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宿根花卉相对于一年生草花的优点

(2011-06-03 17:46:56)
标签:

杂谈

               一 简介:

   宿根花卉是指两年生以上,具有一定观赏性的非木本植物,它可以多年不断地生长、休眠、再生长,如此循环。宿根花卉缤纷鲜艳,芳香宜人,赏心悦目,作为园林栽培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

   对于绿化而言,栽植宿根花卉的最大益处在于降低栽植养护成本。与一年生草花相比,宿根花卉具有种类繁多,适应性强,栽培容易,养护成本低,收效快,群体功能强,生态效益大等众多优点,二者的差别是显著的。除了节约成本这一最大优势外,宿根花卉还能最大限度地丰富园林景观。

   宿根花卉其应用方式有花坛、花境、花钵、花带等。科学的使之与周边环境协调搭配,会使建筑、道路更增添美感,宿根花卉所营造的是纯自然、原生态的感觉。花卉、草坪、加上花灌木,高矮相配,颜色相间,更富有立体感和美感。

                         二 详解:

    宿根花卉,指地下部器官形态未变态成球状或块状的多年生草本观赏植物。属于多年生草本花卉,其概念与一二年生花卉相似。

    有些宿根花卉,可归到其他的分类上,如水生花卉,有睡莲、荷花、慈姑等;观叶植物有龟背竹、绿萝,还有一些归到兰科花卉、蕨类植物等。

    宿根花卉,有些能够露地栽培,并且能够安全越冬,如芍药、鸢尾等等,这类可称为耐寒性宿根花卉,冬季地上部分枯死,当到温暖的春季来临之后,地下部分着生的芽或根蘖进而再萌芽生长、开花。

    另外一部分可称为不耐寒性宿根花卉,这类花卉大多原产于温带地区以及热带、亚热带地区,耐寒力弱,在寒冷地区几乎不能正常栽培,只能在温室或温暖房间内生长。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耐寒性宿根花卉,确切的说是适用于我国东北地区园林绿化的宿根花卉,它们的地下部分能够存活多年;能够开花及休眠;普遍利用无性繁殖;种植后可以数年至十多年开花不断;宿根花卉生长年限长,栽培需要长久预计与勤管理......

    东北地区主要的一些宿根花卉有:菊花、石竹、芍药、鸢尾、大金鸡菊、玉簪、荷包牡丹、宿根福禄考、萱草、荷兰菊、紫松果菊、景天。蛇鞭菊,假龙头等。

  耐寒宿根花卉是适宜我国东北地区气候特点的多年生花卉品种,该类花卉中大量的野生品种和已经园艺化的品种经适当管理,能够在我国东北地区安全越冬和平安度夏。这些资源的开发应用,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城市绿化、美化中形成植物多样性的重要途径。宿根花卉比一二年生草花有着更强的生命力,而且节水、抗旱、省工、易管理,合理搭配品种完全可以达至“三季有花”的目标,更能体现城市绿化发展与自然植物资源的合理配置。

  宿根花卉主要栽培种类有:芍药、石竹类、漏斗菜类、荷包牡丹、蜀葵、铃兰、玉簪类、射干、鸢尾类等。种类繁多,花色丰富艳丽,适应性强,一次栽植,可供多年观赏。

 

                       宿根花卉的优点

   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点:

  1.应用范围广,可以在园林景观、庭院、路边、河边、边坡等到地方绿化中广泛应用。

  2.一次种植可多年观赏,且方便、经济、可以节省大量人力、物力。

  3.大多数品种对环境条件要求不严,可粗放管理。

  4.品种繁多,株型高矮、花期、花色变化较大,时间长,色彩丰富、鲜艳。

  5.许多品种有较强的净化环境与抗污染的能力及药用价值。

  6.部分品种是切花、盆花及干花的好材料。

                     宿根花卉的园林应用

  “适地适树”是绿化的原则,宿根花卉的栽植也应遵循“适地适花”的原则。不同类型的绿地,因其性质和功能不同,对宿根花卉的要求也不同。因此,要根据指根花卉的生态习性合理配置,才能展示最佳的景观效果。

