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燃烧公交驾驶员曾是抗震英雄 事故可能是人为

(2009-06-07 15:31:26)
标签:

公交驾驶员

安全锤

事故

胡庆汉

成都

教育

分类: 奇文转载
           2009年06月07日14:27  中国广播网 刘涛        http://img1.qq.com/news/pics/18173/18173153.jpg事故可能是人为" />

 

这张成都市交委提供的照片显示,公交车燃烧后,发动机橡皮传输带未烧断

 

http://img1.qq.com/news/pics/18173/18173154.jpg事故可能是人为" />

 

这张成都市交委提供的照片显示,公交车燃烧后,油箱未爆裂,油箱盖完好 
    中广网成都6月7人消息成都市6日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燃烧公交车和驾驶员相关信息:事发前,公交车经检验合格,驾驶员曾是成都公交北星公司抗震救灾先进个人。根据对事故现场和烧毁的公交车调查,排除了公交车自燃和机械原因引起燃烧,有可能是人为原因引发事故。成都市交委主任:事故结论需要调查组调查论证

成都市交委主任胡庆汉通报说,公交车报废条件为10年或50万公里,该车出事时,才行驶了不到5年,运营里程不到27万公里:该车配备手提式干粉灭火器2具,后置发动机舱自动灭火器1套。该车在今年端午节安全专项检查时,备有3只安全锤,在事故现场发现3只。

W020090605481359353248.jpg事故可能是人为" />
 

 

公交车出事后,驾驶员就被警方控制。胡庆汉通报了驾驶员相关信息:驾驶员罗佩,男性45岁。有8年公交车驾驶经验,安全驾驶5年,是北星公司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经岗前培训合格,持证上岗,无违章记录。

根据调查,事故公交车发动机和传输带完好,排除机械原因引发事故;公交车油箱还有107升柴油,与公交车加油记录吻合,同时事故现场没有发现洒出来的柴油,排除了公交车自燃引发事故。部分受伤乘客称,事发时闻到强烈的汽油味,不排除人为原因造成这次事故。

成都市还通报称,目前10名遇难者和70名伤员身份确定,仍有15名遇难者和4名伤员身份正在调查中。

http://mat1.qq.com/news/images/pub/2007/p_bar1.gif事故可能是人为" TITLE="燃烧公交驾驶员曾是抗震英雄 事故可能是人为" /> 成都发生公交车燃烧事故
6月5日上午8点半左右,四川成都9路公交车在川陕立交下桥处发生燃烧,造成25人遇难(6日)76人受伤。7日上午,一名危重伤者去世。 [滚动消息] [图片报道]
http://mat1.qq.com/news/images/pub/2007/p_bar2.gif事故可能是人为" TITLE="燃烧公交驾驶员曾是抗震英雄 事故可能是人为" /> 事故调查
·目击:幸存者称人为纵火看见有人打翻液体
·排除:成都公交车燃烧事故排除自燃和机械原因
·现场:燃烧现场发现3只安全锤 官方暗示有蹊跷
·味道:公交车燃烧亲历者:事发时有两股汽油味
http://mat1.qq.com/news/images/pub/2007/p_bar2.gif事故可能是人为" TITLE="燃烧公交驾驶员曾是抗震英雄 事故可能是人为" /> 伤亡情况
·国内多名烧伤专家抵达成都参与救治伤员
·17岁中学生95%面积烧伤两次被医生成功抢救
·公交燃烧事故增2名极重病人伤员名单公布
·成都全力救治事故伤员确认10名遇难者身份
·公交燃烧事故遇难者DNA比对已采集21户血清
http://mat1.qq.com/news/images/pub/2007/p_bar2.gif事故可能是人为" TITLE="燃烧公交驾驶员曾是抗震英雄 事故可能是人为" /> 媒体评论
·一位成都市民对公交燃烧悲剧的拷问
·新京报:公共交通逃生问题应高度关注
·逃生知识不能只靠民间自学
http://img1.qq.com/news/pics/18147/18147041.jpg事故可能是人为" TITLE="燃烧公交驾驶员曾是抗震英雄 事故可能是人为" />
事故现场
http://img1.qq.com/news/pics/18165/18165813.jpg事故可能是人为" TITLE="燃烧公交驾驶员曾是抗震英雄 事故可能是人为" />
现场发现3只安全锤
http://img1.qq.com/news/pics/18145/18145491.jpg事故可能是人为" TITLE="燃烧公交驾驶员曾是抗震英雄 事故可能是人为" />

 

作为成都市民,作为一名曾乘坐过9路公交的乘客,当我从电视、网络视频上看到那来自9路公交的惨烈大火和滚滚浓烟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我禁不住问自己:这是发生在我身边的悲剧吗?怎么会让我的心如此颤抖,忍不住落泪。电视上、视频中,那些目睹了悲剧发生的路人,他们在述说悲剧发生的过程时,都是心有余悸的。通过视频,我甚至听到了来自公交车内的凄惨呼救声、呻吟声。这简直就是一场充满噩梦的悲剧啊,让人不忍触睹!

