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消费电子轻公司刘强东京东电子商务it |
分类: 《轻公司》第一章 |
尽管京东商城在两家家电零售巨鳄面前仍然是个“小人物”,但是其借助互联网的飞速成长却正在触动传统老大哥们的神经。
在创立京东商城之前,刘强东创立的公司曾是全国最大的光磁产品零售商,在全国开设了12家门店。但是2003年非典袭来,令刘强东积累5年的生意陷入低谷。为了寻找出路,刘强东和留下来的同事在各大IT网站论坛发帖子,组织团购,没想到网上的生意异常火爆,这让他意识到互联网零售非常有前景。
2004年,刘强东正式决定在网上销售消费电子产品,因为他认识到网络这个轻资产的销售渠道可以节省大笔建门店的资金,而且是一个信息透明化的环境,这在消费电子产品的销售中至关重要。
但凡去过中关村卖场的消费者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很容易就在林林总总的柜台前迷失了,即便是相同型号的产品,不同店铺价格也不同,消费者需要花大量时间去鉴别产品的真伪,还要辨别价格是否是最低的。往往在看过几款型号后,消费者稍不注意就会被店家忽悠了,以超出市场价几百甚至数千元的钱买回一款产品。
刘强东深谙消费者心理,于是他花费了很多精力想建立一个具有公信力的购物平台,他觉得这是优良客户体验的基础。与传统卖场相比,京东商城销售的产品价格至少便宜20%左右,这是因为它没有实体店,运营成本更低。在这个信息透明的互联网平台上,跨地域的消费者能清楚地查看到各种产品的价格、网友评价,他们能以低成本获取各种产品信息和价格信息,不必再像以前那样在吵闹的实体卖场“货比三家”;最为重要的是,他们与京东商城之间,在这个互联网平台上有了双向透明的信息沟通机制。
与产品鱼龙混杂的中关村卖场,以及其他C2C平台相比,京东商城所有的商品都是正品,且可以享受到与传统店面一样的售后服务。如果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有质疑,不仅可以找品牌商的售后服务部门投诉,也可以找京东商城投诉。
在建立具有公信力购物平台的基础上,刘强东把京东商城的业务流程延伸至商品流通的全价值链,通过掌握货物的进销存,避免了水货和假冒伪劣商品,从而打造了一个全中国最大的在线3C产品的渠道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