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韩美龄老师疑难心理障碍案例分享

(2016-10-31 18:35:53)
标签:

心理咨询师

周末免费沙龙

专业成长

疑难案例分享

分类: 心理沙龙

  2016年度10月16日,美龄心理咨询中心举行了公益沙龙——《心理咨询师就业现状和发展之路》。参加人员15名,其中有刚毕业的心理学专业学生,有已取得咨询师资格证书未从业的,也有资深的心理咨询师,都积极地发言与提问,韩美龄老师全程参与,并在最后做了宝贵的分享。本文为第二篇录音稿件,前文详见《美龄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周末免费成长沙龙活动集锦》。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1031/d40418a5844d461885380c3e62c00fd9_th.jpg

韩老师分享之案例篇

  1、韩老师分享咨询案例

  比如说我们做的一个个案是焊工,刚开始拿三四千块钱的工资,因为有严重的抑郁和强迫前来求助。心理咨询帮助他化解了抑郁情绪和强迫思维后,又作了个人的职业规划。回到工作单位一年后,他跟着跑到国外去做焊工,去越南,咱们那边有一个工程,就天然气什么管道之类的,他就在那焊,一个月四万五的底薪,加上奖金一个月差不多拿上五万多块钱。他还参加咱们中央十套的那个状元360,他的焊工焊得确实很漂亮。这是一个文化程度不算高的一个技工。这个咨询,对于那位焊工来说,心理咨询更象是一个投资。心理咨询对于大学生呢,可能有更好的协助其成长作用。我07年做过一个孩子,大二的学生,因为青春期的性心理障碍,导致严重社交恐惧并发木僵性抑郁状态,现在在杭州那边自己开了一个公司,做的还蛮不错的,而且他还搞了一个慈善项目,原先还想拉我一起做,当时我案例太忙没跟着做,他自己来做,做得挺好的。他原先一个抑郁社恐得要死要活的人,根本就没有想过自己的未来。以上的这些咨客经过心理咨询后,似乎脱胎换骨一般。其实,这是他们本就有的能力,只是被掩盖了而已。当然,不是所有的咨询都能达到这么好的效果,只有当事人自己需要,并有良好的执行力,坚强的意志力,自己努力前行才会有这样好的效果。自然享受主义疗法的心理咨询师,不过是顺水推舟,顺势助人。

  来访者大多数刚开始对我们都不信任,他们谁都不相信。他们开始都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走投无路了,不管你是什么医生心理咨询师,不甘沉落在心理的痛苦中消耗生命,抱着最后的希望来试一下,他们多是抱着这种态度进来做心理咨询的。咨询后取得的效果,导致咨客对我是深信不疑的,我就是这样靠效果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1031/386cd5dbde2a41da8ad47b58321bf349_th.jpg

  2、韩老师讲解咨询技术

  我是一个大奇葩,跟别人不一样。大多数咨询师做咨询都有一个严肃的状态,我做咨询的过程大都是很随性地嘻嘻哈哈就过去了,局外人看不出什么,甚至会觉得这叫什么什么咨询,简直就是闹着玩,但是来访者在这里面他感受很多,能很快从心理障碍里面走出来,投入到生活中去。不少前来参观学习的心理咨询师或心理专业的学生,由于学习过或了解过各种疗法,见识过学校的老师或持传统疗法做心理咨询的情形,哪怕是没见识过,在他的想象里,心理咨询该是一个十分严肃的过程。参与我的咨询现场,会觉得在我这里没看到什么,甚至会觉得这种咨询有点玩闹的意味,可是当了解到求助者的感知与变化时,感觉非常意外。他们会觉得我没型没状的、嘻嘻哈哈的、很随性很随意地就把这咨询做了,摇摇头,虽不敢认可,却也颇感意外。但来访者不这么认为,他觉得我整个过程对他设计得非常严谨,一环扣一环,效果出奇的好。求助者和前来观摩的专业人士之间为什么有这样大的差别?其实我就用了心理学的一句话,就普通心理学里的一句话: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我用了这么一句话来做心理咨询。既然是研究人的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那我就用这个发生发展规律,去找到心理障碍是怎么产生的,怎么发展的,我就找到这个原因与发展规律,让心理障碍消失。因为沉溺在心理障碍中的人整个是负性思维和负性情绪,有的人甚至有些怪异乖张的行为表现,总之,一切都是在一种压抑的心理中出现的。我就要采用轻松自然的方式,让求助者一进入我的心理咨询室,就感受到亲和温暖与轻松自然,在咨询的过程中,享受到愉悦的氛围,从而让他一下子就明白,自己不是生活在地狱中,而是人若自救,立身处人间自有天堂在。

