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格里菲斯天文台俯瞰大洛杉矶地区

喜欢这些拱门和弧形的走廊,在动感中极目远望。
我应该是一个比较胆大的人,很少知道什么是害怕。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曾经看过一部名为《宇宙》的科教片,那遥遥无尽头的黑色苍茫中,是一个个滚动的星体,那样玄奥,那样空落,那种感觉令人无所适从,又惶惶地不断涌出来心悸,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敬畏和恐惧。
林治平是台湾中原大学著名教授,也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信仰基督教的学者,多年前我曾听过他的演讲,受益颇深。最近在网上看到林教授力荐的由黄小石著的《天河拾贝》,略读一二,倍感鼓励。书中纵谈宇宙的起源、星星的诞生、八大行星与彗星,天文观测的方法、宇宙的大小与年龄等等。除此之外,身为科学家同时也是基督徒的作者,也分享了自己在科学中,如何以神的角度对宇宙进行更多的思索,从而得到智慧。
《圣经》中阐述的是上帝七天造世界,而我们中国人从小被教育的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到底宇宙和人类是由上帝造的,还是由爆炸产生的宇宙以及猴子转变成的人,至今一直是争执不休。其实,人类一直想确切地知道,我们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天河拾贝》中阐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若你在夏秋之交多露的早上,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出去站在一片修剪整齐的草坪上,背对着太阳,让身影落在草地上,仔细看你的头部,你会发现有一轮淡淡的光环罩在你的头上,就像西方宗教画中圣人头上的光环。如果是两个人并排站,各人只能看到自己头上的光环而看不到别人头上的光环。这种现象称作“圣光现象”(heiligenschein),是光线在露珠中的折射,聚光和反射的效果。
众所周之,世界上很多知名的科学家都相信上帝,从前的牛顿,后来的爱因斯坦,现在的天才科学家霍金,著名天文学家哈勃(哈勃望远镜以他命名),地理和天文学家尤金.舒马克。他们是研究宇宙和物理世界的专家权威。还有美国第一位太空人格兰,最先在月球留下人类脚印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他们曾经去太空遨游,探索宇宙的奥秘。这些科学家和探索先驱们,为什么他们知道得越多,就越谦卑,越有学问,就越相信神的存在?有人比喻说,科学家就像一个登山探险的人,当他辛辛苦苦地登上一座高山,却发现神学家已经在那里等着他了。(这段来自茱莉的博客)
当我坐在格里菲斯天文台的太空剧场里,仰头看那如若身临其境般的浩瀚宇宙时,倍加感受少时就已经有过的敬畏。那时我不知道有个上帝,所以我恐惧,现在我知道宇宙万物有一个全能的主宰,我可以称他为天父,这是何等的荣耀!
上帝的伟大,在于他创造了最宏大的宇宙和最微妙的“道”。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上帝先创立了道,才创造了宇宙万物,并让他们各尽其责,各行其道,各分各类,使得万事万物皆有规则,井然有序。
道能造就人心,说是奇妙,却更深奥。就像人知道圣经,也能通读,却悟不出其真谛,那再读十年八年也是枉然。知其道而不行道,更是一种自欺欺人。但人终其一生,与之争战最多的还是自己,这种像个无赖一般的和上帝讨赎罪,却又周而复始地犯罪,是人的悲哀和无奈。
人们越研究宇宙越无法知晓它的限度,人们越靠自己越会迷失和糊涂,甚至走向毁灭。一切的道德准则,唯有依靠上帝赐予的力量和智慧,才会得结正果。敬畏和顺服上帝,才是人的本分,而不是任凭己意,让这个世界充满争竞、诡诈、迷惑、欲望和邪恶。



格里菲斯天文台位于洛杉矶中心西北方向的山上,与Hollywood Hills遥遥相对,是洛杉矶的标志性建筑。


格里菲斯天文台Griffith
Observatory
天文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至少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天文学在人类早期文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古时候,人们通过用肉眼观察太阳、月亮、星星来确定时间和方向,制定历法,指导衣农生产,这是天体测量学最早的开端。在此基础上诞生了占星术,即通过天体的运行来占卜凶吉祸福,预测自然灾害、战争的输赢和个人的命运。
格里菲斯天文台得天独厚的独特架构和设置,成为南加州最有名的游览景点。步行至天文台内部,随处可看到一般与我们生活上息息相关的天文变化。从日夜、四季、潮汐的形成到星球、星系以及整个宇宙的运行,还有风、云、雨、雷电、地震等的产生原理和实践认知,在格里菲斯天文台里都应有尽有。
格里菲斯天文台是洛杉矶最著名的地标之一,在南加州更是一个最热门的景点。它位于好莱坞格里菲斯公园山南坡,略高于洛杉矶费利斯附近,海拔1134英尺。站在格里菲斯天文台的平台一眼望去,洛杉矶盆地尽收眼底。那一重重山脉,那一幢幢房舍,那云雾里的洛杉矶盆地,都给人宽广的视野和舒畅的心情。登高眺望都市,莫过于香港的太平山最心旷神怡,而格里菲斯天文台的视野不亚于太平山。在天文台可以远眺对面山上白色的Hollywood字样,也可以远眺洛杉矶
Los Angeles
的高楼大厦,还可以看到远近处的山上那些远足登山的人们,他们星星点点的,像一朵朵流动的花朵点缀着眼眸中的世界。




格里菲斯天文台,真是美不胜收!来到洛杉矶,一定要来看看格里菲斯天文台哦!



