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问题与精神疾病

(2016-08-26 14:39:26)
标签:

杂谈

北京美龄心理咨询中心-精神心理科-心理咨询师 韩美龄

目 前精神卫生医疗系统把社会心理因素导致的不良情绪、精神障碍及行为问题,划出心理咨询师的从业范围。而有此类问题困扰的人,在医院那里得到的治疗,仅仅是 对症状进行治疗。对症状进行治疗在不少时候是不明原因的治疗,甚至是不问原因的治疗,难以从根本上解除病患,这是精神病学医疗治疗模式的局限性。

社 会心理因素导致的不良情绪、精神障碍及行为问题,是人在生活中受到挫败,受到超越心理承受限度的情形刺激引发出来的。不仅表现为情绪失控,感知觉失常,同 时还伴随着社会功能损伤。社会功能的损伤,会让这群人成为低价值者,加重他们的人生挫败感,同时也是他们被岐视的最重要原因。而接受医疗模式的治疗结果, 除了制约大脑的神经生化变化,并没有解决任何社会心理因素导致的问题。

针 对社会心理因素导致的不良情绪、精神障碍及行为问题,需要的是心理开拓与心理成长。通过对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进行分析,协助求助者进行思维行为模式的重 建,这样才能真正帮助他们提升心理承受力,学会用良性策略应对生活中的挫败情景和事件,尽管生活中依然有酸甜苦辣、情感仍然有悲欢离合,能够以平常心处 之,在人生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尽 管心理学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史了,心理咨询的技能也一直在发展,但针对社会心理因素引发的精神障碍,仍然缺少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统广谱的理论和技能,用来帮 助这类人群脱离心理困苦。因此,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反精神病学运动的结果,只是促进精神病院改善管理,走人性化管理道路,增加心理分析及人文关怀。而这 类人群,因缺乏有效的自我心理状况的心理调整,依然留在医院,仍是执业医师的救治对象。

07年 总结出自然享受主义综合疗法以来,被我运用在婚姻、亲子、多动症、抽动症、情感性精神障碍、反应性精神障碍、应激性精神障碍、神经症等案例中。只要确定是 心理社会因素导致的心理问题,到现在为止,此综合心理咨询理论和技能,均取得了让咨询师和求助者都十分满意的效果。就连几例精神发育迟滞的案例,运用此综 合疗法进行心理康复训练,在改善和提升社会功能方面,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本书从数千有效案例中选取十三个案例的良性演变,来说明社会心理因素导致的只是心理问题,不应有精神疾病之说。精神疾病是建立在生理医学基础上的生理疾病,与心理社会因素导致的心理问题,尽管在有些人身上有着相似的表现,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诱发起因。

由 社会心理因素引发的情绪不良体验,行为不合理表现,及妄想幻觉等异常感知觉,即使形成了严重的精神障碍,终究还是心理问题。真正的解决途径一定是心理咨 询。伴随心理问题而出现的大脑及神经介质的生化指标的活动变化,只是证明心理活动和生化活动之间的相关性,如果据此把社会心理因素导致的心理障碍,归类为 以生物模式治疗的精神疾病,属于本末倒置。把心理问题从精神疾病里解脱出来,为世界上有心理障碍的人,解除一大心理负担,意义非同小可。

——摘自《享受生活》

心理问题与精神疾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