  人的心理没有太多的复杂性,复杂是人际环境和经历学识交融出来的,复杂也是人类自己想出来的,我们想象它很复杂。因为现在的人都把本心给扔了,本来要干什么都不知道了,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文与人道培养出来的人类欲望,早已不是生存的衣食住行、生殖的繁衍选择那么简单,人类对于生活的追求,不仅有物质的,还有非物质的,这些非物质的需求,太多的主观癔想在里面,繁多如海涛澎湃、宇宙浩瀚,而且动则生变,甚至是瞬息万变,连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不明白自己到底如何是好。

  在05年以前从来没有人问我:韩老师你用的什么疗法?只看效果,没有人问韩老师你用什么疗法,用精分、心理动力,还是用的人本、行为疗法认知等,谁都不会问。但是05年之后心理咨询在全国普遍考证,学心理学的人多了,了解心理相关知识的人多了,就有人开始问韩老师你用什么疗法,当时就给我问愣了:用什么疗法,不知道。我琢磨了琢磨、想了想,到了07年我给它定个名字吧,我就叫个自然享受主义综合疗法吧。为什么叫自然享受主义综合疗法呢,就刚才说的一句话,咱们很多的疗法在做的时候,他们有一个特点:大都没有咨询出口,也就是面对求助者的迷茫和困顿,大家都在等着求助者的自我发现与发展。但他们之所以沉溺到心理障碍里,不能自拔,就是自己不能够自我发现与发展,平常人所说的那些,他都听不进去,都不能够去照行。没有一个前进的明确生活方向与生活态度,所有的疗法都是一个纯粹的疗法,就告诉怎么样的一个技术,怎么样去使用,他很多时候也没有告诉你适用范围、适用人群,大部分就是说用这个能探索人什么心理,然后就这么用。

  但是我这里作心理咨询我有出口,我的出口就在自然享受主义里。所有的人只要活着都有一个本能,就是追求幸福舒适地活着,也就是追求享受生活。人不是活在对享受生活的向往中,就是活在创造享受生活条件的追求中,只有极少数人活在享受生活的状态里。当今大多数人在衣食无缺的生存条件下,在追求享受生活的愿望中苦苦挣扎,在享受生活的想象里抱怨着对当下的生活状态的不满,这些人正是需要心理咨询给予援助的对象。

  很多疗法不管家庭治疗,还是绘画、音乐、舞蹈什么,咨询师在帮助来访者的时候,引导往往会指向过去,在过去里面去寻找创伤来源。指向过去没有问题,肯定是过去的某人某事某场景或过去的家庭教育等等情况,造成了现在的问题。找问题指向过去,解决问题还指向过去,这就容易出现一个大的问题,就是停留在过去原地踏步。但是人毕竟生活在当下,指向未来的啊,在过去的状态里原地踏步,能活在当下,为未来的幸福生活创造条件吗?

  自然享受疗法不会把问题都引导到过去去寻找原因,自然享受主义综合疗法是立足于现在,指向未来,指向一个人的社会发展。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我们停留在过去干嘛,我们把大量的时间拿去处理过去的问题,过去消耗时间,人的生命时间是有限的,人生最宝贵的东西莫过于生命的时间了,千金散尽还复来,时光一去不复返哪。只有直接影响着我们未来发展的过去的遗留问题,我们才去处理;不是说我们一做咨询就挖过去,恨不得把祖宗十八代都挖遍,连前世都不放过。我觉得这样做有些欠妥,挖得过了些,咱不能那样挖,找过去的创伤,适可而止。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1031/542f23017f1a48e2bd57e1d1668cdca2_th.jpg