  1、花坛

  花坛一般多设于广场和道路的中央、两侧及周围等处,要求经常保持鲜艳的色彩和整齐的轮廊。多年生球根花卉是盛花花坛的优良材料,色彩艳丽,开花整齐。

  2、花境

  花境的各种花卉配置应是自然斑状混交,还要考虑到同一季节中彼此的色彩、姿态体型及数量的调和与对比。花境的设计要巧妙利用色彩来创造空间或景观效果。宿根花卉是色彩丰富的植物,适当选用宿根花卉,色彩就更加丰富,就能更好的发挥花境特色。例如把冷色占优势的植物群落放在花境后部,在视觉上有加大的花境深度增加宽度的感觉,在狭小的环境中用冷色调组成花境,有空间扩大的感觉。在安静休息区设置花境,适宜多用冷色调花卉,如果为增加色彩的热烈气氛,则可使用暖色调的花。

  3、岩石园

  宿根花卉中一些低矮、耐旱、耐热、耐寒的种类,如石竹属的高山石竹、常夏石竹、蓍草属、龙胆科、景天科、堇菜科、蔷薇科、虎耳草料等的矮生种类,都可以用作岩石园的材料。

  4、草坪

  宿根花卉中的一些种类,如萱草、鸢尾、景天等,可与草坪草混合使用,用作草坪周围镶边,按花期在草坪中点缀宿根花卉等。

  5、地被

  鸢尾类、金鸡菊类、荷包牡丹类、玉簪类、萱草类、景天类等宿根花卉,都可用作地被,起覆盖裸露地面的作用,其中有些种类又能自播繁衍,如金鸡菊类,常成片逸生。

  6、水体绿化

  水生鸢尾类的鸢尾、马蔺、千屈菜等皆可水边栽植,以丰富水景的变化。

  7、基础栽植

  在建筑物周围与道路之间所形成的狭长地带上栽植宿根花卉,可以丰富建筑物立面,美化周围环境,还可以调节室内视线。墙基处栽植宿根花卉,可以缓冲墙基、墙角与地面之间生硬的题色,单色面的墙基可种植宿根花卉,使墙面具有如同纸张作画的效果。

  8、园路镶边

  景天类宿根花卉,石竹、福禄考、紫露草等宿根花卉,都可以用来进行园路镶边,有增加园路景观的作用,还兼有保护路基,防止水土流失等作用。

 

                        栽培使用要点

 

  1、宿根花卉的栽培要根据生态习性,适地适花,例如菊类怕涝,应栽在地势高的地方,蜀葵要栽在通风条件好的地方,土壤贫瘠的地方可栽景天,阳光充足的地方栽金鸡菊,庇荫处栽玉簪等。

  2、宿根花卉的布置要与设计的总体布局、主题思想协调统一。在几种花卉配置时,要考虑色彩组合,形成韵律感。避免凌乱、无意可循,影响景观效果。

  3、在城市街道的大块绿地、公园、游园中的宿根花卉应用种类品种应该丰富,其花期、色彩及植物高矮的搭配要科学配置,以创造出更好的园林景观。

  4、在种类选育上,要增加品种的多样性,进行引进、驯化和繁殖满足城市绿化、美化的需要。如大花萱草、石竹、荷兰菊、玉簪、景天、鸢尾、芍药等色彩丰富、可构成完整的花色体系,应根据植物习性及生长地特点合理配置,模拟、再现自然景观的人工植物群落,充分体现城市园林的地方特色。

 

  目前我国宿根花卉在植物景观配置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观赏效果,这是创造优美生存空间过程中“师法自然”的一种趋势。然而,宿根花卉周年生长在露地,一年种植、多年观赏的特点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同时也似乎失去了一二年生草花绿化、美化所具有的应时性和灵活性。而现代园林植物造景,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是“师法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一种境界。所以,我们在运用宿根花卉进行绿化、美化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其种类丰富、生态各异的优点,合理配置,创造出季相分明、色彩斑斓的优美景色来。具体说来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要遵循宿根花卉的生态特性

  宿根花卉因其周年生长在露地,管理栽培又不像温室花卉那样精致,故对周围的生态因子有一定的要求和适应能力,要根据不同的光、水分、温度、土壤等立地条件选择相应的宿根花卉,尽量做到适地适花。如在林下、建筑物的背面等以散射光为主的地方应选择耐阴性宿根花卉,如玉簪、草莓等;在空旷地或路边应选择喜阳性宿根花卉;如石竹、萱草、鸢尾、景天等;在池塘边或水体环境中应选择耐湿或水生宿根花卉,如马蔺、溪荪、黄菖蒲、芦苇、荷花、睡莲、千屈菜等;在干旱瘠薄、岩石园等处选择的宿根花卉有萱草、白头翁、垂盆草、景天、紫花地丁等。

