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想结束的假期

(2012-02-17 13:04:16)
标签:

假期

回忆

白开水

情感

分类: 白开水

    不知不觉,我已经上了16年的学,回想起这16年,虽然感觉就是一转眼的时间,但我知道这只是我在此刻的感觉,并非整个过程。如果将这16年接近5000天的上学时间换成一篇篇的日记来看,那一定是非常漫长的,而这漫长的16年,或许就已经是我人生的五分之一时间。

    所幸的是,我这16年的读书生涯并不像杨过等小龙女那样的悲剧,杨过的等待只有一个,就是小龙女的出现,而我这16年之间的等待,好歹也有为数不多也不少的假期。在小学,假期基本是按国家规定实施的,也就是双休日、国家法定假期以及寒暑假基本都有。到了初中,除了初三要补课之外,一般假期也与小学差不多。然后到了高中,双休日变成单休,甚至没休,法定假日打折扣或全扣,寒暑假差点变成双休日。终于上了大学,发现平时的假期根本就微不足道,我真正要过的是寒暑假,因为寒暑假的意义已经不同以前,这决定我每年能留在家乡的时间。

    因此,在每个不同的读书阶段,都会有不同的假期经历,而每次的回校,都有不同的感触。

    先说说小学吧。其实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小学的记忆多少都有些模糊了,但可以肯定的是,我每次回校都有点愁。记得我在小学的时候,脑袋还是比较聪明的,特别是前面几年,因此说我是为读书而感到烦恼是不成立的。其实我每次回校都不是愁读书的事儿,而是愁老师严厉的约束。一般来说,成绩好的学生是不必怕老师的,但那时候的我不知为什么就是害怕老师,特别是害怕见家长,可能或多或少,我是害怕我妈而已。除了愁之外,我还有的就是舍不得。不过话说回来,对于每个正常的学生来说,舍不得假期是必然的,不管是小学还是大学都一样,不同的只是舍不得的东西不一样而已。其实小学的6年,就差不多占据了我整个童年的时光了,我有很多的舍不得,舍不得和表弟妹在大街上追逐玩耍的欢乐,舍不得那一部部令我热血沸腾的动漫,更舍不得每天睡到10点的懒觉。每当上学前的一天晚上,我都会感到很失落,我会回想起假期里的每一天,然后感叹时光无情的流逝。最傻的是,我曾经为了不让假期一下子就过完,在放假的第一天就把假期分成很多个部分,例如将一个星期当做一个国庆假期来看,然后我的暑假就变成7个国庆节,这样每次到“国庆节”的最后一天我都会很高兴,因为明天还是假期。不过,到最后一次我还是要被逼接受现实,假期结束,告别快乐,收拾心情,明天上学。

    到了初中,童年结束了,假期的快乐不再是满街的追逐,而是电脑游戏。其实在小学5年级开始我就开始沉迷电脑游戏了,到初中逐渐达到了一个巅峰。因此,我初中的假期基本上就是和电脑游戏一起度过的。那时候我确实很疯狂,从早上7点我妈上班开始,一直到下午5点我妈下班回来,中间的早餐和午饭是可以省略的,这种状态简直就和修仙没什么区别。不知不觉,我发现自己已经和游戏里面的人物一样强大,竟然不用吃饭都能健康活下来。在那个年纪的我,叛逆,自傲,根本不把什么忠告劝告放在心上,也没有人能阻止我要玩游戏。直到有一天,当我发现我的电脑已经跟不上当时游戏配置的步伐的时候,我被逼停下来了,然后就是开始寻找各种解决方法,这个过程是艰苦的,里面成功过,也跌到过。不过,最终我还是通过自己双手更新了电脑的配置,也学会了不少电脑方面的知识,直到今天依然受用。从那天开始,我发现我对游戏的痴迷已经没有以前强烈了,即使我更新机器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玩游戏,但我的兴趣早已被学习电脑分去了大半,我从学习电脑知识中找到快乐,然后从流畅的游戏中找到成功的喜悦,这就是我在初中假期中的乐趣。

    然后,每当到要开学的时候,我都很舍不得家中那台电脑,由于平时星期一到五我是禁止碰电脑的,因此我只能等到下一个双休日,而那5天的时间在我眼中总是那么的遥遥无期。另外,我初中的学习不太好,成绩比较差,还经常受到班主任的特殊关照,因此我对上学基本是没什么好感的。不过,高中还得要考,即使是没有好感,日子还得继续,所幸当时和几个同学玩的比较好,虽然大家都不是什么勤奋好学的人,但至少我们都是爱玩之人,彼此之间的感情也非常深厚,时常一起打球,吃饭,这才使那段黑暗无味的日子变得有点色彩,虽然总的来说那也是一段蹉跎的岁月,但难得的是,直到如今,我们依然玩在一起,之间的感情依然深厚,这是16年里最深厚的一段友谊了。

