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孩子飞的更高
(2010-01-10 17:26:11)
标签:
杂谈 |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与狱中父亲有个“约定” 李成爱因交通肇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关入津市监狱服刑。家里失去了经济来源,两亩水田就靠14岁的李倩和年已古稀的爷爷去耕种。为了孙女儿的学费,爷爷有时还上山烧木炭去卖钱。奶奶每天躺在床上以泪洗面,眼睛渐渐失明,连生活都难以自理,李倩从此又多了一份照顾奶奶饮食起居的责任。李倩得知爷爷进山烧炭的事后,很为爷爷的安全担忧。李倩打算放弃读书,全力以赴挑起家里的生活重担。狱中的李成爱得知女儿的想法,心酸不已。李成爱想,即使是自己在监狱里积极改造表现好,最起码也得呆上5年,如果女儿这时候辍学不读书,等他出狱时,她已经19岁,再读书也迟了,自己岂不是辜负了亡妻的嘱托?更重要的是,孩子初中都没毕业,今后怎么办啊?他当即捎信让女儿来见他。 父女俩见面时抱头痛哭。父亲说:“孩子,爸爸对不起你,我闯了祸,让一家人都受苦了。可是,再怎么难,你也要读书。我答应过你妈,让你和妹妹继续读书。不管家里有多苦,也不管我服刑多久,你一定要读完高中,拿到毕业证书,哪怕是去要饭也要读完。何况家里还有爷爷和叔叔,他们不会看着你不管的。”李倩只好含泪答应了父亲。父女俩郑重约定:“李倩安心读完高中拿到毕业证,李成爱安心改造力争减刑,争取在李倩高中毕业时出狱回家,与亲人团聚。”父女俩在干警的帮助下,将这份特殊的“父女约定”写在纸上,双方签字。李倩回到家,把自己跟父亲的约定书拿给爷爷、叔叔和妹妹看,并商量家庭分工的事。李倩说:我和妹妹一定认真读书,完成作业后的业余时间,我帮助爷爷耕田种菜和上山烧炭,妹妹在家照料奶奶和完成家务活。从这以后,这个不幸的家庭在14岁的李倩的运筹下,顽强地运转起来。姐妹俩一起读中学,对于这个不幸的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为了节省钱,李倩去13公里外的学校从不乘坐公共汽车,来回都是走路。有时活儿紧,她放学后总是一路小跑着回家,进屋扔下书包就到田地里帮助爷爷干活。她进入高中后,姐妹俩在不同的学校就读,一个在县一中,一个在县白云中学,为了尽快回到家干活,姐妹俩约定进行比赛,每天看谁先到家干活,每月统计一次,先到次数多的奖一个写字本,由叔叔兑现。妹妹李颖也十分懂事,学会了做各种家务。一家人吃的菜都是菜园里的,什么菜成熟了就吃什么,往往一种菜要吃上半个月。南瓜成熟时,他们顿顿吃南瓜,从没买过肉,最奢侈的伙食就是爷爷下河沟捞回一些小鱼,用辣椒炖汤吃,虽然鱼不多,但那汤很鲜,姐妹俩用鱼汤泡饭能多吃好几碗哩!为了尽量减轻爷爷的劳动,李倩动脑筋,用4个傍晚在屋后的山沟里挖出一个泉水眼,找了一根旧塑料管子,将泉水接到厨房,从此家里用上了“自来水”,爷爷再也不用去村后的井边挑水了。妹妹做饭有时很难点燃柴火,李倩就上山砍来青草晒干,并让在县城打工的叔叔买回一个打火机,供妹妹点火用。7年来,李倩姐妹俩从没买过一件新衣服,都是条件好的人家送的。姐姐穿不下了就给妹妹穿,妹妹从不嫌弃。为了让爱漂亮的妹妹能穿上新一点的衣服,李倩将人家送给她的新一点的衣服悄悄请邻居大嫂改小一点,对妹妹说是人家特意送给她穿的,否则妹妹不会接受。妹妹常说姐姐是大姑娘了,穿得太旧太破了不好,人家会笑话,但李倩从不怕人家笑话,经常穿着打补丁的衣服上学。贫穷残破的家境磨练了她的意志,也磨练了她的心态。对于她来说,除了搞好学习和回家干好活儿,没有别的事情能够引起她的分心。
穷孩子想飞得更高 自从与狱中父亲有了约定后,李倩在学习上更加自觉了。除了在学校抓紧时间学习外,回家干农活时,她也一边干活一边记英语单词,坐下来歇口气时,就用棍子在地上写写划划,复习数学公式,做练习题。爷爷见她如此用功,负担这样重,心痛地说:“你爸不就是要你考个高中毕业证回来吗?凭你现在的成绩,就是闭上眼睛也能拿到毕业证啊,何苦这样为难自己啊!”可老人哪里知道,此时的孙女儿李倩,已经不满足仅仅拿个高中毕业证回来,她有了更高的理想——考上大学,而且是名牌大学,最好是能够学医,将来好给奶奶治病,为爷爷长寿保健,服务社会上所有关心、帮助她的人。自从父亲出事后,她和妹妹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学校免除了她和妹妹的学费,老师和同学也为她们姐妹捐款捐物,周围邻居除了捐献衣物外,还经常抽空来她家帮助照料老人,农忙时协助她和爷爷干农活,插秧收稻。李倩说:“没有这些好心人的关心帮助,我和妹妹都不可能读到现在,说不定早就辍学了。我觉得如果我只满足于拿个高中毕业证,那就对不起这些好心人的关心帮助,我必须要有所作为,才能谈得上回报和感激他们。” 2007年高考,李倩作好一切思想准备,甚至从不购物的她,咬牙花上10元钱买了一块电子表,以备高考之用。由于准备充分,她以665分的高分上了重点本科线。令人难忘的一天到了,李倩收到了北京大学医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她很高兴,但也暗暗担心自己不能读这个大学,因为家里实在拿不出钱来了。她怀揣北大的录取通知书来到津市监狱探望父亲。当李成爱得知女儿考上北大时,又惊又喜,一把搂住女儿,然后转过身去,泪如泉涌,泣不成声…… 得知此事的监狱领导,将5000元爱心助学款送到李倩手中,同时按照李成爱在狱中的表现,给予他减刑的奖励,使他在女儿开学前就能出狱。女儿要开学了,李成爱破天荒出了一次远门,亲自送孩子去北京读书。李成爱说:命运并没有亏欠我,给了我两个聪明懂事的好女儿。这辈子就是砸锅卖铁,我也要让女儿读完大学。小女儿如果也考上大学,我照样送她圆大学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