  3、咨询过程中运用的具体方法

  持精神分析、心理动力等流派咨询技术的心理咨询师,往往会说我的咨询是长程的,至少要一到两年才出效果,长的三至五年,再长的十年都有可能。自然然享受疗法做咨询,效果是一次一次地呈现的,一般情况下,问题不复杂,求助者自我调整改善的动力又强,心理咨询的过程一般会在十二个咨询时里解决问题,十二个咨询时后,再做咨询,多是个人社会发展性咨询。比如:今天那个女孩她来作咨询,整个嘴烂肿,嘴唇向外翻起老高,看不见唇形,象小猪。我告诉她一星期,嘴烂肿的情况会好的,嘴烂肿有生理原因也有心理原因,女孩因为嘴肿烂,看过多家医院,没有效果。她连续做四天咨询,助理和咨客的母亲都看到效果,嘴唇的轮廓显现出来,肿已经消下去了,嘴唇烂的地方开始结痂。为什么看医生无效,作心理咨询就有效?大家都会感觉奇了怪了!因为,二十多年研读中医的书籍,观摩人体反应,明白了些中医里讲述的气血与情志的关系、情志与生理反应的关系,当然,我们学心理学肯定要了解情志和情绪的关系。这样,我就巧妙地利用心理与生理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规律,玩了一把情志之间的相生相克的游戏,把女孩的嘴唇肿烂的情况给很快调出效果,肿消了,烂结伽了。在中医理论中,思虑耗气,所以思多气滞;情志热血,情滥血枯。中医养生倾向与静和,中医调治遵循旺抑弱扬,我们任何一种思维或情绪出现,都会伴随着我们的态度判断,有态度必然会有情绪,有情绪就会引动我们浑身气血的变化,那我把你的思维给你理顺了、平了,他的情绪也会平,他的气血也会跟着慢慢地圆融起来。中医讲的气血阴阳平衡,是顺畅的,所以我在做咨询更奇葩的地方可能让别人看来韩美龄在吹牛,就是我在做咨询不但包括严重的抑郁症、焦虑症,还有各种肿瘤癌症、疑难杂症。比如一胃癌患者,医生说她的癌细胞已经转移到别的地方去了,一肚子的癌细胞,她的生命只有2个月了,她吓得要死。来找我作儿子厌学的咨询呢,我顺带着就把她也调整了,让她没有想到的是,不但孩子的心理开朗了,同时也解开了自己的心结,生死不俱,只管开心的陪儿子一起再活2个月。2个月后没死,那就又活3个月,3个月以后没有死,现在还活着呢。当时我和她说:人总是要死的,你今天不死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之后也是会死的,你自己看着办就成了,反正你是会死的。我又不给你打包票你不会死,我还会死呢,这样的话,做着做着咨询这癌症也可能就就好起来了。

  咱们可以留心周围的人凡是有癌症的有肿瘤的,他家庭必定有重大事故,要么就是家庭的氛围很不好,这是必然的,癌症肿瘤和心理状态是联系很紧密的。还有一些疑难杂症,到医院看来看去,病就解决不了,生化指标生理影像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浑身痛啊这个地方不舒服那个地方不舒服,这些年我也做了有百十例这样的人,都是通过心理调整,有时我也建议吃一些非处方的中成药,包括吃点鱼肝油维生素之类的。你说真的是药啊还是安慰剂啊我也不管它,反正吃了也没什么问题,结果他吃了就说好了,心理咨询做着做着他就好了,浑身的毛病没了,精神了。那这些呢就给我一种感觉,一个判断,这个经验就出来了,这经验是什么,就是:要说真正的精神病应该说是精神致病,就像有些高血压有些糖尿病就是精神致病。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1031/6f0274f9b81e4854b7805af89f79e770_th.jpg

  4、严重心理问题到底该怎么处理

  咱们说严重的心理问题,那严重的心理问题我可以说在座的每个人包括我自己,承受了一种什么样的事情,这个事情超越了我们心理承受的限度,刺激了我们的大脑,刺激了我们对生活的感觉,我们会不会产生心理问题?会不会产生心理障碍?会不会对外界的感知觉就发生变异?(大伙都说:会。)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精神分裂的可能性,只要有足够的刺激,让你的承受力承受不起,超越了你的承受限度,你都可能会出现精神分裂。那么你心理的承受性没有提升,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又没有发生改变的话,你去吃药,吃抗精神分裂的药能解决这些问题不?现在我们在社会上看到这么多精神分裂症、严重的抑郁症,咱说到底有几例是真正的生理性疾病,有多少是社会心理因素导致的不良精神反应?

