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本书写得好头疼。
对于有关心理治疗专业的知识,我所知的确是不多。尽管使劲看书,也只是看寥寥上百本。看得我视力下降,心惊肉跳。最要命的是,我习惯于用生活语言去讲述故事,不会写论著。
心理咨询就是生活,我一直这么认为。所以从来不把这份职业和那些高大上的专业知识,硬生生在拉在一起。现在,依据我十多年的个案经验,用生活化的语言,讲述我对社会性心理障碍的见解和操作效果。
虽说考了张心理咨询师证,但我从来不认为我是心理咨询专家。所谓心理咨询专家,是那些认同我的人给我的尊称,我非常感谢。我认为我就是个不折不扣的生活家。什么是生活家?网络给出的解释是:生活当中有很多经验以及灵机一动的智慧,人们往往将这些细碎的感悟当作常识。凡倾心于生活情趣,对生活有所顿悟、执念的明智之人,方能称之为生活家。以上解释我较为认同。我的解释是:面对生活,不管发生了什么,或发生过什么,不是活在享受生活里,就是活在享受创造享受生活条件的过程里。这种人也可以叫做生活家。
人生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日子过得比树叶还稠。一件件的事情填充着日子,一个个的人在生活里走马灯似的转。和我有关系的,没有关系的,我都转弯抹角地受着他们的影响。悲伤了痛哭,高兴了大笑,生气了大叫大喊,恐惧了睁大眼睛逃跑。只要坏的事情过去,我就去寻点乐,让自己开心起来,向着我相要的美好生活前进,并且会充满激情地高歌:风刀霜剑有诗意,枯草黄沙随画心。
我很会享受,尽管我的享受即不精致,也不奢华。关键在我那颗自然享受生活的心态,拥有什么我就享受什么;想要什么,我就努力去追求什么,追求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享受。有时候也会去做那天狗吃月亮的妄想梦,还曾做过猴子捞月亮的无果事。在自己的奋斗与努力下,生活过得充实,活得生命昂然。自古人生万事万物,万种情缘,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只管活它个一路狂奔,如野马行空般的洒脱。除此,对生活别无所求。
在业余生活里,我爱看书,什么书都看。对精神类疾病,从所看过的书中,很早就略有所知。先后有几位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我无话不谈。当年我了解到他们所谓的病是出于无力反抗,没有生活方向,无奈地在这种被称作精神病的状态里活着。有点刺激就犯病,受不了痛苦时就撒撒野,撒野也被当作犯病。社会性因素引发的严重心理障碍者,无论精神医生给他们做出什么样的诊断,在作专职的心理咨询师之前,我就从不把他们当成病人,从来不岐视他们。研读了系列心理应用学科的书籍后,特别是了解到西方上世经60年代的反精神病学运动,我似乎知道了他们的问题在哪里。因为这个原因,我才选择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
前来做咨询的求助者,只要通过了解分析,判断出是社会性因素导致的心理障碍,在他们的认可与良好的配合中,总能在和我在轻松自然的互动中,很快得到释然,心理能量从此变得强大起来。人格虽没有完善出个什么样子,却是往生活里积极进取去了。而他们多数人和我说过相同的一句话,就是见到我就觉得轻松袭来,挡都挡不住,但不知道我用什么疗法把他们调整好的。早年,我也不知道我是用什么疗法把他们调整好的。随着一年一年的个案积累,应着咨询的需要,我把我的咨询技能总结出来,起了个名字,叫自然享受主义疗法。
如今,把自然享受主义疗法打个草稿放在这里,至于不完善的地方、有不足之处,以后有时间有精力再逐步完善。当然,当今世上不乏聪慧之士,后来者更有大智辈出,抛砖引玉等这些人来完善升华,可能更合我意。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商业用稿请同QQ800023172联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