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假两性畸形不是病 自我心理建设很重要

(2013-09-26 16:25:44)
标签:

韩美龄

美龄心理咨询

假两性人

心理咨询

健康

   近日一则《17岁“双性人”女孩自杀》的新闻在网络引起一阵沸沸扬扬的讨论,在百度输入“双性人”,弹出来的全是20岁左右饱受性别困扰的人们或自残或自杀急需寻求帮助的消息。“双性人”是医学里说的两性畸形,每2万人中就会有1例,这是一种胚胎发育异常造成的畸形,并不是关系生死的疾病,但为什么会让一个17岁的孩子想到了死的地步呢?今天就让我们来聊聊这种真的不是病的“病”。

 

假两性畸形不是病 <wbr>自我心理建设很重要

   PClady:假两性畸形的人,他们的父母应该怎样对待孩子的情况?

  韩美龄:首先父母应该了解,假两性畸形只是一种发育的异常,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疾病,不应该将孩子当成病人看待,自己在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孩子的时候,也教会孩子用平常的心态对待自己。

  PClady:假两性畸形的孩子应该干预他们的心理吗?

  韩美龄:这些孩子的心理和普通孩子一样,如果他们能够健康的看待自己,父母没有必要多加干预。

  PClady:如果需要对孩子心理进行干预呢?从几岁开始比较好?

  韩美龄:第一,有条件的家庭应该尽早送孩子去有资质的医院(矫正);第二,孩子10岁左右时,他们的心理就开始对社会文化意义的性别有了认知,也是他们社会性别角色心理形成的准备期,此时正确引导对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

  PClady:那么像新闻中的女孩(17岁了),又应该怎样调适呢?

  韩美龄:不单单是这个女孩,所有有假两性畸形的人,第一步要接受全面的检查,确定自己的真实性别,其后要正视自己的真实性别,两性畸形并不是疾病,这些情况只是先天生理发育畸形的一种,出现在自己身上并不表示你就是孤独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http://img0.pclady.com.cn/pclady/1309/25/1042622_9_9_is098rd92.jpg

  PClady:如果以后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心理上的调节应该侧重哪一方面?

  韩美龄:如果性别没有改变,而且治疗结果可以很好的接受,只要好好的生活下去就可以了。但如果是真两性畸形,或是对性别认产知生偏差,就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介入了。

  PClady:新闻中的女孩很痛苦,因为她觉得无助和受到歧视,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韩美龄:对于这一点,我并不认为她遇到的完全是“歧视”,而是自我心理调节出现了问题。因为周围的人对她这种身体的情况并不了解,她自己首先把自己当成一个与众不同的人,自己不接纳自己的与众不同,自己岐视自己,然后以己之心度他人之意,认为别人在岐视自己。每个人在面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的时候都会产生好奇感,如果小伙伴知道她的这种情况,可能会伴随些许议论。如果她自己不封闭自己,这些并不能让她被同龄人排斥为孤独的人,最重要的是自己不要把这种与众不同的身体状况转化为和普通人的距离感。

  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多年,我认为大多数“歧视”都有一些共性:从自我心理的怀疑(自己对自己的情况都很陌生,没有充分的了解)发展到自卑感进而了脱离人群,这一系列的过程发生后,就觉得周围的人都在“歧视”自己。但事实上是自己将周围的人全部推开。

  在了解两性畸形究竟是怎么回事以后,我相信大部分人是会对有这样问题的人报以同情关怀而不是所谓歧视的。

 

  新闻链接:“双性人”的挣扎:17岁少女数次自杀未果

  被疑患有假两性畸形病,让出生在广西农村的唐阳阳从幼时开始,外形生理特征逐渐男性化。因家贫无钱医治,唐阳阳的病情一直未得到治疗。有着粗如男孩的嗓音及其他男性化外形,唐阳阳在17年成长岁月中,遭遇周遭人的嘲讽和异样眼光,变成一个正常的女孩成为唐阳阳心中最大的渴望。在多次寻求帮组无果的情况下,选择了自杀。好在最终小女孩还是被救了下来,只是现在治疗还是没有着落。

http://img0.pclady.com.cn/pclady/1309/25/1042622_001.jpg

  解密“双性人” 小基因引来大麻烦

  大众所说的“双性人”就是既有男性特征又有女性特征的人。医学上把这些具有男女两性特征的人,称为——两性畸形。两性畸形又可分为“真两性畸形”和“假两性畸形”。

  1、女性假两性畸形:基因表现为女性,生殖腺为卵巢,有子宫、宫颈、阴道,但外生殖器出现部分男性化。

  2、真两性畸形:和遗传密切相关,基因表现复杂,体内同时具有睾丸和卵巢两种生殖腺。

  3、男性假两性畸形:基因表现为男性,生殖腺为睾丸,无子宫,无生育能力。(发育过程中雄性激素接触过少)

  新闻中的女孩还没有接受具体检查,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4医院泌尿外科主任杨勇分析,根据唐阳阳的症状和检验单来看,她很可能患的是两性畸形病中的假两性畸形病。两性畸形发病人群女孩居多,可能是患者内分泌失衡或者肿瘤,引起雄性或雌性激素分泌过多,从而导致患者性征异常。因而出现貌似女性,实为男性,或貌似男性,实为女性的假两性人。“只是生殖器外形的变化,患者真正的性别未变,就像唐阳阳的检查显示结果一样,仍为女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