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华山高中生物博客
华山高中生物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57
  • 关注人气:7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玉米的有性杂交和杂种的性状分析

(2009-05-08 15:16:44)
标签:

杂谈

 

玉米为单性花雌雄同株的异花授粉作物,具有明显的遗传变异性,由于其杂交技术简便,果穗大、籽粒多而且性状显著,便于遗传分析。经过多年来的研究,人们对它的遗传规律已有较清楚的了解,因此,目前玉米已经被普遍应用于遗传学实验研究。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要求掌握玉米的有性杂交技术及其在育种实践上的应用,进一步验证与加深理解三个基本遗传规律。

二、实验用具及材料

硫酸纸制套袋(小袋20cm×13cm,大袋26cm×16cm)、回形针、大头针、小刀、镊子、铅笔、标签。

材料选用不同类型的玉米品系,包括各种相对性状如:黄粒与白粒,甜粒与非甜粒,糯粒与非糯粒,马齿粒与硬粒,凹陷粒与非凹陷粒。

同时应选择一块地力均匀、利用空间隔离或时间隔离的试验田。

三、实验内容与方法

(一)人工杂交  玉米雄花穗聚集成圆锥形花序,雌花为肉穗花序。玉米的开花,通常是以雄穗散粉和雌穗吐丝为标志的。开花时雄穗先抽出,抽穗后2~3d开始开花,主轴中上部的花先开,然后向顶端和下方延伸,侧枝开花的顺序是自上面下的,全过程约需7~8d,又因品种和气候条件而不同。通常以开花后的第二天至第四天散粉最多,每天散粉时间为上午5~11时前后,而以8~10时为最盛。花粉的生活力与当时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在25℃、相对湿度在80%左右时,则能保持24h,而在高温干燥条件下,花粉会很快失去生活力。雌蕊花丝(花柱)伸出苞叶后,称为吐丝;通常在果穗基部以上1/3处的花丝最先伸出,然后上下部花丝陆续外伸,顶部的最后伸出,一般约2~5d可全部抽齐。花丝一经抽出,其各部位都有受粉能力,这种能力可以保持10d以上,但以第一至第三天内受粉结实力最强。未受精前的花丝可以不断伸长(可达40cm),色泽新鲜,受精后则变为褐色而枯萎。

根据玉米的开花习性可知,雄蕊在始花后的第二至第四天散粉最多,而上午8~10时的花粉生活力较强,所以这时采集花粉最好。雌蕊在吐丝的第二天至第四天时生活力也较强,这时授粉结实率最高。这种情况,可供人工杂交实践参考。

进行玉米人工杂交的步骤如下:

1.选择亲本  发验证三个基本遗传规律,需要选择表现在籽粒上的相对性状明显的纯系(自交系)作为亲本,如黄粒与白粒,甜粒与非甜粒,糯粒与非糯粒,马齿粒与硬粒,凹陷粒与非凹陷粒。如果材料不纯,须经自交提纯后方可应用。

2.隔离  在种植上要注意时间与空间的隔离,此外,还需要在雌、雄穗上加套透光防水的硫酸纸袋,以防外来花粉的污染,从而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套袋时,母本的雌穗应在苞叶露出而花丝尚未伸出之前,也可先剪去顶端一段苞叶后用小袋套之。同时套袋下口折好,用大头针或回形针把套袋与苞叶别在一起,以防脱落。授粉的前一天下午,选好父本的雄穗,先轻轻抖动除去外来花粉,然后迅速用大袋套住并将袋口折齐别好。

3.授粉  当雌穗花丝伸出苞叶3cm左右时,为授粉的最适时机,一般在上午9~10时,先将父本雄穗轻轻弯曲,振击雄穗,使花粉落于袋内,然后取下套袋,将花粉集中在袋内一角,接着将母本的套袋取下(或打开上口),迅速将花粉均匀地撒在雌花柱上,随即用原袋套住果穗上端,用大头针或回形针连同苞叶一并别好,最后系上小挂牌(注明:杂交亲本、授粉日期、工作者等)。

4.由于同一果穗不同部位的雌花并不处在同一发育阶段,所以需要进行2~3次人工授粉以确保受粉完全,授粉2~3d后即可去掉套袋。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授粉时切勿混入其他植株上的花粉,雄穗的套袋不可连续使用,以免混杂。

(二)杂交组合  玉米中作为主要遗传分析对象的是籽粒(颖果)的性状,它包括籽粒的结构、成分、色泽等多方面的差异,例如,属于淀粉层的性状有糯与非糯粒、甜与非甜粒、凹陷与非凹陷等,以及属于果皮性状的马齿与硬粒等,主要受1对基因的控制。而籽粒颜色的遗传则较为复杂,如属于淀粉层的黄色或白色,则由1对基因控制,属于果皮的红色与花斑(白底红条纹)、棕色与白色等主要为2对基因控制的,而属于糊粉层的紫、红、白色等,主要为7对基因所控制。鉴别籽粒颜色属于何层时,可先将籽粒加水浸泡后,用镊子或小刀进行分层剖析即可查知。

当用黄粒玉米做父本,白粒玉米做母本进行杂交时,母本植株当代就结出黄色的籽粒,我们把这处黄色在当代就能表现出来的现象叫做当代显性(胚乳直感),造成当代显性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花粉直接作用于胚乳的结果。进行玉米杂交可选用下列组合方式,以分别验证三个基本遗传规律。

验证分离规律的杂交组合:

黄色×白色及其F1×F1

糯性×非糯性及其F1×F1

甜×非甜及其F1×F1

凹陷×非凹陷及其F1×F1

(或其他)。

在第二个组合里,对F1花粉的类型或以在显微镜下用碘液染色直接观察,在两种着色不同的花粉,试以数字统计,其比例如何。

验证自由组合规律的杂交组合:

黄色非糯×白色糯性及其F1×F1

黄色非甜×白色甜及其F1×F1

(或其他)。

验证连锁交换规律的杂交组合:

白凹×黄非凹;

(或其他)。

上述各组合,可同时用双隐性亲本类型进行测交验证。

(三)杂交结果的分析  将上述各杂交组合所收获的果穗进行观察、鉴别,计算与分析,并用图解表示之。

四、教学建议

1.将杂交亲本与F1同时种植,这样可以在同一时间内观察两世代的遗传表现。

2.学生可以分成若干小组,对上述内容选做1~2个组合,实验完毕写出报告,然后举行一次实验报告会,相互交流,加深对遗传规律的理解。

3.各组合可用测交方法测定F1配子类型。

4.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准备一些杂种果穗,供学生分析。

5.结果计算最好进行适合性测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玉米2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