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清明经典诗词心灵诵读主题班会

(2018-09-30 06:28:04)
标签:

转载

分类: 诗歌创作研习

 

[转载]清明经典诗词心灵诵读主题班会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下午好!

    很高兴能为大家主持班会,今天的班会主题是清明经典诗词心灵诵读。

 

[转载]清明经典诗词心灵诵读主题班会

    这首诗脍炙人口、广为流传,想必大家都能背诵。但是,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知道清明节最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答对了有奖哦。

 

    对,清明节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那么,今年的清明节是几月几号呢?

 

    对,今年的清明节是4月4号。

 

    感谢***、***同学的正确回答。(发奖品)

    现在有奖竞答进入第二轮。请问:清明节都有哪些习俗呢?

 

    对,清明节要扫墓。

 

    对,一到清明,气温升高,适合播种、种花、种草。

    ……

    谢谢大家的踊跃回答。(发奖品)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详细的介绍: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

 

[转载]清明经典诗词心灵诵读主题班会

[转载]清明经典诗词心灵诵读主题班会

[转载]清明经典诗词心灵诵读主题班会

[转载]清明经典诗词心灵诵读主题班会

[转载]清明经典诗词心灵诵读主题班会

 

 

    在浩如烟海的古代文学宝库里,关于清明的诗词汗牛充栋,我挑选了其中经典的九首,把它们分为“迷人的春光”、“祭扫的哀思” 和“踏青的欢乐”三类,与同学们共同分享:

 

    迷人的春光,第一首:《寒食》

 

[转载]清明经典诗词心灵诵读主题班会    寒食,是古代的一个传统节日,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饭, 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所以叫寒食。

    这首诗说,春天的长安城里处处飘扬着柳絮,像片片花瓣在飞舞,风把皇家花园的柳枝都吹斜了,夜色降临,皇宫里忙着传蜡烛,那些蜡烛之火燃起的烟雾笼罩了宫殿,袅袅的轻烟被风吹散到了王侯贵戚的家里。

    “春城无处不飞花”已成为千古传唱的佳句。诗人把春日的长安称为“春城”,造语新颖,富于美感;处处“飞花”,不但写出春天的万紫千红、五彩缤纷,而且确切地表现出寒食的暮春景象。不说“处处”而说“无处不”,表达效果更强烈。

    让我带领大家共同诵读一遍好吗?从“春城无处不飞花开始”,预备——齐: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迷人的春光,第二首:《东栏梨花》

 

[转载]清明经典诗词心灵诵读主题班会    这首诗的意思是:如雪般的梨花淡淡的白,绿色的柳条透出浓郁的春色,飘飘洒洒的柳絮夹带着梨花在全城飞舞。我怀着惆怅的心情看着那株像雪一样的梨花树,这一刻是一年当中最美的,人生又能有几度清明啊!

诗人以“一株雪”赋予梨花神韵,并用“柳絮飞时花满城”来加以衬托,既清新脱俗,又让人感觉仿佛近在眼前。

 

    迷人的春光,第三首:《寒食前有感》

 

[转载]清明经典诗词心灵诵读主题班会    这首诗先写天气,接着写花、蝶、鸟,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鸟语花香的春景图。

    有不有同学愿意给大家解释一下这首诗的意思?

 

    好,有请***同学。

 

    嗯,解释得不错,请大家送上掌声。

 

    这首诗描绘了人们处在春意盎然的春景中,花开鸟飞蝶舞,俨然一幅闹春风景画。这首诗与刚才的《东栏梨花》所传递的感伤和惆怅不同,格调新颖,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迷人的春光,第四首:《春雨》

 

[转载]清明经典诗词心灵诵读主题班会    诗人从泥土中钻出嫩绿的细草,联想到衔泥筑巢的春燕,从遍野怒放的鲜花,想到采花酿蜜的蜂儿,巧妙地勾勒出一幅令人赏心悦目的春雨图。

    下面,我想请一位同学带领大家一起朗诵这首诗,请问,有愿意上来的吗?

 

    请**同学领读……

 

    听着你充满感情的朗诵,我都好像看到蜜蜂飞到我们教室里来了似的,非常棒。感谢**同学,请坐下。(发奖品)

 

    前面我们说到,清明节的主要习俗是扫墓。下面,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两首有关祭扫的诗。

 

    祭扫的哀思,第一首:《清明》

 

[转载]清明经典诗词心灵诵读主题班会    清明这一天,南山北山到处都是忙于上坟祭扫的人群。焚烧的纸灰像白色的蝴蝶到处飞舞,人们哭泣如同杜鹃鸟哀啼时要吐出血来一般。黄昏时,静寂的坟场一片荒凉,只有狐狸躺在坟上睡觉,夜晚,上坟归来的儿女们在灯前欢声笑语。人死之后,儿女们到坟前祭祀的酒哪有一滴流到过阴间呢?

 

    祭扫的哀思,第二首:《闾门即事》

 

[转载]清明经典诗词心灵诵读主题班会    这首诗写的是清明节扫墓祭祀,缅怀先人,追悼亡灵的情景。精妙之句是“清明几处有新烟”。“试上”一词,把作者不敢窥望凄凉之景的心情生动地勾画出来了。

 

    清明节春光明媚,空气清新,人们纷纷到野外踏青,领略大自然的美景。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几千年前古人春游的欢乐。

 

    踏青的欢乐,第一首:《苏堤清明即事》

 

[转载]清明经典诗词心灵诵读主题班会   

    清明节除了踏青,还有许多有趣的游乐活动。明朝词人王磐朝勾画了当年城外人们荡秋千时的欢快景象。 

    踏青的欢乐,第二首:《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转载]清明经典诗词心灵诵读主题班会    这不是诗,是一首词。它的意思是:看着窗外的春色满园,不知哪里的风景最佳。有朋友告诉我晴空万里下,碧绿的原野尽头,便是一处绝妙的游玩胜地。穿过郁郁葱葱的杨柳丛,马儿嘶鸣,抬头望去,佳人斜倚秋千,回眸一笑,连带啼叫的黄莺、漂亮的花朵,灿烂明媚的春光简直要把人迷醉。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最后一首:《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转载]清明经典诗词心灵诵读主题班会    作者通过清明时节西湖游春的热闹繁华景象,着意描绘踏青的欢乐气氛,借节日的繁华来赞美西湖好,西湖美。

    上片是写人们来湖边春游的情景,作者没有直接写西湖风光,而是写游人争先恐后涌到西湖边来,从侧面来表现西湖景色对人们的吸引力。用“满目繁华”和“争道谁家”来描绘当时车水马龙的情景,从而点明了春游的盛况。下片则是写他们日暮兴尽而归的景象,各种欢乐的声音汇聚成一片喧哗伴随着人流而去,路边的野花正开,一路不断,花伴人行。这首词从开始到结束都贯穿着“繁华”、“喧哗”的节日气氛,全词构成一幅生动壮美的春游图。

 

    这首词写得非常好,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朗诵三遍,给你们几分钟,看谁最先背诵出来好吗?

    ……

    好,能背诵出来的举手。

    哇,这么多同学都能背诵了?你们好厉害哦!

    好,我抽一位,请***给大家示范一下。

    ……

    very good!谢谢***,让我们为他鼓掌和喝彩!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背一遍怎么样?从“清明上已西湖好,满目繁华”开始,预备——齐:

    清明上已西湖好,满目繁华。

    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

    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感谢大家的参与,经典诗词心灵诵读会到此结束!再见!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