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灵与肉

(2009-03-26 17:35:38)
分类: 心灵阳光

灵与肉

——我查阅了很多资料,想用综合的、自然的、科学的方式浅谈人、灵、神的本性和关系,回顾一下信仰的渊源。同时还可和朋友们分享。希望有缘的人和事会相聚!欢迎朋友们来讨论、指教!

                         灵与肉

    圣经中描述:“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从这里我们得知活人是有灵并存的。自然科学也十分明确地揭示,同一物质表现为两种最基本的现象形态,一种是实物、粒子形态;一种是场、波的形态。所以人并不是靠肉体就可以组成,而是由比肉体更深刻、更本质的灵,和作为工具的肉体所组成。可是,在肉体内的灵,由于受到肉体桎梏的束缚,无法完全显露灵的本性。人心本性、心中最内在层面、真正的智慧、理智、知性、让人发自心底的思维等,都是属灵的领域。肉体的眼耳舌鼻体的各种感觉,表面的感觉,则属物质界的领域

   

当人活着的时候,会受到外在像网似的对道德、法律、礼仪、名利,以及人的欲望、顾虑、习惯、计划、工作、事业、家庭等一切束缚。也需要呼吸空气来供给循环系统足够的氧气和原料。因为中枢神经系统耐受缺血缺氧的能力极差,一旦呼吸和心跳停止,就立即引起死亡。医学界把脑干死亡12小时判断为死亡。换一种说法就是,当一个人的灵从人的肉身剥离的时候,人本体中的意识形态就会丧失,人的大脑就会产生死亡,人的物质生命状态也就结束了。人的肉体死亡时,灵会回到原来的地方,必须将物质界的一切全部抛弃,成为原本的灵。

   

现代科学对灵魂的定义是:灵魂是由蛋白质、DNA、RNA等生命大分子构成的生物体所产生的各种层次的一切生命现象,它依生命大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以及生物体本身新陈代谢存在而存在。其顺序是先有灵造就了生命,再同生命并存至生命体死亡后再回归为灵。生命的孕育就是一个由灵道成肉身的过程。我曾经看过一部英文书,里面很详细地描述了很幼小的胎儿就已经有感知了。当他们意识到将要被打碎再用吸尘器一样的东西被吸走时,会知道躲闪,会以一种方式传达一种恐惧和悲哀。所以西方世界一直认为堕胎是很不人道的。所以人从生到死应该是先由一个非物质的主体转化成为物质主题,然后再转回非物质主体的过程。原始基督教将灵分作“灵”和“魂”两部份:“魂”是血肉的,所有生物都有的;“灵”(即生命力)则是来自上天的,只有人类才拥有。因此,西方人有“人类是万物之灵”之说。

   

自古以来,大宗教家、大哲学家等无不坚信灵魂的存在和不灭。例如犹太族的摩西,阿拉伯的穆罕默德,印度的释迦牟尼,以及我国的老子和孔子等,都亲证灵魂(神识)不灭,轮回确有。大哲学家如希腊的苏格拉底、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以及德国的叔本华等,都认定心灵不灭。毕达哥拉斯说“不洁的灵魂,因为灵气重浊,而堕地狱。”意大利诗人但丁在其著作《神曲》中,也有关于地狱的描述。叔本华也说:“死为物质生命的最后,而不是自己存在的最后”。

  1963年获诺贝尔医学奖的英国科学家约翰艾克理教授在他的获奖论文中说:“神经细胞彼此之间有无形的沟通物质,这就是灵魂的构成。人体内蕴藏着一个非物质的思想与识力的‘我’,它控制着大脑,就好比人脑指挥电脑,它使大脑内的脑神经细胞发动工作,这种非物质的‘识我’,在肉体大脑死亡之后,仍然存在并仍能有生命活动形态,可以永生不灭”。



1963年诺贝尔物理发明奖得主尤金威格纳博士,这位本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说 “人类具有一个非物质的意识力能够影响物质的变化!”

