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集美学村一游泳池管理有名无实 屡出"吃人"悲剧

(2009-08-07 22:08:37)
标签:

游泳池

集美学村

游泳者

陈嘉庚

杂谈

分类: 奇文转载

集美学村一游泳池管理有名无实 屡出"吃人"悲剧

厦门网   http://www.xmnn.cn   2009-08-07 08:51

W020090807319929684218.jpg屡出"吃人"悲剧" />

W020090807319931406564.jpg屡出"吃人"悲剧" />

导游带着游客来到集美学村南薰楼一侧,常常不忘介绍一个表面上很普通的游泳池:“这是陈嘉庚先生当年为附近的师生所建的,以鼓励大家锻炼身体,男女分池,很有历史意义。”

谁能想到,这个“观光景点”的公共游泳池,因管理不善等原因,多年来夺走了不少人的生命。

此类悲剧为何难以杜绝?泳池管理单位是否采取了相关措施?昨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震惊:6天里2人溺水身亡

“不到一个星期,就淹死了两个人!”昨日下午,张先生站在集美学村南薰楼一侧的一个露天游泳池旁,忧心忡忡。

据了解,继7月30日有人在此溺水身亡之后,本月4日,张先生的侄子———23岁的小张又成了一位不幸者。

张先生回忆,4日晚上7点左右,略通水性的小张和两三个同事结伴来到池中游泳,过一会儿,几位同事先后上岸,发现小张的衣服还放在池边,唯独不见他的踪影。

同事们大声呼喊小张,却没有回应,大家担心他发生意外,连忙跳进泳池寻找,在水中摸索了许久,一直无法找到人,赶忙报警。

由于池边没有路灯,民警组织当地人员在泳池内搜寻两个多小时,仍一无所获,只能打开闸门放水,就在快见池底时,才发现了早已溺亡的小张。

“哥哥就只有这么一个孩子,他刚找到工作,突然就没了,我们实在无法接受!”张先生说。

而小张的父亲和在场的很多家属都表态:“一定要讨个说法!我们已经吃了亏,如果相关管理单位不来处理,一定还会出事。”疑惑:泳池旁标“不宜游泳”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个游泳池宽约20米,长约50米,池边有“水深1.2米”的字样,池中还有粗绳和白色浮标划分的三条泳道。周边群众讲,这是一个免费开放的露天海水游泳池。

泳池的南北两侧各竖有一块金属牌,上面清楚地写着《游泳池管理和注意事项》:“本游泳池为公共游泳池,免费对公众开放,无救生员看护,游泳者要三人以上共行方可下水,并注意游泳安全……”

奇怪的是,泳池北侧的墙上却挂着三块大小不一的告示牌:“此地不宜游泳!”更让人疑虑的是,泳池南侧竟有一家出售泳衣泳具的店铺,虽然门前也挂着一块“此地不宜游泳”的告示牌,但牌子下方却堆满了五颜六色的游泳圈。

惊愕:泳池就像一个污水池

记者观察到,这个游泳池的水质状况实在糟糕:整池的水呈灰绿色,池中尽是垃圾和污物,阵阵腐臭味伴着海风不停吹来。同时,泳池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池壁上布满了滑腻的青苔和尖利的海蛎壳,池边也没有供游泳者休息或抓扶的扶手和踏脚设施。

《游泳池管理和注意事项》有建议:“初学者应在浅水区(北区)下水。”记者走遍四周,根本看不到有任何方向的标志,池中也没有明显划分出浅水区和深水区。

此时恰好有一拨游客经过此地,导游漫不经心地介绍着该游泳池的相关背景,一位游客趁兴来到池边拍照,看到池中满是污秽物,惊愕地说:“这也算个景点啊?!”

附近商贩也纷纷证实,已有不少人在泳池里溺水身亡,但是,每天下午四五点钟开始,就能看到陆续来此游泳的人,“有时满满一池都是人,数也数不清!”

一名小贩告诉记者,泳池没有救生员,也从没见过有人给泳池换水,谁也不知道究竟是哪个单位负责管理这个泳池。

尴尬:泳池管理有名无实

这个游泳池到底归谁管?记者随后走访了私立集美学校委员会,办公室蒋主任称,作为一家负责管理陈嘉庚先生遗产遗业的事业单位,他们算得上是这个游泳池的管理单位。

“不过,我们只是普通的事业单位,没有行政管理权。”办公室副主任张先生称,他们没有资质和能力对这个泳池进行有效管理,泳池的产权只是挂在委员会的名下,其实仍属于陈嘉庚先生的遗产,委员会只是名义上的托管单位。

张副主任说,在“全国文明城市”评选期间,集美区政府从财政中拨出一些经费,让委员会负责该泳池周边的卫生工作,“目前,我们只能做到这一步”。

据了解,泳池旁的《游泳池管理和注意事项》告示牌是委员会在2007年挂上去的。在接二连三发生溺水事故后,委员会曾试图排掉泳池中的水,以杜绝安全隐患,但很快遭到了公众的指责:为何要闲置造福百姓的设施?

委员会方面称,由于泳池内全是海水,难免会出现海蛎壳和苔藓,加上闸门不牢,总有海水渗进来,无法很好地控制水位。

之前,委员会曾希望借助区政府的行政权力来管理这个游泳池。张副主任透露,2007年,区人大和政协反映此事后,区政府在口头上表达了共同管理这个游泳池的意向,最终却不了了之,“具体原因我们不清楚,也没有追问。委员会不是隶属集美区的单位,在沟通上不是很便利。”

张副主任表示,委员会将继续向集美区政府反映这一问题,目前也会尽可能地采取控制水位的措施,降低危险系数,加强对游泳者的警示。

而面对受害者家属的问责,蒋主任说,此前也有家属要求委员会出面负责,甚至有人起诉委员会,但最后判决是委员会不用对此负责。

“我们真心希望有关部门能尽快解决这个问题,既能合理利用便民设施,又能做到妥善管理。”张副主任最后说。

立场

给泳池找个“亲娘”

这个看似普通的游泳池,其实不普通。它本是一个利民的设施,如今,却不断有人在此殒命。

追根究底,酿成无数悲剧是因为它是个没“亲娘”的“孩子”:泳池没有实质性的管理者。

面对问责,私立集美学校委员会的负责人们面露难色,记者听到最多的话就是“很为难”。面对这个“吃人”的游泳池,他们找到了原因,想了办法,但收效甚微。

这个泳池本是为了利民,但在管理有名无实之下,如今成了“害民”,实在让人痛心。

相信一些部门对此也有所了解,但是,对问题的解决仅停留在口头,才导致悲剧不断上演。

正如那些受害者家属说的,“再不采取措施,不知道还会有多少人命要丢在这里”。在此,我们希望给泳池找个“亲娘”,让相关单位尽早采取措施,避免泳池“吃人”,造福于民。(席恺)

记者 席恺 实习生 项一 唐薇薇/文 张向阳/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