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s1/middle/4fa7bc07hbfa189cfc460&690
行走在文字之间
——我和孩子们的阅读之旅
文/刘海美
◆缘起——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既为人师又为人母的我和许多家长及一线老师一样,面临一个令人头痛问题:孩子不喜欢阅读,怎么办呢?到底如何引导孩子爱上阅读?走上工作岗位起,我也尝试着想尽办法引领孩子走进阅读世界,可就算你使出浑身的招数,或引领,或诱惑、或逼迫……结果孩子就是不喜欢读书。
08年,因为偶然之际,我从同事的口中得知了关于薛瑞萍老师的阅读教学事迹,便买来薛瑞萍老师的《我们的班级日志》认真阅读起来,受益匪浅。明白了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阅读能力是一个人学习能力的核心,儿童阅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儿童阅读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渠道。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自己主动阅读,指导儿童阅读是回归和成长的捷径。于是,我下定决心要带着孩子们踏上阅读之路。并且,我给自己也制定了读书计划,坚持每天的阅读不得少于半个小时,力争每个月读1至2本书。
后来,又通过网络“媒婆”了解了更多关于一线教师从事阅读教学和经典诵读的研究。因为自己在新浪开通了班级博客“雏鹰起飞”,在浏览博客时,进入了经典素读大师陈琴老师的博客,如获至宝。于是天天关注她的博客动态,尤其是她的每一篇博文,都会认真拜读。从而大概明白了经典素读的意义和教学流程。更让人欣喜的是,又认识了海量阅读的创始人韩兴娥老师,她的故事犹如一个神话,以“两个星期上完一册教材”的爆炸式新闻闻名全国。令人羡慕,让人仰望!之后,我迫不及待在当当网上购买了《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正如她所说,虽是快车道,但实际上是慢的。韩老师的字字珠玑是她的摸索,是她用自己的实践,告诉我们少走弯路,如何扎扎实实地带给更多给学生,这也许就是她的事业心和爱孩子的心驱使她这样做的,同样也使我这困惑的老师受益良多。怀着热切的仰慕,在2010年的暑假,我自费前往山东聆听学习!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亲临现场,目睹了韩老师班的学生的才华,不禁感叹: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在会上,有幸结识了淄博的徐美华老师,这位有思想,有胆识的老师朴实、亲切、真诚,如同邻家大姐,毫无架子,让人喜欢,令人敬佩!随后我们经常有了网络间的联系,尤其是面对教学中的困惑,我总会第一个想到她,然后请教她,每一次她总能在关键处给我以点拨,鼓励我坚持下去。
自2009年下半年起,我便领着孩子们义无反顾地开始大量阅读和经典诵读之旅。实践已经差不多有3年头了。下面我就把自己在这些年的一些想法、做法做一个简单的小结汇报:
◆摸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些年,我带着孩子们读课外书和背诵经典,课堂作业全部在课内完成,周末的家作少之又少。很多人对我的做法感到不解,认为我在吹嘘。同样的课时,哪来那么多时间来背诵和阅读?光领着学生读和背,成绩怎么办?说实话,我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多大的胜算把握。
记得山东有一位校长曾说过:实验就是要创新,就要改革,实验不要过多地预设,先实验后规范,边实验边规范。我想:作为一个教师如果不去实验,不去行动,怎么知道有没有效果呢?我便铁定了心,一定要尝试!就这样,领着孩子们踏上了幸福的阅读之旅!