灵与肉

   

在基督教的教义中,灵与魂是分开的两个部分:

  

灵(spirit)包括无血肉之体的灵界之物如神, 天使,

魔鬼或邪灵、有血肉之体的人那里面非物质的灵性或灵命、人那内灵命的性格或特征在思想和情感上的表现。灵是人的生命力或生命的本能, 所以“叫人活着的乃是灵”。正如风虽是眼不能见,

但借其表现(风吹草动)可知其存在; 同样的, 灵虽是眼不能见,
但其存在也可借人内在灵命的各种外在表现来证明。而人有灵的最大证据,

莫过于人能进到灵界, 与灵沟通。所以圣经说神是灵, 只有在灵里, 人能真正的敬拜神和向神祷告。信徒与神的相交,

也必须透过人的灵与神的灵之间的相交。魂(soul)的希伯来文是呼吸。魂的意义:

“内在的己/自我、肉身的生命、有生命的“人”。一个完整的人是由“灵(spirit),

魂(soul), 身子(body)”这三部分组成, 所以灵与魂是不同的部分。灵可说是神赐予人的生命本能,
魂则是在个人里面的生命表现,

而体是灵与魂所活动的物质生物或机体。

   

灵魂,系指人类超自然及非物质的组成部份。许多宗教都认为,灵魂居于人或其他物质躯体之内并对之起主宰作用,它们亦可脱离这些躯体而独立存在。灵魂来自一个全能的神灵。在人类的原始宗教中,灵魂的本质就是力量。力量、灵魂和生命是可以彼此互换的观念。这些力量被认为存在于人类和其他生物(包括植物)的生命之中。

灵与肉

   

既然有了灵,也就会有灵界。按一般的灵学说法,灵界有叁个世界,称为上中下叁世界。位在上灵界的灵,心灵最开敞,灵格最高,中灵界其次,下灵界又比中灵界稍差。

灵与肉

   

史威登保的《灵界记闻》中说:来到上灵界,看到一个大宫殿和四周围绕的街道。这个宫殿无法用人界的话来形容,真是壮大瑰丽之极,屋顶好像用黄金所砌成,墙壁和地板好像用各种宝石作成的,宫殿内部各房间各走廊,都是华丽庄严得无法形容。宫殿的旁侧还建了一个庭院,栽着像银般的树,结着像黄金般的果子,美丽的花朵令人心旷神怡,全身舒畅。宫殿四周住着灵群,不同街道有各式各样美丽建筑,好像大都市一样,非常美丽。灵群的衣服也是白得会闪耀。整个四周充满光明,灵群上发着无比幸福的光辉,眼中蕴含高度性与觉悟的光芒。上灵界是一个美丽且充满觉悟与光辉的世界。上灵界的灵就这样永生着,他们可以说是在天国的幸福中过日子。

   

但中灵界和下灵界就稍差了,没有上灵界那样美丽庄严的宫殿、街道、房舍,一切也没有如此光辉,从太阳来的灵流也没有上灵界亮。上中下叁层灵界是以空气薄幕般的东西分隔着,不同灵界的灵群不相往来。万一有下灵界的灵进到中灵界,就无法吸收中灵界的灵流,他会感到痛苦且周围太明亮刺眼。灵进入其他灵的世界,会产生视力、判断事物的能力、理性、知性都混乱的感觉,不但自己痛苦,同时也常给其他灵群带来痛苦,所以在上中下叁层灵界之间,是不允许有交流及沟通情形的。

   

在灵界的阴暗部分,山洞里或巨石下,经常有「凶灵」的大灵群聚居着,因此「善灵」和「凶灵」间就会有争斗之事发生。凶灵们一有机会就会想破坏善灵居住的灵界,并想消灭这个世界,而善灵为了保卫家园,就会连合起来对抗凶灵。方法是灵界团体的中心点,将太阳灵流聚焦在两眼,向着洞穴及岩石的山脉放出强能,使山脉各处崩塌,巨石滚滚落下,将凶灵压死。

   

灵界的一切似乎都是永恒的,而且似乎从太古时代就如此存在,换言之,灵界是没有时间观念的,一切事物宛如在永远之中,灵界事实上已超越了时间,是一个没有时间的世界,而且也没有空间观念。

灵与肉

   