天文台1933年建成,1935年对公众开放,2002年翻新装修,把天文台用钢筋水泥整体提升,在原有一层的下面加了一层,耗资9500万美元,历时四年,到2006年重新对公众开放。它是世界上著名的天文台之一,对公众免费开放,包括各个展室及一个电影放映室。但最大的天体表演场地是收费的,每天放8-10场。


天文台的核心部分是一座圆盖覆顶的太空剧场。巨大的行星仪(Planetarium)利用各种巨型投影设备,呈现出约九千余个浩瀚苍芎里的银河星球。欣赏完浩瀚星河后,紧接着举行的激光灯光秀(Laserium
Light
Concert),让您可舒适地斜躺在观赏位上,欣赏四壁投射的千变万化、五彩缤纷的激光光,配合上雄浑的交响乐曲或轻松的热门曲调,真有如临仙境之感,非常有趣。




天文台的正前方的石柱上刻着历代著名的科学家,石柱旁还有一个日晷。


科学展示厅(Hall of
Science)内展有许多天文物理的知识及图片,以实物或模型表现出元素表、月像及陨石等,是了解地球运转、地心引力及地球知识的最佳学习场所。天文台顶上还有一座加州最大的12吋巨型天文望远镜(12
Inch Telescope),冬季时除周一外,每天7:00AM ~
9:45PM;夏日每日傍晚至9:45PM,开放给民众免费探索群星的奥秘,是大家学习研究天文学的难得机会。



洛杉矶格里菲斯天文台

牛顿和他的巨人
对牛顿的评价,无论多麽高,也不为过。因为如果没有牛顿,我们或许直到今天都不明白,为什麽树上的苹果会掉到地上,不明白太阳、地球、月亮之间的关系,更不了解太阳系、银河系和宇宙,也别想发射卫星、火箭、宇宙飞船。
尽管牛顿的想像力遨游苍穹宇宙,思维穿梭历史与未来,但是他一生仅仅走过地球表面不过150公里的距离,从故乡的村庄到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再到首都伦敦。
牛顿,如他自己所说,是站在巨人的肩上;又像是一个男孩,在大海边玩耍,找到了一个更漂亮的贝壳──真理的大海就在他的面前,他好像是无意间、偶然地探索到大自然的奥秘和宇宙运行的规律。
牛顿在他的笔记本上记录到∶
“他(上帝)不仅在精神上,而且在物质上是无处不在的┅┅一切事物及其运动都包容在上帝之中┅┅他时时处处存在┅┅他全身是眼,全身是耳,全身是脑,全身是臂,他是所有能够感知、理解和活动的力量”。
“就像世界通过光的诞生,从黑暗的混沌中被创造出来一样,我们的工作是展示出黑暗的混沌世界被打破时的样子和它的第一物质。”
“重力解释行星的运行,但不能解释谁使行星运行。上帝治理万物┅┅”
1727年3月19日早晨,牛顿去世了。他终身未婚,没有子嗣,没有遗书。他的研究成果,大部分也没有公开。他到这个世界上来,好像只是为了完成上帝交托给他的工作,所以他不很在意俗世的人生。
牛顿的墓碑铭文是这样写的∶
“此地安葬的是艾萨克•
牛顿勋爵,他用近乎神圣的心智和独具特色的数学原则,探索出行星的运动和形状、彗星的轨迹、海洋的潮汐、光线的不同谱调及其颜色特性┅┅
他在研究自然古物和圣经中,勤奋、聪明和虔诚;他以自己的哲学,证明了至尊上帝的万能,并以个人的方式表述了福音书的简明至理。人们为此欣喜∶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如此辉煌的荣耀!”
基督徒在礼拜结束的时候,通常起立齐唱一首歌,歌名就叫《三一颂》。
“赞美真神万福源头,天下万有赞他不休,天上众军和声响应,赞美圣父、圣子、圣灵!阿们!”
《牛顿传》的作者写道∶“三位一体是一个神秘的事物┅┅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正是那个上帝。”
圣经《启导本》如此解释∶“三位一体是个奥秘,无法用人有限的头脑和言辞解释清楚。也许太阳、光和热的关系,可帮助我们多了解一点。”难道不是吗?太阳、太阳光、太阳光所携带并造福地球的热能,三者可以彼此分离吗?不是统一的一体吗?
圣经《哥林多後书》13∶14∶“愿主耶稣基督的恩惠、神的慈爱、圣灵的感动,常与你们众人同在!”而这,正是每个虔诚的基督徒每时每刻都可以领受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