  如果我们拿病的观念给他,他是病,他可以不承担责任;他是病,他不能自主,那这种状态他就到医院去找大夫去吃药。他明明是社会心理因素引发的,那吃这个药能解决不?他解决不了,吃3个月无效,医生必然跟他说你再吃3年;3年无效,你这一辈子离不了药。离不了药还不解决问题,外面的事情一刺激照样发病,这种情况我们见得太多了。那问题在哪?问题在于药根本不治病,只控制神经冲动,进而让人不产生情绪。药物不能控制他所有的感知觉,他和外界还是在互动,他一旦互动到外面的刺激让他难以承受的时候,还会发病,还会抑郁,还会躁狂,这太正常了。所以说要解决这个问题,找根源还是得从心理上来解决,必须要做心理咨询,真正的心理治疗就是做这一块的,真正的心理治疗绝对不是拿电击、药物来给人做治疗,而是与电击药物尽可能的没有关系。但是对于有些人他的状态特别的糟糕,他没有办法与人沟通和互动,现在咨询师医生没有那个技术和魄力,立马把这个问题给他化解了,抚平不了来访者,那这个时候怎么办?打点镇定剂吃点药,稍微控制下情绪,稳定一下他的神经,这是一个良好的情绪稳定性措施。那真正的治疗还是心理治疗,离开了心理治疗只靠药物,在不少求助者那里是不靠谱的。

  所以说精神病院开了那么药收治了那么多病人,他们的治愈率那么低呢,网上查的据说是0.003%?哪个医生都不敢说我能治精神分裂症,只是说你有了这个病我给你量表测量一下,以抑郁情绪为主,你的抑郁情绪难以自控、不能自我调整,那么你就是抑郁症患者,以恐惧为主就是恐惧症,就这样一判断。那还有一个,你见过几个抑郁症他的情绪是单纯性抑郁的?所有的抑郁症可以这么说,只要不是脑器质性病变,没有生理上的或药物性刺激成瘾这一块,只要社会心理因素引发的,他的情绪都是复合型的,他的情绪不仅是抑郁,肯定伴随着焦虑,说不定还伴随有躁狂,伴随着恐惧,他至少是两种情绪,也可能有三种四种情绪。所谓的抑郁症焦虑症都只是情绪反应而已,没有别的。他为什么有情绪,就我刚才所说的,他对外界的认知,你只要有判断,你只要有思考,他就伴随有情绪。有判断,就有对错,有是非,有上下高低,就有利害关系,这里边就有态度,就有情绪。必然,一旦有情绪,他不能自我控制,他就沉溺到情绪里面去了,沉溺到情绪里面去他就是严重的情绪类病症,如焦虑症,就是这么一回事。

  谁的问题好做谁的问题不好做,对于这个问题我做了一个总结:做了这么多年了,如果这个人在出现抑郁症前的时候他是一个正常的人,性格开朗,心胸开阔,他只是在某个事情、某个人、某个环境状态下所受到的刺激难以承受出现的问题,那咨询有可能三次五次,最多十次八次完全解决问题,恢复正常。你要说做十年,我都觉得这种咨询不靠谱,如果拿十年去调整心理障碍,那这一生最美好的时光就这么过去了。如果说在出现这种之前,他的整个的生活状态已经是很混乱的,他是长期处在一个混乱状态,那这个咨询要做起来可能就没那么快了,那你十次八次就解决不了了,你把他所谓的症状消除一些,化解一些,那你还得把他家里什么都得理顺了,你把他的生活都得理顺了,理顺了之后是否都能解决,未必。因为他长期已经形成了他的习惯,你还要给他去习惯化,去习惯化就是建立一个新的思维反应模式的过程,那这个流程他能不能接受,他的执行力度有多强,这还是一个未知数,他这个咨询做下来需要多长时间就说不准了。还有一些人的问题呢,从小他的家庭他的人际氛围就有很大问题,他的父母在家里面就是一个混乱状态,他从小的家庭教育就是狗血凌乱的,形成了一种我们所谓的抑郁性人格双重人格啊什么的。就给他这样一个判断吧,出现这些问题,他的咨询做起来也不会那么快。你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下个要解决什么?他的整个家庭的一个再教育,或者他个人人格的一个重塑再造,他就进入一个再教育过程,可想而知,这个也不是用几次咨询就能解决的。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1031/55454ded39aa4e05a624b7bb5f732d89_th.jpg