在太古时代,人类具有坦率之心,过着接受宇宙一切事物的生活,所以太古之人对灵界远比后世人要容易接近,简单的说,太古人类是过着灵的生涯。但随着时代进步,人们所关心的变得人世化、物质化、光注重外在知识和学问,为低程度的事物占据了心灵,因此逐渐对灵界的事疏远了。灵界和人界的关系,在古代最紧密,随着时代演变,就逐渐疏远,现在已宛如陌路了。而且,人界都没注意到灵界的存在。人的灵觉醒度愈来愈低。人们倾向物质、名誉、谋略、科学等外在事物的追寻,以致失去与灵沟通的因缘,人类就逐渐迷路而偏离正道。

灵与肉

  灵界是广大无边的,比物质宇宙还大,其关系宛如钱币的表里,是不可分的。或是说,物质界像个浮在灵界中的皮球,整个灵界也穿透皮球,皮球事实上是个灵界与物质界并存的世界。灵界与人界不过是一个世界的两个部份,灵界和人界有其相应的因素存在,也就是说,除了灵界不具物质的形相之外,人界所有的一切,灵界都存在着与之对应的东西,甚至还存在人界所没有的。灵界和人界其实是一个世界而不是两个不同世界,它是一个大世界的相异部分,由於灵和人都生存在相异的部分中,所以就让灵和人觉得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而分划这两个相异部分的是以人的肉体死亡为界,人死亡前是在此大世界的甲部分,人死亡后是到此大世界的乙部分,世间的人类由於不晓得灵界的存在,就把死亡看得很严重。

  人类不很了解灵界,是因为人受制於肉体的存在,受制於自然界、物质界的智慧(自然规律)所造成的。生存于物质世界的人由于“原罪”的缘故,人性就充满了妄、欲、贪等。中国古代人性论的重要学说之一,认为人的本性具有恶的道德价值,战国末荀子倡导这种理论。荀子和孟子一样,认为食色喜怒等是人的先天性情,是人情之所不能免,是人所共有的。荀子认为人性只限于食色、喜怒、好恶、利欲等情绪欲望,不论“君子”“小人”都一样。至于仁义,是后天所学、所行、所为而获得的。他认为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努力的产物。

灵与肉

  现在人们普遍讨论的是心灵。就人类的心灵而言,它不是我们的头脑、心脏和肉体,但,它就在我们的头脑里,在我们的心脏里,在我们的每一寸肌肤里。人类的心灵是一个,一个生命场,这样的一个场有一个能量聚集的中心。它是随着作为个体的生命的诞生而诞生的。心灵有着属于它自己的成长与发育的过程和规律,尽管,在无数的因素的影响下,它不一定能够成熟。我们的心灵蕴含有我们的气质、欲望本能我们可以将心灵的选择的功能称之为自由意志;心灵是能量的调配者,是我们的情感以及情感取向的感受器,我们的喜、怒、哀、乐、焦虑、恐惧以及喜欢、厌恶等感受是属于我们的心灵的。我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又或人生观等(这些属于头脑的东西)——同样是属于心灵的感受。

灵与肉

  心灵是一个生命场,心灵也是一个能量场。

   

身体与心灵、灵魂或精神是相对应的概念。对于人的欲望而言,纯粹追求肉体的快乐称为肉欲,往往含有贬义的成分;而追求灵魂的愉悦则被认为是理性的,甚至是高尚的。人与神都是生命的存在形式。纵向而观。从人性到神性是生命发展、成长和回归的道路和指向。神性是生命的高端发展和存在形式,人性是生命低端的存在之一。从生命的本质而言,人、神因灵性而统一。人、神具备本初以来的本源因子,这就是灵性的完美,这
就是生命的境界。生命对真实的深刻而宏大的体验震撼着无数知者的心灵,生命因此而神圣,人也是神圣的。从人性的复杂与混乱,到神性的有序与纯洁,内在的和谐,力与能量的共融不扰,一切复归本来的样子,是为神的境界和世界。人性与神性必须统一,这样才能消除人性本身自我的许多矛盾,使一切和谐,一切本来,一切自然,互不干扰。http://img.users.51.la/16597139.asp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