作为成都市民,作为一名曾乘坐过9路公交的乘客,在此我不禁要问,从公交车冒烟到起火有几分钟时间,在公交车如此狭小的空间里,为什么乘客就没能全部逃出来?加上司机的那道门,9路公交一共有3道门,在长达几分钟时间内,乘客完全可以通过3道门逃生。更何况,9路公交有近20道窗玻璃,这些砸碎即可逃生的通道,为什么也没能让24名乘客逃出来?

W020090605481359353248.jpg事故可能是人为" />
 

 

作为成都市民,作为一名曾乘坐过9路公交的乘客,我太了解它的“挤”。为了多拉乘客,提高运营效率,司机几乎都是操起嗓门喊乘客往里面挤。那么狭小的一个车间,竟然塞了近70人。在这人头攒动的空间里,出现意外要想瞬间就逃离车厢,那是非常困难的。而为了多争抢客源,多创经济效益,9路公交开得还很快。这种“快”,注定公交司机只能把精力全部投入到驾驶当中,而对其车身可能发生的意外和灾难,包括起火自然,是没法顾及和及时发现的。也正因为快,加速了车内空气的流动,这为火苗迅速蔓延并吞噬乘客埋下了致命的隐患。

作为成都市民,作为一名曾乘坐过9路公交的乘客,我还很了解它“逃生工具”的配备情况。比如说“救命锤”,这个国外公交车上随处可见的物件,对于成都公交而言,只有新车以及部分较为高档的车才配置有。而那些没有“救命锤”的公交车,不是天生就没有,而是有些“救命锤”丢失了或者司机担心“救命锤”再次丢失而将其收到工具箱内“保存”了。事发9路公交到底有没有配置“救命锤”,这实在有必要查一查,因为当大火燃到车玻璃处时,竟有窗玻璃还是完整无缺的。

面对这些本不该出现的一幕幕和一个个细节,我终于明白了在长达几分钟的时间里,24名乘客为何没能逃出来,为何会有那么多乘客受伤。

“公交优先”,这个口号在我国已城市喊了多年,但很遗憾,许多公交公司往往是“公交企业利益优先”,而不是“公交乘客利益优先”。为了谋取最大经济利益,公交公司通常对公交司机都采取了市场化管理手段。诸如公交车的发班和回站时间、每公里耗油量、每趟载客人数等等,都有明确的规定,并直接与这些司机的经济效益挂钩,延时抵达或者载客量太小等,月底考核时司机个人业绩就会受到影响,由此产生的工资收入等,也必然受到影响。为了业绩好点,工资高点,在日常工作中,公交司机通常都会争分夺秒地“抢路、抢客、抢时间”,自然而然就增加了交通事故的几率。

当然,促使这些矛盾真正出现的根源还在于,地方政府部门在公共交通方面的投入有限。我们知道,真正的“公交优先”是指政府在综合交通政策上给予公共交通发展的优先地位,主要是财政和税收的支持和优惠;在城市发展规划中,把公共交通的建设、管理放在优先位置,给予政策、资金、技术等多方扶持,使公交能以畅通的道路、良好的车况、纵横密集的线网站点,为公众出行提供更多、更快、更好的服务。然而,当前许多地方政府在公共交通方面的财政投入却是严重不足,有的城市,甚至将政府该承担的公共责任转嫁给了公交企业,完全忽略了公交事业的公益性。这一定程度上,在倒逼一些公交企业唯利是图,进而为事故和悲剧的发生酿下了隐患。

由此看来,要解决公交频频出事的顽疾,从根源上避免悲剧发生,除了要加强对公交公司的日常管理、监督以及让公交公司建立起健全的科学的司机奖惩考核机制和约束机制外,还要政府建立起健全的科学的公共交通理念,必须让公交事业回归公益性。为此,政府必须加强对公共交通的各项投入,确保公交公司在公益性的基础上正常、有序地运行,从而远离“公交特权”意识,远离唯利是图的经营理念。如此,和谐交通,文明城市,才会真正向我们走来。