  5、心理咨询师的能力层次分级

  对于心理咨询师,以我的经验来说咨询师可以分几大类:

  树洞型心理咨询师:刚考完证或刚从大学毕业不久的人士,可以作的就是树洞型咨询师。不需要你太多的人生经验,也不需要你太多的智慧,也不需要你太多的咨询技术,他只需要一个平和的心态,你学会技术比如倾听、内容反应和情绪反应,你学会一个理念,然后你就可以做了。你就听别人说就行了,针对那些问题相对简单的,有一肚子委屈,家庭有点小矛盾的、一地鸡毛的乱七八糟的事情可以找这些人倾诉,他倾诉完了、宣泄了,他就疏通了,他就该干嘛干嘛了。生活中这样的还真不少。

  良友型心理咨询师:考过证有一定社会经验了,有一些咨询的技术了,能够以一个详和温暖的心来陪伴来访者,他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理念出口放在那边,帮人理顺一下婚姻问题啊,亲子关系的问题啊,像这种不是特别复杂的,那可以去做了。

  良师型心理咨询师:这类心理咨询师逻辑思维相当清晰,慈悲为怀,明事理通人事,眼界开阔心胸豁达,能够给予严重的心理障碍者提供有效心理援助。当然,婚姻情感亲子关系的心理咨询,在这类咨询师那里,都是小菜一碟了。那些有着严重心理障碍的求助者,在大多数时候沉溺在不良情绪里,陷进去的甚至出现感知觉的变异、出现精神分裂了,帮助他们肯定就需要相当的经验,相当丰富的知识,必须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心理咨询的经验,当然还有更多的一些个人特质的能力,你才能去帮助这些人。能解决很严重问题的人,那需要相当高超的技术,你的魄力,你各方面要求就相当高了。就像我们做一些普通人的咨询,如果说成年人的相当复杂的,比如牵扯到公司的管理啊,家庭的理财啊,牵扯到像文化的冲突啊,这就需要咨询师有文化的修养、丰厚的文化内涵。如果这个人在人生的路上只是出现了迷茫,他认知力不完整,是他社会经验的缺失,那你说我采用倾听采用心理技术帮你扒开了,这些是不解决问题的,因为他还是迷茫的还是没路啊,那这需要你相应的社会知识,你有相当丰富的社会经验,而且你的三观必须是正的。你三观都不正,你把人家引到哪去呢?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1031/391a85297d224b6fb0f469274334d42e_th.jpg

  6、咨询师的三观影响咨询效果

  我举个例子,有一咨客来做咨询。这个女士向咨询师倾诉她有一个男友已经同居两年多了,又在外面认识了一个女的,那个女的很喜欢她,她也喜欢这个女的,外面的人都说她是同性恋。这位女士问咨询师她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她该选择跟这个女的在一起,还是该选择跟这个男的结婚?这个咨询师给她做咨询帮她分析,分析到最后说她是同性恋。为什么这样说呢,是人家自我判断的还是你有相当的依据来给人家明确人家就是同性恋。明明这位女士有男友,已经在同居,人家都谈婚论嫁了,在外面遇到一女性,人家一沟通,对得上来,这明明是一个同性依恋,这不是同性恋。你一下子把人家推向同性恋,人家一下子吹了,所以半年之后这个女士一个劲儿给咨询机构打电话,特别气愤,骂人骂得特别厉害。因为她特别好的男友都谈婚论嫁了,你这咨询师几句话给人一分析推到同性恋上去了,男友吹了,最后家里面闹翻天,她跟这女孩搬到一起住,这个女孩跟她发生性行为她不干,这一下子明白了,我不是同性恋。人家不怨咨询师怨谁,人家好好的男友吹了,而且人家男友一气之下不到半年跟别人结婚了,没戏了。