    后来上了高中,人也开始变得成熟了,不再那么的叛逆,也不再那么的颓废。我开始感受到压力,感受到身不由己,我不喜欢中国的教育体制,更不喜欢高考,但我又不得不接受。高中是一个时刻都在竞争的过程,在学校跟同学竞争,在考场跟全广东高考生竞争,而且机会只有一次。面对如此操蛋的高中生活,我有选择放弃的权利,但我不能放弃,虽然我不知道放弃后会有什么后果,我只知道我不能吧我妈弄哭了,所以,我只能去拼这一次。既然选择了豁出去,首先要学会的就是承受,高中的假期很少,平时的节假日能缩减的都缩减了,而缩减的假期基本都拿去补课。因此像清明端午之类的短假期在我眼中也只不过是一个给我喘气机会,我不敢奢望这些假期能有多么的快乐,只希望假期能够过得慢一点,这样我就能够多休息一会。 相对而言,高中的寒暑假虽然不算长,但除了高三以外,学校还是不敢随便提前开学的。在寒暑假里,我除了玩游戏和研究电脑之外,还经常去打篮球,而屎皓和鸠斌就是我最好拍档。那个时候我终于发现,除了宅在家里对着电脑之外,我还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的,快乐不是单单自己拥有就足够,还需要分享,尤其是和自己最好的朋友分享。

    由于高中是全寄宿制的,加上假期不多,所以我们几个基本也是到寒暑假才见一次面。而我每到开学,第一晚睡在宿舍的床上的时候是最有感触的,我会将整个假期在大脑里快速的播放一次,然后想想明天就要开始面对艰巨的学习任务,想着想着心里就觉得特别的酸,这当中有不情愿,也有不舍得。

    刚考上大学的那个假期,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我终于自由了,以后假期对我来说已经算不上什么期望,更算不上什么值得珍惜的东西,跨过了高考的门槛,我觉得以前的一切不情愿,一切不舍得都已经是过去的,我不会再为假期不够而苦恼,也不会为假期的结束而心酸,更不会为快乐的时光短暂而不舍。

    但是,我错了,上了大学之后,我发现我对假期,确切来说是寒暑假的期望越来越强烈了,因为,我的大学在安徽。到了安徽上大学之后我才深深的感到,离开家乡的感觉是那么的不好受,对比起身在异乡,以前那些所谓的苦恼、心酸和不舍都变得微不足道,毕竟那时候我至少还能一两个星期回家一次,但现在却是漫长的四个多月。

    考上大学之后我发现,原来屎皓和鸠斌所选的专业都和我一样,是与环境有关的,而这个是我们从来没有说好的,或许这就是缘分。不过遗憾的是,我们没有考上同一所大学,鸠斌出国了,我出省了,而屎皓却留在广东。大学几年来,我和鸠斌都是半年才回来一次,因此我们三个要想相聚,就必须等到寒暑假了。虽然大学的寒暑假相对以前来说是比较长的,但其实我们每个假期相聚的时间都和以前差不多长,原因是我们都有自己的事要去忙,不能整天只顾着玩,人大了,要考虑的是就自然多了。不过,不可否认的是,我们3个这么多年的友谊已经变得非常深厚,我们从初中开始认识,到现在都已经将近十年了,更难得的是,这十年我们都有玩在一起。

    在每次假期将近结束的时候,由于我们几个回校的日期都是不同的,不管谁先离开,走之前的前一晚我们三个必定会聚在一起见一次面,除了告别之外,我们还会感触一下整个假期的流逝以及说说大家即将面对的将来。由于我回校一般较早,所以一般来说聚完会的第二天就是我回校的日子。每次坐上机场大巴之后,我除了跟我的家人道别之外,还会暗地里和我的家乡以及我这两个死党道别,在那个时候我的心情是很复杂的,当中最多的无疑就是舍不得,这种舍不得不只是单纯的不舍得假期的快乐时光,还有更多的是我不舍得这片我成长的土地,我不舍得我对这里的无法忘怀的情感,不舍得我的亲人,不舍得我的朋友。

    经过一天马不停蹄的赶路,到达学校,然后就是收拾宿舍,到当天能停下来的时候就已经是晚上了,因为累了,我早早的躺上了床,闭上眼,然后脑海里面出现的就是整个假期的回忆。那个时候,我会突然感觉到自己所睡的床是那么的陌生,自己所处的环境是那么的抽象,仿佛一秒前还躺在家里的床上,而一秒后就穿梭到学校的宿舍,这是一种很遥远的距离感,不仅是实质上的距离,更是精神上的距离,这很难形容,反正就是心里突然有种空荡荡的感觉,我很想拿点什么去填满它,可惜却没有什么能将其填满。

    就这样,16年就要过去了,而我也即将要踏入社会,投身工作。寒暑假已经成为过去,将来的假期是多是少还要取决于我的工作。不过这么多年玩也玩够了,现在的假期对于我来说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为了追求玩乐而去放假,我更倾向于把假期拿出来和家人朋友共度,不需要有多丰富的节目,也许只需要吃一顿饭,喝一杯茶,只要大家都能够健健康康的坐在一起说说过去,谈谈未来,那我就已经很满足了。不管怎么说,假期的目的还是为了快乐,只要是自己觉得快乐的事情,就应该好好利用这来之不易的时间去完成它。

    或许每个人都想拥有永不结束的假期,但这个世界却没有永不散之筵席。我只愿快乐可以永恒,生活可以精彩,友谊可以长久,家人可以健康。那么,对于我来说,未来就已经是一个无限的假期,我不用再担心它的结束,更不用再苦恼,心酸和不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大学毕业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