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捐水,更少谈保护环境
(2010-04-11 14:20:27)
为西南灾区捐款捐水的活动已经在我们学校持续了两个星期,各个院以及校各个组织都相继举行了同样的捐助活动,最后就是人人都在组织捐款而没几个人捐款。不过,在中国,像这样不透明的捐助活动我真的不能确定钱到底去到哪里去,到达灾区的还剩下多少,而灾民又能用上多少,这些都是值得商榷的。但捐款还是要的,毕竟不能因为一小部分人的邪恶而不让一大部分人去善良,如果连最基本的团结和善心都没有了,那中国就真的完了。所以,在捐款的时候,就不要想着善款会被贪掉多少或是被手续费拿去了多少,钱捐了,你的目的就达到了,你的行动也就有意义了,同时,你也应该感到放心了。至于捐水,我总觉得有些不妥,不是说捐水不好,而是我们要知道,在我们为西南灾区捐献一瓶一元钱的水的时候也同时为蒸馏水、矿泉水厂捐助了几毛钱,而且还不排除当中有官商勾结的嫌疑,而且谁又能保证那些水都能到达灾区人民手里呢?当中的运输费又是拿谁的钱呢?原来捐款100元,可能被贪掉40元,但捐水的话,可能在被贪掉40元的基础上还要给水商赚40元。团中央曾经号召过全国团员每人捐一瓶水,而全国就有八千多万个团员,每人一瓶水一元就八千多万元,超过了国家赈灾用的1.55亿元的一半。按照每瓶水2毛钱的成本,加上营销,广告等,水商每瓶水至少赚4毛钱,总共就三千多万,不知道全国生产矿泉水、蒸馏水的集团或商家又捐助了多少钱?能将赚的都捐了就很不错了。我觉得像水,食物这些物资都应该统一由国家ZF组织以接近成本价购买然后调往灾区的的,不是说过人民纳税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吗?如此算来,我们买一支水,捐给灾民,同样,灾民的水就是一元钱的,也纳过税了,即现在连救灾的物资都要纳税,而且还有捐款呢,不然要捐款有什么用?其实全国人民齐抗灾的心是好的,但并不是好的出发点都能带来好的结果,因为缺少一个好的过程。说白了就是你为灾区捐一瓶水是好的,但问题在于你那瓶水根本不值一元钱,原来你捐100元可以买300瓶水的,现在就只有100瓶,而且每瓶水经多次买卖流通后,当中的运输费又浪费了资源,所以还是老老实实捐钱算了。
再说说环境保护,西南旱灾直接反映的一个问题就是环境问题,很多人喜欢将什么事都推到天灾之上,为什么不说说人祸?中国人有个成语叫做居安思危,但偏偏我们就喜欢乐不思蜀。西南旱灾不同于地震,不是一朝一夕能发生的,就如同土地沙荒漠化一样,长久以来忽视的环境问题总有一天会变成灾害,这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离不开的,而ZF更是脱不开责任。环境保护一直都是与经济的快速增长相矛盾的,厚此就会薄彼,而像中国这样一个高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将经济放在第一位是必然的,因为要保证十四亿人口的生存,这是第一生存要素。但是,难道所忽略的环境问题就没有一天会成为阻碍人类生存的要素吗?这个需要时间来证明,不过我相信答案是肯定的。如今环境问题只能是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但还未至于是决定人类的生死存亡,因此,ZF往往在环境保护问题上作出让步,以至于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生态环境日益严峻,只要不出现重大的环境问题导致重大的人员伤亡,ZF依然是不会重视的。西南灾害就是这种政策所带来的必然后果。科学发展观中提到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但这只是一种观念,而不是一种政策,当代人还是只会顾及当前的利益而忽视未来的危难,这种观点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包括我,因为人只有短短数十载,最重要就是活在当下,未来的事谁也说不清。即使有人告诉我们未来某天人类的灭绝就是因为今天我们的自私,我相信我们还是会继续下去的,所以环境保护在一定程度下只能是空谈。
我是学环境的,经常有人问我能为环境保护做些什么,我只能说做好自己本分就是了。很多人都喜欢倡导不用一次性筷子,不用一次性塑料袋,保护好水资源,甚至像环保局那样有事没事就做一下环境监测,其实都只是一种形式,只要环境污染破坏不至于害死一群人,那么这些所谓的环境保护就算是合格了。然而,我相信很多人都支持、愿意去保护环境,也不排除一些环保组织有其的使命感,但是,意愿与实际并不能画上等号,就如同ZF提倡、支持、要求保护环境,但不允许以牺牲经济发展去保护环境一样。与其谈怎样保护环境,还不如去实实在在的想想如何不那么污染环境,如果在减少环境污染上做出了成绩,我想比十几亿人去喊保护环境还来的靠谱。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