海峡,在东、在西(下)——英吉利海峡

旅游会把之前迷糊不清的地理知识顿然记忆地根深蒂固,我就是这样的。

    英吉利海峡,是分隔英国与欧洲大陆的法国、并连接大西洋与北海的海峡。海峡长560公里(350英里),宽240公里(150英里),最狭窄处又称多佛尔海峡,仅宽34公里(21英里),多佛尔隔海与法国加莱相望。

    从英国多佛尔到达法国加来的这部分海峡是英国海峡协会认可的横渡区域,这个海峡的特点是,风大浪高雾多水冷。究竟应该如何穿越多佛尔海峡,到达彼岸的法国加来?自古以来,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运动员们靠游泳的方式横渡海峡,探险家们则是怪招迭出:坐热气球穿越、用飞行翼穿越、“骑”飞机穿越、坐浴缸穿越,还有乘坐小圆舟穿越、借助滑水橇穿越等等。最具轰动效应的是一位四肢瘫痪、仅靠“呼吸”穿越的英国妇女希拉里·利斯特。

海峡,在东、在西(下)——英吉利海峡

海峡,在东、在西(下)——英吉利海峡

乘坐P&O Ferry过英吉利海峡

    作为常人穿越英吉利海峡,一般有三条路径:一乘飞机,二乘欧洲之星火车从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到欧洲大陆,三在英国多佛港乘船穿越英吉利海峡。这三个选项中,我们选择了最古老、最常见的乘船方式——搭乘P&O Ferry,穿越英吉利海峡。

    英国和法国的摆渡船主要由两家公司运营,P&O Ferry和Sea France。目前行人还不能直接上船,必须是坐大巴或者自驾车上渡轮。对于自驾族来说,一辆车带司机共五个人的价钱和一个人的价钱是一样的,所以多带几个朋友才划算。或者可从伦敦坐Eurolines的大巴,乘摆渡船过海后直达法国巴黎的Eurolines总站。

海峡,在东、在西(下)——英吉利海峡

坐大巴抵达英国多佛港,准备乘渡船过到法国

海峡,在东、在西(下)——英吉利海峡

英法海关。英国检查,法国不管。

海峡,在东、在西(下)——英吉利海峡

P&O Ferry和Sea France各有自己的登船通道

海峡,在东、在西(下)——英吉利海峡

渡船过到法国加来港

    坐大巴在多佛港出英国国境,不用下车,只是一个移民官上大巴检验每个人的护照,然后盖上一个多佛港的出境戳儿。进入法国则没人管。不只是法国,在一路走下来的所有欧洲国家中,没有一个国家做过出入关检查。只是在回英国时,会遭到非常严格的盘问和检查。

海峡,在东、在西(下)——英吉利海峡

船上吃喝玩乐都有,近两个小时的行程根本不会寂寞。

海峡,在东、在西(下)——英吉利海峡

各种食品琳琅满目

海峡,在东、在西(下)——英吉利海峡

    英法之间的摆渡船,硬件设施非常好。与其说是摆渡船,不如说是一个巨大的俱乐部。摆渡船上,每一层都有咖啡屋、酒吧和自助餐餐厅,自动贩卖机更是随处可见。闲了可以玩玩游艺机,购物狂们更不会错过船上的免税店。船上还有儿童房和Spa,做着Spa横渡英吉利海峡,想着就爽!即使没有做spa,卖杯咖啡,坐在临窗的沙发上,看着茫茫一片的海峡,或者读本旅游杂志,近两个小时的航程过得也很怡然自得。

海峡,在东、在西(下)——英吉利海峡

地图最右侧,从上往下依次是:伦敦、英国多佛尔、法国加来,中间隔着英吉利海峡。

    英吉利海峡是英国不列颠岛天然的防御关键,它允许欧陆国家介入国内一些事务,同时又不让来自欧陆的冲突对其产生足够的威胁。近千年来,英吉利海峡曾是众多入侵者的跳板:罗马入侵不列颠、1066年诺曼人入侵、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1944年诺曼底登陆等,多少生命因为战争而葬身在看上去一片灰蒙的海水中。

