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的有性杂交和杂种的性状分析
(2009-05-08 15:16:44)
标签:
杂谈 |
玉米为单性花雌雄同株的异花授粉作物,具有明显的遗传变异性,由于其杂交技术简便,果穗大、籽粒多而且性状显著,便于遗传分析。经过多年来的研究,人们对它的遗传规律已有较清楚的了解,因此,目前玉米已经被普遍应用于遗传学实验研究。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要求掌握玉米的有性杂交技术及其在育种实践上的应用,进一步验证与加深理解三个基本遗传规律。 二、实验用具及材料 硫酸纸制套袋(小袋20cm×13cm,大袋26cm×16cm)、回形针、大头针、小刀、镊子、铅笔、标签。 材料选用不同类型的玉米品系,包括各种相对性状如:黄粒与白粒,甜粒与非甜粒,糯粒与非糯粒,马齿粒与硬粒,凹陷粒与非凹陷粒。 同时应选择一块地力均匀、利用空间隔离或时间隔离的试验田。 三、实验内容与方法 (一)人工杂交 根据玉米的开花习性可知,雄蕊在始花后的第二至第四天散粉最多,而上午8~10时的花粉生活力较强,所以这时采集花粉最好。雌蕊在吐丝的第二天至第四天时生活力也较强,这时授粉结实率最高。这种情况,可供人工杂交实践参考。 进行玉米人工杂交的步骤如下: 1.选择亲本 2.隔离 3.授粉 4.由于同一果穗不同部位的雌花并不处在同一发育阶段,所以需要进行2~3次人工授粉以确保受粉完全,授粉2~3d后即可去掉套袋。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授粉时切勿混入其他植株上的花粉,雄穗的套袋不可连续使用,以免混杂。 (二)杂交组合 当用黄粒玉米做父本,白粒玉米做母本进行杂交时,母本植株当代就结出黄色的籽粒,我们把这处黄色在当代就能表现出来的现象叫做当代显性(胚乳直感),造成当代显性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花粉直接作用于胚乳的结果。进行玉米杂交可选用下列组合方式,以分别验证三个基本遗传规律。 验证分离规律的杂交组合: 黄色×白色及其F1×F1; 糯性×非糯性及其F1×F1; 甜×非甜及其F1×F1; 凹陷×非凹陷及其F1×F1; (或其他)。 在第二个组合里,对F1花粉的类型或以在显微镜下用碘液染色直接观察,在两种着色不同的花粉,试以数字统计,其比例如何。 验证自由组合规律的杂交组合: 黄色非糯×白色糯性及其F1×F1; 黄色非甜×白色甜及其F1×F1; (或其他)。 验证连锁交换规律的杂交组合: 白凹×黄非凹; (或其他)。 上述各组合,可同时用双隐性亲本类型进行测交验证。 (三)杂交结果的分析 四、教学建议 1.将杂交亲本与F1同时种植,这样可以在同一时间内观察两世代的遗传表现。 2.学生可以分成若干小组,对上述内容选做1~2个组合,实验完毕写出报告,然后举行一次实验报告会,相互交流,加深对遗传规律的理解。 3.各组合可用测交方法测定F1配子类型。 4.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准备一些杂种果穗,供学生分析。 5.结果计算最好进行适合性测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