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罚家暴引发少年“抽动症”
(2013-07-02 21:44:12)
一例“抽动症”心理咨询案例【美龄案例】
常言说“性格决定命运”,然而活泼好动,好奇心和求知欲强这样的性格会给一个男孩带来怎样的噩运,让他的生活经历多少磨难,在见到这位来访者之前,我很难想像。有现代育儿观念的父母都知道,采取体罚方式教育所产生和积累的恐惧、愤怒情绪,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深远的创伤。然而信奉“棍棒出孝子”的父母仍然大有人在,他们挥舞着大棒惩罚着自己的亲生骨肉,将他们推向心灵的煎熬。
来访者资料:
阿强(化名),男,19岁。曾为省队射击运动员,练习格斗,向往特种部队。因自8岁起在医院被诊断为“抽动症”,11年来辗转救治没有明显效果,严重影响了学习和人生发展,2012年5月来到北京美龄心理咨询中心求助。
第一次见到阿强是在他跟韩老师做完第一次咨询之后,韩老师安排我们做“顶屁股”的游戏。可以感觉到在他强壮有力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格外敏感的心。在之后的一段时间,他较密集的在我们中心进行心理调整。
抽动源自恐惧:
阿强从小是个活泼好动的孩子,面对新奇的世界,心中充满了探索和求知的欲望,俨然是个科学家的好苗子。然而这样的孩子对于严格、有序而又缺乏引导能力的父母来说简直是个恶梦,它总是把父母费力收拾得井井有条的房间弄乱,把玩具“毁灭”再重组又弄得到处都是。终于,忍无可忍的父母挥舞起大棒,要把这个淘气的孩子管教得“规矩”一点。遭受最亲近人的暴力,让阿强幼小的心灵中产生了极度的恐惧。
但是,父母的暴打并没有让孩子变得“老实”。在上学过程中,老师对这个淘气的孩子同样是各种训斥,并经常向家长告状。父母被老师批评之后,回家又把怒气发泄在他的身上。久而久之,恐惧在阿强的内心大量积累,也使他变得非常敏感。一但有人表现出对他的不接纳,或者任何情况使他联想到负面的事件或场景,他的内心就产生强烈的负面情绪,并控制不住的抽动身体,通过这种方式去缓和内心的紧张感觉。
在阿强的抽动症状越来越明显后,父母开始带着他四处求医。在求医过程中,又被灌输了很多神鬼之说的迷信思想。他们认为孩子之所以会出现抽动,是一种被魔障附体的表现。这种观念又进一步加深了阿强的恐惧和迷惑,让他多年以来一直在自己的病症和负面情绪中煎熬。
抽动症状:
阿强家人反映,他会经常有抽搐,有时候会控制不住的打家人打自己,甚至用头撞墙。
阿强自己说当他感觉到焦虑、恐惧的时候会控制不住的抽搐;感觉不被理解、被否定的时候会愤怒,这时候会控制不住的打人或打自己,这样会让自己舒服些。自己也不想这样,但控制不住。
在咨询中观察到阿强的抽动症症状会出现在他感到紧张时,比如看电影时。咨询中韩老师安排他看一部战争片《决战要塞》,片子主要表现战争残酷的一面,有紧张的场面,悲情的故事和沉重的氛围。
随着剧情的发展,当情节中出现预感的危险和紧张的氛围时他的症状开始出现。初时是异常急促地呼吸,和重复地、快速地向右后方扭头。随着情节深入他的症状也进一步加剧,逐渐出现快速交叉盘腿,以及重复地用右手击打左手、击打右腿的情况。当画面演绎侵略士兵对女性的暴力时,他的症状表现得最为激烈,除了前边行为的叠加外,他已经不能坐在椅子上,要站起来快速走动几步再回来坐下,再站起来走动......
他对韩老师说:“我就特别受不了这个,我最恨这种糟蹋纯洁女孩儿的人”,在身体语言极度焦躁不安的同时,他的语气却显得相对冷静,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失控的情绪。
心理调整过程:
了解阿强的病情后,韩老师首先运用认知解释了他发病的原因和过程,帮他抛弃了种种困扰他的迷信思想。并教他如何坦然面对自己心中的负面情绪,而不以身体动作的形式去表现。
接下来的咨询过程中韩老师除了认知调整外,还安排了包括上街要签名,摸瞎游戏,唱歌在内的各种感知行为训练,鼓励他多与包括助理在内的人交往互动,并在这种交往互动中学会合理的处理自己的情绪反应。
在咨询中他说起以前曾有过喜欢一个女孩但被伤害的经历,谈到交女朋友的话题他表示“先不考虑”,要先做好事业。并且在谈到性的话题时,他表现的特别敏感、紧张,还伴随有抽搐的反应。据此可以看出他在性的认知和与异性的交往方面也有困惑。第三次咨询结束时,韩老师安排他与我们每位助理拥抱。在进行了一些鼓励,以及经过我们的示范后,他克服了内心的矛盾,先做到了和我们男助理拥抱。但到和女助理拥抱时,却又一直回避,甚至躲到楼梯上,嘴里一直重复“让我走吧老师”。这时韩老师说:“你到我们这儿来不就是要寻求改变的吗?寻求改变,那就做出改变来给我们看看呐”。经过韩老师一再的鼓励和要求,他终于下定决心努力和女助理蜻蜓点水的拥抱了一下,迈出了重要一步。
阶段性总结:
第七次咨询结束后,阿强自己写了一篇阶段性总结,因为他之前从来没写过文章,所以他说这次写出一篇总结对他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总结中阿强表示经过这段时间的调整感觉有很大的好转,感觉自己很好、没有什么病。因为要为了自己,为了家人朋友成为强人,就可以做到不去在乎他人的指责,不去依赖他人,独立坚强地从童年阴影中走出来。同时不是去恨,而是去感谢给过自己伤害的人,因为没有这些伤害就不会激发自身的潜质。他表示不要做温室里的花朵,不要再那么洁癖,而要做到可以在野外环境中成长。
可以看出即便长期承受这样的压力,他也从来没有放弃,一直在努力寻求成长和摆脱困扰的方法。从他身上可以明显感受到那种积极的向上愿望和不放弃自己的坚决态度。而这种对自己的人生积极负责的态度,才是他拯救自己最大的力量源泉。
后记:
我最后一次带阿强时,韩老师安排我和他一起看《阿甘正传》这部电影,虽然演到情感激烈碰撞的情节时,他仍然会表现出一点症状,但可以比较平静的一直坐在椅子上,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韩老师建议阿强找份工作锻炼自己,以更好地提升适应社会的能。成长中没有一帆风顺,在强烈信念的支持下,他正坚定地走在遍布荆棘却方向清晰的康复道路上。在阿强工作的时候,还会不定时的和韩老师进行巩固性咨询。半年后,阿强来咨询中心退回预约费,咨询关系结束,阿强完全回归正常生活,没有再出现抽搐现象。
(文章原创,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北京美龄心理咨询中心:www.xl6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