    英吉利海峡的两岸,一边是英国的多佛尔,一边是法国的加来。多佛尔地区位于英格兰东南部,靠近欧洲大陆,曾被称作“不列颠之门”,在罗马入侵前是不列颠的战略要地。多佛尔镇有许多名胜,如古城堡、圣玛丽教堂、圣爱德蒙德礼拜堂等,都具有1000多年的历史。

海峡,在东、在西(下)——英吉利海峡
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校园内的罗丹作品:法国加来六义民。

    法国的加来市位于法兰西共和国最北端,南距首都巴黎270公里,西与英国多佛尔市隔海相望。加来是连接英国和欧洲大陆的中转枢纽,也是欧洲大陆通往北海的重要门户。加来是法国加来省第一大城。

    百年战争期间,英法对抗的克雷西战役中﹐加来抵抗英军的围困达1年之久﹐后因弹尽粮绝﹐最终在1346年投降。其间曾有6位加莱市民自愿投降﹐作为英军的人质﹐以拯救全城人民。艺术家罗丹曾经雕塑了一组群像以纪念这一著名事件,立于加莱市政厅门前,并以此向世人宣布:决不让这样的耻辱再次出现在法国!(法文原文如下:除非铁与铅像软木一样在水上飘浮,否则这样的事情决不会再次出现在法兰西土地上。)直至1450年10月19日,法军收复波尔多,百年战争宣告结束,加莱却依然还是英国在法国的最后一块领地。由此足见英国文化对加莱的影响之深,所以在加莱,很多地方都能看到英国的影子。

海峡,在东、在西(下)——英吉利海峡

海峡,在东、在西(下)——英吉利海峡

海峡,在东、在西(下)——英吉利海峡

法国加莱港

    直到一百多年后的1558年,吉斯公爵二世·弗朗索瓦率领法军打败英军﹐才将加莱城收到法兰西的版图里。可38年后,加莱又被西班牙人占去;不过顽强的法国人在两年后又一次将其从掠夺者手中收回。为了进攻英国,拿破仑在1805年曾在这里驻扎过军队。二战期间加莱的战略地位也显得更加突出:1940年5月﹐加莱是德国军队向海边推进的主要目标;1944年6月开始﹐加莱是德国军队向英国发射导弹的基地。直到1944年9月﹐加莱被英法盟军收复,最终重新回到法兰西怀抱。

海峡,在东、在西(下)——英吉利海峡

海峡,在东、在西(下)——英吉利海峡

海峡,在东、在西(下)——英吉利海峡

在法国加来港等待上渡船回英国

    说到英吉利海峡,不得不了解一下英法百年战争,它在中世纪欧洲历史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说到最早起源,由于北欧维京海盗骚扰侵略法国海岸由来已久,卡洛林王朝时期,法兰克国王查理三世同意这些北欧人在法国海岸诺曼底定居下来,这就是诺曼底公国。1066年诺曼底人渡过英吉利海峡入侵英格兰,导致此后一百五十年内英国被说法语的盎格鲁—诺曼贵族统治。

    1154年,法国贵族亨利(兼诺曼底公爵)继承英格兰王位,是为英国『金雀花王朝』的建立者——亨利二世。亨利二世一方面是英国君主,另一方面又是法兰西国王的臣子。老奸巨猾的亨利二世一方面承认法兰西路易七世国王是他法律上的主人,另一方面又对法王的命令置若罔闻。因此,路易七世把亨利二室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想尽一切办法战胜亨利。

