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质疑:我国精神病患超1亿??

(2010-05-29 10:19:01)
标签:

精神疾病

心理

咨询

心理治疗

杂谈

分类: 新闻资讯

    作者:北京美龄心理咨询中心 咨询师助理 林帅华

    据5月29日《瞭望新闻周刊》报道,研究显示我国精神病患超1亿,重症人数逾1600万。作为一名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员,我对这个数字是有很大怀疑的。

    或许是因为数起影响恶劣的社会性事件在前,有关部门才会去关注精神病患者这一社会群体。但第一个问题出现了:所谓的精神疾病的判断标准是什么?报道中引用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2009年初公布的数据,我想问一下,这个数据是如何统计出来的?

    按照《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二版》(CCMD-Ⅱ),精神疾病主要分为轻型精神疾病与重型精神疾病。常见的轻型精神疾病有神经衰弱、强迫症、抑郁症等,常见的重型精神疾病有精神分裂症等。但实际上,这种分类方式的标签化太强烈了,其中的神经衰弱、强迫症、抑郁症等现在心理咨询行业统一归类到神经症之中,属于心理障碍,与精神疾病截然不同,消除了精神疾病给人在心理上和情绪上不良的影响。——我们不能否认,大多数人对这些是分不清的,只要冠以精神疾病,大家往往会联想到疯人院、疯子等。媒体在这一点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第二个问题是:精神疾病如何治疗?

    前面说过,强迫、抑郁、恐惧、焦虑等属于神经症性心理障碍,这些问题跟真正意义上的精神疾病是有天壤之别的。北京美龄心理咨询中心首席咨询师韩美龄女士指出,不管是抑郁症强迫症还是郁躁狂轻躁狂恐怖症,归根都是心理问题导致的,只要是心理问题都能得到解决。当事人不自寻绝路不中断自救,总是会好的,心理问题不是不治之症。所之你以还没有好,原因大约有两个,一、自己还没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二、还没遇到和你相匹配的心理咨询师帮助你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但很可怕的一点在于,某些心理医生缺乏必需的心理学常识和人文关怀,对于求助者根本没有认真的观察和判定,以求助者自述为标准,甚至有医生诱导求助者,然后就判断为心理疾病,开出大剂量的处方;或者是精神分裂症,需要住院。我们在咨询过程中遇到过太多这样的案例,很多人尤其是孩子有了幻觉就被心理医生说成是精神分裂,还有心理医生直接就说需要吃十年的药才能好。求助者吃药的后果有三个,一是强烈的副作用,有咨客跟我们说想死的感觉都有了;二是赖药性,很多药都是从神经系统起作用,时间长了神经系统本身的功能就降低了,不得不大量吃药以维持效果;三是反复性甚至无效,吃药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躯体症状的缓解,同时获得心理安慰作用,使抑郁焦虑的神经得到一些缓解。但如果生活中的不良刺激存在或者说再次经历不良刺激,心理问题往往会再次复发。再而三的话,不但躯体本身会产生耐药性,药物的调节作用也会在心理对药物信度下降的基础上减退。

    北京美龄心理咨询中心始于1999年,擅长神经症治疗,在我们的咨客中,大部分人都有吃药的经历,但我们不提倡吃药,于是慢慢减药,用我们独创的自然享受主义综合疗法进行调整,最严重的患者也没有超过三年就完全调整好了。【部分案例见:http://www.xl699.com/?action-category-catid-8

    再说精神分裂症。精分也不是完全不能治好的,关键是严重程度。首先我们要弄清,患者所谓的精神分裂症是不是真的?专家的意见不一定都对!我们做了11年的心理咨询,很多人在北京的心理医院被判为精神分裂症,实际上可能只是严重的心理障碍。【相关案例:http://www.xl699.com/?action-viewnews-itemid-4】我们做过精神分裂症的心理治疗,最终也调整好了。【相关案例:http://www.xl699.com/?action-viewnews-itemid-53】要治疗精神分裂症,有几个前提:第一,患者要有部分自知力,能和咨询师交流;第二,患者愿意改变并积极配合;第三,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半年以上持续不间断的治疗。

  

   后记:对于瞭望新闻周刊的文章,我还是比较喜欢的,包括这篇《研究显示我国精神病患超1亿 重症人数逾1600万》中的分析和思考,我都很赞同,如法律的出台,管理机制的构建,财政的补贴等等。我所质疑的只是文章中的数字,作为一名心理咨询从业人员,我还是希望人们都能健健康康,顺其自然,快乐生活!希望这个社会平安稳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