  咨询师被人骂得很惨,但也没话说只能道歉,这就是咨询师自己三观不正,自己没有很丰富的经验去好好判断。这些你没有怎么办?没有,你可以好好去学啊,有好多前人的经验都可以供我们来学啊。但是我持的是这种文化,你持的是那种文化,这就容易出问题了,文化观点对不上路,谁都不搭理谁。像这样的咨询呢我也接待过数例,有不少同性恋找我做心理咨询,有时候分明是一听人家同性在一起玩得很好,两个人好得天天粘在一起,就被人起哄说他们是同性恋。再找几个专家,专家对他爹妈说你甭管,人家同性恋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正常的,不是病;有的说你这同性恋是一种病,是治不好的就得去手术。我还真见过一个同性恋去做手术的,这多么不靠谱啊,就不应该做手术。他真的是个同性恋,他就是喜欢,他们俩能好好地过一辈子,那也算是人生选择,我不认为同性恋是病,我也不认为同性恋是歪的,关键是他真的是同志,真的跟他的伙伴在恋,是一种情和性的执子之手,与之偕老的生死相依的恋,有何不可?倘他不是在恋,他在乱性;或者是他在异性恋爱之间受了挫折,一股气恼跑去找了一个同性然后就在一起玩去了。他到底是哪种状况你得分清楚,你再帮别人做引导,你才能引导出真正的咨询效果。

  咨客作了选择,终生是平静的,你引导不好了,那这一生可能就歪掉了。同性恋没错,他要是认认真真的那也是恋,他也是两个人能规规矩矩作伴到老,在中国历史上这种现象你看《世说新语》上有这样的记载,包括你看其他的小说里也都能看到这样人的描述。同性恋不值得人去刻意,还有他没有确定自己的时候这么一种混乱状态,你这边盲目、主观、武断地给人家盖了一个戳。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1031/39a89390177848b8acf2d626943596ba_th.jpg

  7、文化背景下,咨询的方向

  目前我们所处时代的文化太怪了,现在的文化说不上是多元次文化。说是多次元文化是真的夸奖了,我认为现在的文化是一种乱象文化,谁都可以说自己的是一种文化现象。再一个大的问题,我们在面对这种文化的时候,很多人都不知道当今文化影响下的孩子该往哪个地方走了,孩子出现的一切的问题,我们都统统归因是家长的问题,这已经是没有道理的事情了。有些是家长的问题,有些不是,有些有家长的问题,同时还伴随着社会文化发展的问题,还有我们社会环境问题。我们现在社会已经没有主流文化了,娱乐无极限了,想象有理。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道德什么东西,你提道德会被人嘲笑的,目前只有法律了。有人提倡复古,咱不能复古,把古代的三纲五常拿过来,那是不现实的,可是面对我们今天的文化乱象,我们该怎么做咨询确实也是个大问题。如果这个你把握不了的话,青少年的咨询,这个说我能做,那个说我能做,我就说一句你都不了解现在的文化,你都不知道该怎么引导你做什么呢,你往哪个角度引导?你能做什么?用你的道理去教导他,还是用你学的爱和自由的人道思想去放纵他。你去找出他爹妈的问题,好,孩子都认为是爹妈的问题而跟爹妈作对,什么事情都是你的问题,凭什么让我改啊,你们为什么不去做心理咨询,为什么要让我做咨询啊,这样,心理咨询师就没招了。

  这样的情况我都在思考,只有用自然享受主义才能引导他们,用自然享受主义,发其自然,顺天应人,为所欲为,享受生活,孩子们很乐意跟着我走,很快的融入生活中,该学习学习去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