据目击者称,牌号为川A49567的9路公交车从着火到焚毁只有短短几分钟,在这短短几分钟内,从拥挤的公交车中逃生者并不多,大部分乘客因无法及时逃出而被烧伤烧死。意外是无法预料的,也是难以彻底避免的,但是,意外一旦发生,应急逃生预案做得是否完备,就直接关乎乘客的生命安全。

  据目击者反映,由于9路公交车是密封的空调车,窗户打不开,当汽车着火时,乘客情急之下找不到用于击碎玻璃的救生锤,打不碎玻璃,导致伤亡扩大。有报道称,成都市大部分公交车上都找不到救生锤。令人尤其震惊的是,早在2006年4月10日,《四川质量报》曾发表题为《捅开城市公交应急漏洞》的文章,在这篇报道中,迥然出现了昨天出事公交车的牌照:川A49567,该报道说,该牌照的公交车不但没有救生锤,甚至连底座都没有。

  如今,行驶在大中城市的空调公交车越来越多,在有些城市,空调车已成为公交的绝对主力,它们无一例外都存在紧急情况时开窗难这一重大安全隐患,救生锤就成了不可或缺的救命工具。有没有配备好救生锤,在特定条件下便可能关乎几十个乘客的生死。然而,通过网络搜索却可以发现,在许多城市的公交车上,救生锤不知所踪成了普遍现象。2008年5月5日,因乘客携带易燃物品上公交车,上海闹市区发生公交车爆燃3死12伤,造成如此伤亡的原因之一,也是车上没有救生锤,乘客无法及时逃生。

需要引起注意是,来自民间的那些有限的公共灾难逃生知识,虽然对我们的抢救和善后有一定意义,但毕竟还是作用和借鉴有限。因为这些逃生知识都不是一时学成,而是应由平时积累。而平时的积累,就需要政府部门、专业机构在日常多作不厌其烦的提醒和宣传。比如,可用小册子等手段,把对付灾难的应急和防范常识送进学习、工厂、社区。避免公众在遇到灾难时出现恐慌和不恰当的自救。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灾难本身的信息不够畅通,我们还没看到一些专业部门对事件的分析。显然,这与前几天法航发生的空难相比,不管是官方还是事故调查机构,都在信息披露和专业分析上出现了不畅通。

可见,公共灾难的抢救和逃生知识,都不能仅靠民间的自发甚至是猜测和揣摩。还应由权威组织在第一时间进行公开和讲解,拿出一个很专业的报告。当然,更应在这场灾难后,对公共交通工具的安全隐患进行彻底排除,并在民间普及需要与时间赛跑的“分分秒秒”。

  据目击者称,当9路公交车着火时,公交司机反应迟缓,开门不够及时,成为大量乘客逃生不及的又一大因素。许多公交车实行无人售票,只配备一名“万能”司机,这虽是国际趋势,但国外公交车载客率通常不高,而我们的城市早晚高峰,公交车厢人满为患,仅靠司机一人很难照顾周到。由于种种原因,公交系统很少安排有针对性的应急逃生演练,这种情况下,一旦意外发生,便很容易出大问题。

  不仅公交车,地铁、列车、轮船、民航等公共交通工具,同样存在诸多逃生隐患。如在不少城市,地铁应急疏散疏于练习、客轮救生衣数量不足或质量有纰漏、民航航班救生衣穿戴和氧气面罩使用例行讲解流于形式等,每每令乘客付出额外的惨痛代价。

  相比之下,在加拿大,由于地处高寒,公交车的车窗同样也是密封的,但每扇窗都设置了特别的保险手柄,紧急情况下只需拉下手柄,就可推掉整块窗玻璃;一些廉价航空公司连空姐都没有,乘客要自己给自己斟茶倒水,但救生设备讲解却会由机长、副机长亲自讲解得详尽清晰;各种公交工具的应急逃生演练定期举行。

   如何打开车门

    公交车门的上方,突出的一块箱体上面(一般在左边)有一个圆孔,圆孔有一个滑动盖板,圆孔里面有一个旋转开关,紧急情况下,就是当公交车门在无法自动打开的时候,可以手动旋转开关,车门也可以打开即时疏散乘客!(---请转,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如何打开空调车玻璃
    空调车的玻璃要砸开是有个窍门的。空调车的钢化玻璃是很坚固的。要砸“玻璃的边缘。”一砸就碎。没有锤子,就用女人的高跟鞋,用高跟的尖锐部分对着玻璃的上部中间边缘猛砸。一下玻璃就成颗粒状。砸玻璃的中间一点用都没有。

    记住了,万一遇到救命用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