●吟诵经典——诵千古美文,做幸福学子
国学经典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流传的经典浩如烟海。儿童时期,即六到十二岁,是人一生中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期。通过诵读古今中外的经典篇章,不仅儿童的天赋与潜能在轻松愉悦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同时又能达到学习语言、培养情趣以及提升素质、奠定人文底蕴的综合目的,从而日益变得知书达理、善良聪慧和乐观坚定。所以,诵读经典是一种适合儿童的最简洁最有效的教育方式。
纵观小学阶段,经典诵读篇目佳作云集,内容博大精深,教师要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和诵读目的,精心选择,选取语言表达规范、文化内涵丰富、思想内容健康的、读起来琅琅上口的、而又便于记忆的作品,分年级固化教材内容,定时定量开展诵读,并根据年级不同内容由易到难、一脉相承,形成螺旋式上升的难易层级目标。
内容安排:一年级,我带着学生主要背诵《三字经》和《弟子规》以及《日有所诵》上的儿童诗。二年级下学期至三年级学习《成语儿歌100首》以及成语接龙,以阅读成语故事书为辅。120首古诗,配以视频,辅以吟诵,学生基本上能当天背会古诗,加之适宜的激励评价,学生背诵的积极性会更高。三四年级则背诵《千字文》、及自己编写的主题内容和购买的《日有所诵》。
操作模式:每天抄一部分内容写在黑板的左边。如《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一小节及一首古诗。每天早上打开电脑让学生跟读,然后老师领读,接着指名小老师带读。另外,每天的语文课前5分钟,由诵读班长领读。课中的约定以经典诗词佳句为主,每天中午和下午就餐前读一遍。然后,用中午的唱歌时间播放古诗新唱的视频,让学生跟着唱;一天下来,孩子们通过看、听、读能够熟读内容。再利用国学课,领着孩子们多种形式诵读,大致给孩子们解释一下意思,引着孩子进行简单的学以致用,当堂检测背诵过关,在过关时尊重差异,允许那些慢孩子熟读就行,以激励为主。如“背古诗登高山”,背诵十首古诗获得一张“我是背诵小能手”的小奖状。课后再巩固复习。这么多年,孩子们兴趣盎然,发现背诵一点也不难,所以乐此不疲!
就是这种小积累,却让孩子们有大收获。截至目前,我班的孩子们背诵完了100多古首,背诵完了《弟子规》、《成语接龙》、《千字文》、《三字经》,一部分《论语》、俗语、歇后语等内容。现在的我们每天坚持行走在快乐的诵读路上!
●好书分享——享受书香,做快乐学子
08年,我从美国吉姆•崔利斯先生的《朗读手册》上获知,大声为孩子读书是最吸引孩子的阅读形式,它给予孩子畅快的阅读享受。我想:这种方式无疑对低段阅读有困难和没有养成阅读习惯的孩子是一个不错之举哦。于是,我按照书上的方法,结合实际情况着手准备,与孩子一起分享朗读的乐趣,大声为孩子读书!
一年级,我们相约的时间为晚自习前的半个小时,每天坚持给孩子们大声朗读。因此精美的绘本、短小的故事、有趣的童话……成了我和孩子们的主要精神食粮。让人记忆犹新的是,第一天宣布——每天要坚持给他们读20分钟的书的情景,当时孩子们听到这一消息时
,孩子们那稚嫩的脸上写满了兴奋,眼睛里都透着光,我明白了,孩子们其实是喜欢读书的,可能只是暂时没有找到好的方法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于是我在心里默默暗下决心的同时也为自己的做法窃喜,一定要坚持大声读书给他们听,尽快让他们进入这个美丽的“圈套”。就这样,孩子们在听书中度过!二年级起,每天语文晚自习的第二节课的上课铃一响,孩子们会安静地坐在座位上等待着,期盼着,于是,我开始大声朗读,有时坐在孩子们中间,有时站在讲台上,有时穿行在过道里;下面的孩子们坐姿各种各样,我没有做过多的规定。但看得出来,孩子们都在听,孩子们有的仰头望着我听读,想象着;时而微笑、时而大笑、时而神色凝重、时而恐慌;时而发出惊讶的赞叹,时而发出会心的微笑,时而拖着腮帮子瞪着好奇的眼睛在寻思着。我还发现就连班里最不会听讲的孩子也听得有滋有味。就是在这种看似随意而又不随意的阅读氛围中,通过一段时间,在给孩子们读书的过程中,让我体会最深的是,大声读书给孩子听是帮助孩子延长集中注意力时间的最好方式。特别让人欣喜的是,只要是我为孩子大声读过的书放入班级图书角,这些书的借阅频率超高,他们似乎更加感兴趣了。于是我不定期地从家里把我女儿读过的书放到图书角,自然而然,借阅频率也高。还有另一个惊人的转变,课余爱追跑打闹的孩子越来越少,替代的都是手捧书本或蹲在墙角或坐在位子上沉浸书香中,或三俩相伴凑在一块儿议论着书中新鲜趣事,甚至还有边走边读书,上课偷着看的……难怪众多专家和喜好阅读者都说,大声读是最易走进心灵阅读形势,给予孩子直接的情感渲染。就这样我和孩子读完了充满深情母爱的《逃家小兔》、《爱心树》、调皮可爱的《小猪唏哩呼噜》、《小河弯弯》、《精灵鼠小弟》、《爱的故事》、《安徒生童话》《木偶奇遇记》、《夏洛的网》、《小猪唏哩呼噜》…...