  在做到适地适花的同时,还要处理好宿根花卉种内和种间的关系。同种花卉种植在一起,要安排好种植方式和密度、距离,使其符合各自的生态要求。不同种类间种植,要尽量做到管理措施的一致。只有这样,宿根花卉才能正常生长,并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以实现观赏效果连年不变。

  (二)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与功能相符合

  不同的绿化环境,其功能和要求是不同的,因而对宿根花卉的种植设计也是不同的。如街道绿地,主要功能是遮荫和美化环境,在不妨碍交通视线的前提下,利用各种花灌木和宿根花卉结合起来,既可丰富街景,又给来往的行人带来心旷神怡的感觉。又如居民小区和街心公园,其功能是美化环境,为广大群众提供优美的休息场所。在这一地段,一般以种植宿根花卉为主,适当配以精美的花灌木,耐修剪的造型植物,树型优美的小乔木等植物材料来营造幽雅的街区小景观。在街道的两旁,可以选择一些抗性强、株形紧凑的宿根花卉,如石竹、矮化萱草、景天、矮型天人菊等,具有开阔视线、装饰效果强等特点。

  (三)要合理配置,使景观观赏效果尽量保持连续性和完整性

  宿根花卉一年种植,多年观赏。为了避免因秋、冬季节枯叶落叶及炎热夏季部分花卉休眠,地面裸露所带来的不良效果,要在对各种宿根花卉生态习性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加以合理布置,使宿根花卉一年四季的观赏效果保持连续性和完整性。

  (四)要注重季相、色彩的变化与对比

  宿根花卉种类繁多,花期有早有晚。色彩也极其丰富(分为白色系、红色系、黄色系、橙黄系、紫色系、蓝色系等)。如果在种植设计时配合得当,注意季相的变化,又考虑到同一季节中彼此的色彩、花姿,以及与周围色彩的协调和对比,那将会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青、色彩斑斓、绚丽多姿的优美景色。

  要实现季相、色彩的变化与对比,就要熟悉各种宿根花卉的花期、花色及花型。在色彩的配合方面,要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且要有主题,有特色,有意境,有美感。如在水边种植宜选用米黄色等浅色花卉,如水生鸢尾、玉带草等。在山边种植,应选择与山体、岩石等相近的色彩,如土三七、景天、荷兰菊等。在树丛中宜用红、黄、橙等暖色调。另外,还要根据气候、季节、园林绿地的功能等设计色彩。

  (五)植物配置材料有主、有从,叶色、质地、株型的对比要有变化

  宿根花卉在种植设计时,不论是花带、花坛,还是花丛都要有自己的主调和配调。主调数量多、比重大,配调数量少、比重小,体现重点和主从关系。另外,在主调和配调的不同植物材料之间,叶色、质地、株型也要互相映衬和搭配协调。如在居住区花带的种植设计时,以萱草为主调,以鸢尾、早小菊为配调,不仅有季相的变化,而且其株型、叶色及质地相互映衬。鸢尾的叶竖直向上,萱草、早小菊的叶横向伸展;鸢尾的叶是剑形的,而萱草的叶是披针形的,且叶色又有淡绿、墨绿之分。

  宿根花卉一经定植以后连续开花,为保证其株形丰满,达到连年开花的目的,还要根据不同类别采取不同的修剪手段。移植时,为使根系与地上部分达到平衡,有时为了抑制地上部分枝叶徒长,促使花芽形成,可根据具体情况剪去地上或地下的一部分。对于多年开花,植株生长过于高大,下部明显空虚的应进行摘心。有时为了增加侧枝数目、多开花也会进行摘心,如香石竹、菊花等。一般讲,摘心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对一株花卉来说,摘心次数不能过多,并不可和上盆、换盆同时进行。摘心一般仅摘生长点部分,有时可带几片嫩叶,摘心量不可过大。

   宿根花卉种植设计作为群体观赏效果在欧美已十分普遍,且取得了良好的绿化、美化效果。但在我国还刚刚起步,它反映了人们崇尚自然,追求自然的现代理念。作为宿根花卉应用的基础,我国宿根花卉品种资源十分丰富,只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相信会不断地创造出优美的人文环境。

      咨询电话:13944223509   1359632202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