    历代金雀花王朝的英国君主,理论上都是法国臣民。不仅如此,无论作为与法国王室历代通婚的姻亲之家,还是作为法国最强大的封建领主,一旦法兰西王位没有合法的王位继承人,金雀花王朝的君主毫无疑问地拥有参与游戏的资格!于是在法兰西国王查理四世死后,金雀花王朝的爱德华三世就正式提出了继承法国王位的要求。但最后却由腓力六世所获得,因此爱德华三世对法国宣战,以夺取法国王位。这就是著名的英法百年战争的开始。

海峡,在东、在西(下)——英吉利海峡

海峡,在东、在西(下)——英吉利海峡

海峡,在东、在西(下)——英吉利海峡

登上渡船从法国返回英国

    百年战争从1337—1453年,持续了116年,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英军在二十三年间节节胜利,最后法国被迫签订极不平等的布勒丁尼和约,割让出卢瓦尔河以南至比利牛斯山脉的全部领土。

    第二阶段,接下来四十年间,法王查理五世展开报仇,欲夺回被侵占的领土。1380年,英军已退守沿海区域。英王担心丢失全部领地,乃与法国签署停战协定,仅保留加莱等五个海港,和波尔多与巴约纳间的部份地区。

    第三阶段,1415年─1429年之间,英格兰借机重启战端,大败法军,再与勃艮地公爵结盟,攻占法国北部大多数地区。法王查理六世于 1420年签订几乎亡国的特鲁瓦和约。英王亨利五世成为法国摄政王,法国已沦为英法联合王国的一部分。然而,英法的亨利五世和查理六世却同年去逝。两方新王亨利六世和查理七世为争夺法国王位,再度交火。同时,对法国来说,争夺王位的战争已转变为民族解放战争。

    第四阶段,最后二十四年间,法国人民纷纷反抗英国统治。此时法国出现一位传颂后世的救星圣女贞德,指挥法军击败英格兰,奥尔良解围,赢得重大胜利,扭转了整个战局。才19岁的圣女贞德不久便被英军捉住,以女巫罪处死,这激起法国的民族义愤。同时由于勃艮第背弃英王,重新与法国联合,促使法军转入大反攻。光复首都巴黎、收复香槟地区、曼恩和诺曼底地区重新落入法国手中、夺回吉耶讷。。。直至波尔多英军投降,法国收复加莱除外的全部领土,百年战争至此结束。1558年,法军攻陷加莱,英国失去在欧洲大陆最后一个据点。

海峡,在东、在西(下)——英吉利海峡

回英国就要过海关检查了,而且很严格。

海峡,在东、在西(下)——英吉利海峡

海峡,在东、在西(下)——英吉利海峡

英国多佛港

    百年战争,不论对英国或法国人民来说都是一场灾难。但是,法国最后亦因为这场战争完成了民族的统一大业,为其日后在欧洲大陆的扩张打下基础。由此封建君主政体演变成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王权进一步加强了。战后的英国,在经历了一段内部的政治纷争后,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

    英国在百年战争后不但一无所获,还丧失了几乎所有在法国的领地,结果迫使其放弃大陆制霸的企图,转而向海上发展,从而走上了海上帝国的道路……

    “历史有如悲剧,要没有情欲、罪恶、灾难,在其中掀风作浪,就会显得毫无生气,令人生厌。”——伏尔泰(法)

海峡,在东、在西(下)——英吉利海峡

海峡,在东、在西(下)——英吉利海峡

新旅途中的新朋友们

    历史中富有哲学,哲学中富有偏执,而偏执的最后就是令自己疯狂和对他人的误导。纵观历史,无论古今中外,多少是熟悉的复制?“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传道书:1:1)。只要世界还在由人性控制,人类自酿的灾难就不会停止。自古如此,现今亦如此!

海峡,在东、在西(下)——英吉利海峡 踏入法国后的第一张留影
海峡,在东、在西(下)——英吉利海峡
随处都能呼吸到法国特有的浪漫的玫瑰香
海峡,在东、在西(下)——英吉利海峡
法国的夕阳。。。

 

http://img.users.51.la/16597139.asp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