二年级了,随着孩子们的识字量的增大,会自己看书了。每一周,我都会精心挑选阅读书目,到书店里找,上互联网挑,经别人推荐介绍,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首选书本定位儿童读物,因为儿童读物蕴含着美好的情感,作品中描述的丰富多彩的世界,能给孩子带来实现生活无法带来的心灵体验,影响着他们的生活,给孩子打开了了解世界的窗口,带来了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据说大量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可以使孩子日渐坚硬的心变得柔软,可以让他们寻找到一种情感的参照和寄托。
我们又有了新的约定,每天晚上的第一节课用于写作业,第二节课为读书课。集体朗读(以绘本和童话故事为主),我和孩子们捧着一本本童书,或绘本、或故事书、或儿歌书……孩子们徜徉在书海里,沉浸在童真童趣中,怡然自乐!别有一番滋味涌上心头。
有了一二年级的阅读引导,孩子们养成看课外书的习惯。三四年级,我确定每一周的一节晚自习为读书课,基本程序:课外读书汇报,自由阅读,讲述或复述故事等。
为了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孩子们读书。我打破了阅读教学的常规方式,中低年级一篇课文为一课时的学习时间,学习方式比较简单,只要学生能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抓住几个关键点进行训练,掌握基本的基础知识即可。在三年级下期,我没有给孩子布置家庭作业,一周围绕主题,一周办一张小手抄报而已。节省出来的时间我们就读其他的书,从散乱的读书,到同读一本书。从二年级起,每个学期,让家委会的成员为孩子购买《日有所诵》和《小学同步拓展阅读》,每当学完一篇课文,会以一篇带多篇,引导孩子们认真阅读!
◆
愿景——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们阅读之旅的设计思路:低年级主要进行识字写字教学,流畅朗读儿歌、故事,以《好妈妈儿歌》中的俗语儿歌和谚语儿歌为主,同时适量添加成语故事。经典诵读以《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和古诗词考级活动为主,背诵积累经典古诗词。坚持每天给孩子们读课外书,讲故事,领着孩子阅读一些绘本和童话故事。
中年级主要进行经典诵读和经典佳句的学习积累。三年级的阅读读物主要以成语故事为主,经典诵读以专题为主进行,学习《日有所诵》。四年级开始学习由我整合的资源编写好的教材《小学四年级语文背诵篇目》和《小学生知识手册》。对所学的诗词进行梳理,在巩固的基础上学习新的内容。丰富班级图书角,发动孩子们捐书,倡议家长委员会们支持购买书籍。
高年级经典诵读以《论语》和宋词故事为主,引入宋词的内容。五年级主要学习《论语》和宋词,同时进行对所学过的诗词进行梳理,重在感悟体验和学以致用的引导,穿插学习《小学生知识大结集》。另外,仿照韩老师的“海量阅读”教学法,进行实践与研究。认真阅读四大名著,开始新一轮的阅读活动之旅!
通过这几年的实践,孩子们对语文学习越发喜爱。截止目前,让人欣喜的是,孩子们对阅读是如痴如醉,无论是上课还是下课,随处都能见到他们手捧书本沉醉在幸福的阅读中。每节下课,我都要钻进教室将看书的孩子“赶出”教室活动。因为有了量的积累,孩子们的表达也有了明显的进步,出口便是经典名句,作文里经常会见到诗词俗语的运用!
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深知,阅读是一段漫长的旅程,这才刚刚出发而已。但我在不断地实践,不断地研究,不断地创新,并坚信凭着自己一颗爱书的心,爱孩子的心,坚持在每天的诵读和阅读中将自己的情感和文本的情感融于一体,直接传达给孩子,给孩子情感熏陶,坚毅地走下去,一定会是一段幸福的旅程。让我们一起踏上幸福的阅读之旅!
|