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开路先锋”张惠平

(2009-09-25 14:36:01)
标签:

杂谈

http://www.bbtnews.com.cn/yh/images/44664.jpg
《无题》 1990年

http://www.bbtnews.com.cn/yh/images/44665.jpg

  张惠平  1955年出生于北京,198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1990年进驻圆明园,1994年进驻宋庄小堡村,为宋庄艺术群落的开拓者之一。

 

  人们每次提到宋庄最开始聚艺的情形时,都会说起一个人,但又很少提及这个人的名字。这是因为这个人把大家引到宋庄,而自己却很长一段时间不在宋庄,甚至都不在美术界走动。所以,久而久之,这个人便隐姓埋名起来,就像《水浒传》里的王伦一样,被人遗弃在了一百单八将之外。说起来这的确有些不公平,有些过河拆桥的味道。但人生常常就是这样,过了这个村就没有了那个店。这个把大家带来宋庄的引路人是谁呢?他的名字叫张惠平。

  张惠平,是当年混迹在圆明园为数不多的几个北京本地人之一。他的家就在通州,曾经是通州师范学校的美术老师,为通州培养过不少艺术人才。20世纪90年代初,流浪北京的一些外省艺术家开始聚集在圆明园,形成了后来广为人知的“圆明园画家村”。张惠平因为早在80年代就一直热衷于现代艺术,跟现代艺术圈多有接触。所以,当丁方、田彬、方力钧和伊灵等人最早聚艺在圆明园时,他便获得了信息,并受这种自由创作气氛的感召,也与这些外省艺术家一起成了圆明园的自由画家。那时候的张惠平跟丁方、方力钧、王音、伊灵等人接触频繁,经常在一起吃饭都是“打平伙”。1993年以后,圆明园画家村逐渐为外界所知,因其生活方式的独特而招来不少媒体的关注,这给一些安于创作且经济状况有所改善的艺术家,比如方力钧、岳敏君、杨少斌、王音等人带来了不少麻烦,于是开始有人提议想撤离圆明园,找一个更加僻静的地方。新的去向自然就落在了熟悉北京地形的张惠平身上。正好张惠平的一个学生是宋庄小堡村人,告之张惠平一个消息,那就是宋庄小堡有很多闲置的农家院。这也就引出了张惠平带着方力钧、岳敏君等人到小堡村购买农民的闲置房,从而拉开了宋庄艺术家群落的历史帷幕。

  从历史的轨迹来看,张惠平无疑是宋庄最早的艺术拓荒者。但历史就是这样,往往身先士卒者都是悲剧英雄。张惠平与历史的错位,尽管算不上悲剧,但也是万分遗憾。作为宋庄最早的艺术居民之一,张惠平本应该跟方力钧、岳敏君和刘炜等人一起成为宋庄艺术的象征,然而却因为自己的一次疏忽大意,竟然名落孙山,不能不说是人生的一大遗憾。其实,追究起来,事情并不大,就是因为张惠平给某个收藏家装裱作品时,将其原作丢失了,结果只好拿出自己辛辛苦苦在宋庄盖的房子作为赔付,从而一度告别宋庄,消失于茫茫人海。说起来,张惠平也真是背运,背的不仅只是丢失了财物,而是由此丢弃掉了一个艺术时代,使张惠平这个宋庄艺术群落的开路先锋,至今都不为人所熟悉。难怪到了今天张惠平的作品里仍然充满了上世纪80年代的那种苦涩。言为心声,对于张惠平,也许的确是有苦难言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资讯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